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引擎,讓溫瑞同城化更有溫度。
一期投資估算約31.8億元,瑞安將迎又一家三甲醫院。
7月24日,瑞安市衛生健康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瑞安新院區建設工程意見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瑞安新院區建設項目選址塘下鎮新瀆村地塊,總規劃面積150畝,總體規劃,分期實施。其中一期85畝,投資估算約31.8億元,總建筑面積168623平方米(其中地上106633平方米、地下61990平方米),設計床位數500張,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醫療業務用房(含門診、醫技、住院、質子治療中心等用房)、科教用房、后勤保障用房及配套地下停車庫等。同時,院區室外道路、場地、綠化、給排水、燃氣管網、供配電、室外照明、圍墻、大門等相關配套設施同步建設。
作為浙南閩北腫瘤診療核心樞紐,該項目直擊溫州南部縣市腫瘤患者跨區域就醫難題,通過構建“全周期腫瘤管理體系”,將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尤其質子放射治療中心的籌建,標志著浙南地區首次引入國際尖端腫瘤放射技術,使本地患者免于奔波滬杭求醫之苦。
據悉,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瑞安新院區建設項目是加快推進溫瑞一體化、提升瑞安市醫療綜合水平的重大社會事業項目。區域協同加速是兩地的一場“雙方奔赴”,交通一體化為兩地經濟建設創造更多可能,本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兩地“醫療同質”,破解了一些地區“融城容易融心難”的壁壘,為溫瑞一體化注入了實質性內涵。而且項目的選址極有考究,塘下鎮新瀆村正處于溫瑞融合發展的地理核心區。其建設與溫瑞快速路、市域鐵路S3線等工程形成共振,推動“半小時醫療圈”從愿景走向現實。
事實上,兩地在醫療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資料顯示,創建于1937年的瑞安市人民醫院在2000年成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二者“牽手”后,在科研、管理、服務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面展開相關合作,受到瑞安市當地老百姓的點贊。目前,瑞安市人民醫院有臨床轉化研究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精準醫學中心以及生物資源中心等。
根據規劃,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瑞安新院區的定位是建成擁有當前主流及前沿腫瘤治療技術(包括質子放療、精準放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并注重多學科綜合診療(MDT)模式的研究型高水平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同時,配套腫瘤早期篩查及臨床研究、教學等功能,致力打造成為東南沿海區域腫瘤醫療中心、全國腫瘤患者精準診療重要首選地、輻射東南亞的國際腫瘤醫康養基地以及腫瘤醫學研究創新的策源地之一。
參考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三醫院的成就,新院區未來有望創造“醫療——科研——產業”良性循環的業界傳奇。畢竟溫州醫科大學擁有腫瘤醫院這個實力雄厚的平臺,新院區可依托高校技術優勢、科研優勢和人才優勢,推動相關領域新型療法、吸引高端人才定居瑞安、發展生物醫藥等關聯產業,進而帶動瑞安醫療領域不斷向好發展。
兩地資源整合確有優勢,相關負責人需要注意的是在項目建成之前,要落實好人才儲備環節,避免硬件建設與人才儲備脫節。借鑒河南省人民醫院北院區(坐落于新鄉市)的經驗,當地可適時開通跨地區腫瘤專線巴士,銜接S3線塘下站,解決“最后一公里”通達問題。
無論如何,該項目彰顯了兩地負責人以民生福祉定義城市發展的新范式。當31.8億投資轉化為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當腫瘤診療從“異地就醫”變為“百姓身邊的健康守護者”,溫瑞一體化才真正擁有了生命的溫度。期待政策層面建立跨縣域醫療協作基金,使資源流動突破行政邊界,讓區域醫療中心實至名歸。
由“醫學界”主辦的
第七屆“基醫會”將于
今年9月12-13日在江蘇南京舉辦
本次大會一大核心內容即為
縣域和基層醫療專科建設
(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遴選30+專科建設創新實踐案例,并邀請案例實操者于現場分享經驗)
誠邀您參加本屆“基醫會”
與2000+縣域和基層同道一起
交流經驗,共同進步
在金陵古都奏響“基”醫最強音!
來源:醫學界智庫
撰文:錢小昊
校對:臧恒佳
責編:文 慧
更多精彩報道<<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