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市紀委監委打造片區協作工作格局,按照“簡單線索指導辦、復雜線索交叉辦、重大線索提級辦”原則,推動案件查辦質量提升,今年以來,3個協作區聯動開展監督檢查20余次,協作辦案182件;峨山彝族自治縣紀委監委讓“能手”與“新兵”配合作戰,在片區協作辦案中培養鄉鎮辦案能手,并利用季度會商制度,同步開展業務培訓、答疑解惑……
聚焦部分地區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問題,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片區協作機制,通過“室組”“室地”“組組”“室組地”聯動方式,發揮各自優勢協同開展交叉互查、聯合辦案等工作。
楚雄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片區協作模式,著力破解基層監督力量薄弱、“不敢不愿不善”監督等難題。在具體實踐中,將全州104個鄉鎮紀檢監察機構劃分為34個片區,規范執行重點領域聯動監督、重要線索集中處置、重大案件聯合辦理協作機制,認真落實片區協作學習交流等制度,進一步凝聚起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方面力量,嚴懲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
單元協作、人員整合、優勢互補,這是勐臘縣紀委監委確定的片區協作工作原則。通過將9個鄉鎮紀委、9個紀檢監察室和8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劃分為3個片區,每個片區對照年度監督工作重點建立動態聯動監督清單,采取區域式、連片式、交叉式工作方式開展監督執紀執法。同時,縣紀委監委推動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之間進行力量整合、互促共進,特別是對線索研判、措施運用等關鍵環節,要求縣紀委監委各紀檢監察室主任“手把手”傳授、“面對面”解惑,提升基層業務水平和案件辦理質量。
在深化運用片區協作機制的過程中,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立足實際工作情況,因時因勢調整監督重點、校準監督靶心。
進入汛期,受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易發多發。保山市隆陽區紀委監委深化運用片區協作機制,對防汛減災制度機制運行、風險隱患排查、應急演練、應急值守等防汛減災工作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壓緊壓實各方工作責任,督促推動全區各單位落細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各片區監督檢查組查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督促早發現、早整改、早處理問題隱患,抓嚴抓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以來,該縣紀委監委整合監督力量,增強片區協作聯動,緊盯天然林保護、小蠹蟲病害林區治理修復、林業碳匯計量監測等方面,細化監督重點,采取走訪談話、查閱資料、實地察看等方式開展常態化監督。
為進一步推動片區協作機制走深走實,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總結經驗做法,不斷優化完善片區協作聯動機制,從整合監督力量、優化工作機制、確保常態長效等方面發力,破解基層監督力量單薄、發現問題能力不足等問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從組間協作聯動、組內自查監測等五個方面明確16項具體措施,完善協作聯動機制。(本報通訊員 楊富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