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忘本!不要做八旗子弟!”
這是羅東進將軍回憶父親羅榮桓時深刻銘記的話。而這些話也伴隨他的一生,成為羅東進一家時刻遵循的原則。
在別人看來,羅榮桓將軍是一位謹言慎行、邏輯縝密的政治工作者,那對于羅東進來說,他的父親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沂蒙情懷
1939年,抗日戰爭進行到極為激烈的時刻,代師長陳光與政委羅榮桓帶領115師前往山東,執行組建抗日根據地的任務。
也在這個時候,林月琴因為待產沒有跟著去,而就在他們離開不久,林月琴就生下了一名男嬰,這個孩子就是羅東進。
部隊即將東進,羅榮桓便給孩子起了一個簡單的名字,而這句“東進”伴隨著羅東進一生。
在羅榮桓挺進山東之后,林月琴也決定跟隨隊伍前往山東,不過,如何安置羅東進成了問題,因為一路上艱辛萬分,稍有不慎就會暴露行蹤,更何況是小孩子。
為了抗日,林月琴忍著不舍將孩子送到了老鄉家,走之前她輕輕撫摸著羅東進的臉龐,似乎這一別就再也看不見了。
戰場形勢確實復雜萬分,稍有不慎就會生死相隔,林月琴不知道此次一別,還是否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
來到山東之后,林月琴便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后來來到了沂蒙山區。
可能是形勢比較穩定了,林月琴和羅榮桓一商量,想要將孩子到這里來,他們不想再忍受骨肉分離之痛了。
中央也同意了這件事,便派人去老鄉家尋找東進,并將其接了回來。
不過,為了孩子的安全,羅榮桓并不會時刻關照著孩子,而將其送到沂蒙老鄉家里。百姓們也愿意幫助八路軍,日軍來尋時,就將孩子藏起來。
直到羅東進五歲的時候,他才結束了輾轉各家的生活,回到了父母的懷抱。
當時因為并未過多接觸父親,所以小時候的羅東進十分害怕父親。
甚至有一次因為一件事,羅榮桓就狠狠懲罰了他。
那是在部隊打完勝仗之后,羅東進跟著父親來到了戰場上,隨后便看到了地上的一個防毒面具。出于小孩子的好奇心,羅東進就戴在了臉上。
在羅榮桓沒有注意的情況下,羅東進跑到了大街上,湊到了其他孩子的面前。小孩子被面前這奇形怪狀的長相嚇哭。羅東進卻不以為意,還一直戴著。
直到羅榮桓聽說后,他將羅東進叫到跟前,狠狠批評了他一番,表示百姓將他撫養長大,怎么能不知感恩!
隨后,為了讓羅東進記住這次教訓,他還將其關了起來,直到其認錯為止。
這件事令羅東進記憶猶新,也讓他將“不要忘本”這四個字永遠地記在了心里。
不過,其實對于羅東進來說,父親確實是嚴厲的,但他卻受益頗多……
以身作則養家風
隨著年紀的增長,羅東進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家中的幾個孩子都受益匪淺。
他的姐姐羅玉英出生的時候不太幸運,早早便被留在了鄉下,從出生起便沒有跟父親見過面。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得知父親當官了,羅玉瑩希望能夠跟父親住。
在她看來,父親可是在北京當大官了,自己也終于不用在農村了。
而當羅榮桓收到羅玉英的信后,深深嘆了一口氣,他的心里里是有愧疚的,畢竟未能將女兒帶在身邊,從而使女兒生出這樣不對的思想。
為了糾正女兒的思想,羅榮桓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信中并沒有指責,大多是對羅玉英的擔憂以及自己的看法,但有一點沒變,那就是不允許她用自己的身份謀特殊。
信中話里話外都是對女兒的敦敦教導,并希望女兒能夠理解。
而看到父親信后的羅玉英又怎會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小的時候她羨慕其他孩子有爸爸媽媽保護,而她只能獨自一人過活。
如今父親關心自己,羅玉英就感到心滿意足了。此后,羅玉英再也沒有提過去北京的事情,而是一直扎根于農村,當一輩子的農民其實也挺好的。
對于家中的幾個孩子,父親確實是一視同仁,給予孩子們選擇的自由,只要能夠為國效力就足夠了。
羅東進自己也時刻謹記著父親的教誨,向父親看齊。
當得知哈軍工急需學生打開吸取軍事人才的大門時,羅東進便報了名,并成功考上了。
要知道當初哈軍工剛剛開始教學,很多專業都是從零開始,可以說他們是拿自己的未來做賭注,這就意味著他們之后的一切都具備不確定性。
但羅東進卻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哈軍工。羅榮桓尊重兒子的選擇,并鼓勵他一定要努力學習,畢業后爭取為國家效力。
哈軍工的課業非常緊,羅東進卻始終堅持著,并且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他經常往家里寫信,除了一些生活日常之外,羅東進也會跟父親訴說心中的煩惱,還有遇到的一些難事。
而羅榮桓也會詳細地在信中回答,并鼓勵他要努力融入團體,這樣才能發現癥狀所在。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信成為了父子二人溝通的橋梁。
閑暇的時候,羅東進便會回去看看父親,但這個時候羅榮桓就會將他趕回來,讓其注重學業,不要被任何事分了心。
實際上,他是怕自己的原因,讓羅東進麻煩部隊。
但親情是誰也割舍不開的情誼,讓父子二人的心緊緊相連,分不開,也割不斷……
一生為革命
其實在羅東進的信中,說的最多的除了學校的事情,更多的還有讓父親保重身體。
因為從抗日戰爭開始,羅榮桓就因為槍傷導致身體每況愈下,這之后他還患上了嚴重的腎病。
那個時候醫生也只是簡單地治療一下,畢竟沒有國外的醫療技術精湛。
因此,在組織的安排下,羅榮桓奔赴蘇聯,前去看病治療。
初期的治療是十分有效的,羅榮桓的身體很快就好了起來,接下來只需要休養便能慢慢恢復。
然而,時間不等人,國內形勢復雜,羅榮桓時刻關注國內的情況,才知道老蔣發動了全面進攻,才知道胡宗南占領了延安,而中央機關向北部轉移。
形勢如此危急,羅榮桓怎么會袖手旁觀?因此羅榮桓帶著家人回了國,跟隨部隊一起對抗國軍的侵擾。
也正是因為這樣,羅榮桓才烙下了病根,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羅榮桓忙于中央的工作,也一直沒有治療。身體的疼痛,他是能忍就忍。
就這樣,他便忍受著身體不適一直埋頭于工作,直到1963年病情過于嚴重,羅榮桓不得不住院治療,林月琴就在一旁悉心照料他。
而此時羅東進還在哈軍工里學習,由于羅榮桓不想兒子分心,便叫家人不要告訴他。
不過,中央考慮到了這一情況,覺得父親生病,兒子應該照顧在前,于是就傳了消息,讓羅東進來北京。
羅東進不明所以,匆匆趕往北京,便得知父親生病的消息,隨后焦急地趕到了醫院。
當看到病床上消瘦的身影,羅東進悲痛不已,往日高大的父親為何會變成這樣?
而羅榮桓在病床上悠悠轉醒,便看到了站在一旁的羅東進。他并沒有露出高興的身色,而是怒斥道:“你怎么回來了?為什么要回來?回去學習!”
似乎也是感應到了什么,這次羅東進罕見地違背了父親的話,決心要在父親身邊照顧。而羅榮桓也沒有說什么,時常叨念著讓他好好學習。
12月16日,羅榮桓終究還是沒能熬過病痛的折磨,隨風而逝了。
圍在床前的孩子們再一次違背了父親的話,悲痛地哭了起來。
羅榮桓離開了,留給孩子們只是一句句敦敦教誨,讓他們記了一輩子!
參考文獻
【1】羅東進憶父親羅榮桓:“留田突圍”創造奇跡,大眾日報,2011年07月08日。
【2】忠誠革命貫平生 留得豐功萬古存,雅安檔案,2013年08月06日。
【3】做人民的一員 守一世清廉 一心為公羅榮桓,中紅網,2024年09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