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瑜 通訊員 許亮顏 李夢遙)今年以來,七里街道持續深化“全覆蓋治理”網格模式,通過優化組織架構、整合多元力量、賦能精細管理,聚焦網格最小單元,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精準高效的基層治理新路徑,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與滿意度。
“以前反映問題要跑社區,現在網格員直接上門,效率高多了!”家住和諧家園小區的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提出的噪音擾民問題在網格內迅速得到解決。
七里街道實施“黨建+網格”融合治理模式,優化調整266個一級網格、3493個二級網格,構建“社區黨支部—小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目前,已建成14個小區黨支部,覆蓋24個小區,切實將組織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同時,街道推行“雙報到”機制,發動52名黨員干部擔任兼職網格員,參與網格管理與服務。
據統計,今年以來,街道網格員累計走訪群眾超3萬戶,解決網格事項458件,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
“我們熟悉大街小巷,發現安全隱患隨手拍照上傳,能為社區平安出一份力。”餓了么騎手陶師傅表示。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補充力量,今年以來,“流動網格員”上報隱患線索48條,有效筑牢群防群治防線。
為拓寬治理參與面,七里街道深化“五社聯動”機制,吸納44家社區合伙人,并將50余名餓了么騎手、貨拉拉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納入“流動網格員”隊伍,發揮其“移動探頭”作用。構建階梯式社區“法律明白人”培育體系,培養“法律明白人”127名,拓寬群防群治渠道,實現了參與主體從“行政主導”到“多元共治”的轉變。
同時,依托線上綜合治理信息平臺,七里街道實現了網格事件發現、處置、上報、反饋等閉環管理,并通過AI攝像頭、易澇監測設備等科技手段提升風險預警能力。聚焦轄區流動管理關鍵,街道試點創新“錯峰走訪+線上登記”雙軌機制,落實“以房管人”模式。此外,146名機關干部“入格進群”,線上線下一體互動,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
“數字化手段讓管理更精準,群眾訴求響應速度顯著提升。”七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李杰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網格化治理體系,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來源:漢臺發布 編 輯: 燕子 審核: 臨風
漢中市新媒體協會成員單位
法律顧問:陜西眾致(漢中)律師事務所 周樂律師
點擊在看,轉發周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