黃巖老工業區正上演“工業銹帶”變“城市秀帶”的大戲。這片位于永寧江畔的老工業區,曾是聯化科技、八一機械廠的聚集地。2012年,這里誕生了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模塑工業設計基地。
如今,它有了新名字:中國國際設計創造灣。
目標很明確:產城融合、青年智創、創業創新,要成“三生融合”新地標。
咋變的?“留改拆”三招齊下,每一步都有講究。
先看“留”:舊廠房墻面、鋼架、老設備全留下,工業記憶不能丟。原八一廠區廠房“修舊如舊”,現在成了工業展示園和產業公園。再看“改”:閑置車間、舊辦公樓搖身變研發室、共享空間。
原市政環衛基地倉庫改大師工作室,引進杭州凸凹設計,專利攢了100多項。聯化科技老廠房改室內運動場,工人下班后能打球,年輕人愛來。最后“拆”:危舊房、低端加工廠拆了,騰出50畝地建數智科創區。
拆出的空間,全用來裝新產業、新人才。人才咋留?
983套人才房,能住1764人,創業公寓配共享辦公。自習室、圖書館、藝術館全配齊,年輕人說“這地兒住著得勁”。永寧江綠道串起工業片區、古閘、普門堂,“甜了千年的城”更有味道。
產業是核心。
模塑設計鏈拉得老長:產品設計、結構設計、模具設計全涵蓋。
臺州市地表科技最早入駐,每年砸800萬搞研發,從注塑轉向智能制造。
和旗魚、博樂合作設計的泳池清洗機器人,歐美市場賣爆,前5月賺了1500萬。政策也給勁。
《黃巖區工業設計激勵政策》一出臺,5家企業“小升規”。261項產品拿轉化獎勵,真金白銀發了4882萬,企業直喊“解渴”。
數字平臺更厲害,能扛萬級設計用戶、千級仿真用戶,設計效率翻幾番?,F在一期投運,二期快建好,三期4月底剛開工,樁機聲整天響。
三期要建產業創新綜合體,住宿、會議、設計展全裝進去,2027年完工。
老八一機械廠廠房還要改,影視、文創這些潮流IP要引進,年輕人肯定愛。項目全建好,能塞150-200家企業,5000多個崗位,設計服務年入5億。設計成果轉化更猛,年入能沖300億,這錢袋子鼓得很。
但也有人犯嘀咕:老廠房改的新園區,年輕人真愿意來?還有人問:工業記憶留這么多,會不會影響現代感?
這些問題,或許得看未來兩年——等三期建好、業態更全,答案自然明。
留住工業記憶,才能激活城市未來。這道理,黃巖人琢磨得透。
想知道更多老工業區蛻變故事?點關注不迷路。
文中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