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閏六月初二,北方暴雨南方悶熱,老農蹲地頭看天。閏六月是農歷多出來的月份,站在半年節門檻上。前六個月剛收尾,下半年農時從七月開始,雨水最金貴。
地里水稻揚花、玉米抽穗、紅薯爬藤,哪樣離得開水?
老輩人有說法:“閏六初二雨,七八月水多”,又怕雨多爛谷穗。
另條農諺更扎心:“閏六開門晴,大旱半年一百八”,旱起來河都干。
今年閏六月和三伏天重疊,高溫要多熬20來天。熱量堆著散不掉,北方干熱夾暴雨,南方悶熱像蒸桑拿。
氣象數據說,近十年夏天均溫漲了1.
5-2℃,極端高溫概率增30%。
北方老農愁:玉米正灌漿,旱了癟粒,暴雨又沖根。南方種稻的急:雨下個沒完,稻瘟病要冒頭,曬谷場都占滿。
農諺是老輩人看天的智慧,可現在有衛星監測、精準預報。“一年兩六月,三伏不見天”這說法,放長江流域準,放北方就沒準。
全球變暖疊著閏六月,天氣更亂套,光靠老經驗不夠使。2025年氣象模型敲警鐘:北方要防“熱旱+暴雨”交替,南方得疏通溝渠。雨水多是寶,多過了頭是災;雨水少要命,少狠了絕收。
有老農蹲田埂嘀咕:“這雨該多的時候多,該停的時候停,咋就這么難?”科技再發達,地里的苗還得人盯著,該澆水時澆,該排水時排。豐饒的地,要老經驗護著,也要新科技托著。
多留意氣象預警,該防旱的挖溝,該排澇的清渠。
閏六月的天,藏著下半年的密碼,準不準?還得看接下來的日頭雨。農諺是參考,具體還得看實時天氣,別死磕老說法。
誰不想秋糧堆成山?天氣幫忙,人也得使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