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節點》
羅平漢 著
豆瓣評分:9.5
羅平漢教授的《歷史的節點》三部曲(《創業》《壯大》《勝利》)是一套重磅的黨史。這套書,讀起來就一個字:值。
它講真事,掏真貨。
書里用的不是二手材料,全是硬核的原始檔案。比如《創業》卷里講長征過草地,直接給你分析毛澤東當時寫的親筆調解信,字里行間你能感受到那份急迫和艱難。再比如,你知道毛澤東聽說“富田事變”時什么反應嗎?警衛員回憶,他氣得摔了茶碗,但緊接著又自己彎腰把碎片撿起來。就這么一個細節,比多少形容詞都管用,讓你瞬間感受到歷史的重量和人心的震動。
它不回避難題,敢說真話。
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就是敢于直面那些復雜甚至讓人不舒服的問題。《創業》卷里講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不是簡單說敵人多強,而是帶你深挖那關鍵的24小時,看當時決策是怎么一步步失誤的,壓力有多大,爭論有多激烈。早期為啥犯“左”傾錯誤?《壯大》卷里也不藏著掖著,分析思想根源,講得明明白白。國共合作最后為啥徹底破裂?書里也不是光罵蔣介石,而是擺出多方面的原因,讓你自己琢磨。這種不搞“非黑即白”的態度,才叫真實。
它解答你真正好奇的那些“硬核問題”。
書的結構很清晰,就是沖著核心問題去的:
- 《創業》(1921-1935):共產黨那么弱小,怎么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的?五四那會兒思想多亂,怎么就催生出共產黨了?毛澤東跑到農村搞調查,到底發現了什么不得了的東西,成了革命的“密碼”?富田事變、寧都會議這些內部的大事件,真相到底是啥?第五次反圍剿輸得那么慘,最后那24小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 《壯大》(1937-1945):延安整風運動,真的是大家坐一起和和氣氣學習嗎?張聞天的手稿告訴你,思想交鋒有多激烈!抗戰那么苦,根據地沒吃沒穿,共產黨怎么做到的?居然能用“小米”養活百萬軍民?那么多知識分子放著大城市好日子不過,為啥非要跑去條件艱苦的延安?中共七大開了那么久,它到底厲害在哪,怎么就給后面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 《勝利》(1945-1949):打老蔣,光靠打仗就行嗎?土地改革怎么就成了看不見硝煙的“第二戰場”,把農民的心都爭取過來了?情報戰線那些無名英雄,是怎么在敵人眼皮底下活動的?1949年明明要和談了,為啥最后還是談崩了?崩之前那幾天的絕密決策,到底是怎么定的?從西柏坡那個小村子,到定都北平建新中國,這藍圖是咋一步步畫出來的?
這本書不只是講故事,更藏著“贏”的道理。
讀這套書,最大的收獲不是知道了幾月幾號發生了什么事,而是你能看清一些門道。共產黨從那么艱難起步,最后能贏,靠的絕對不只是運氣和口號。你看《創業》卷里毛澤東搞農村調查,那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最實在的起點,是腳踩泥巴踩出來的真知。《勝利》卷講土地改革,讓你明白打仗打的是人心,爭取到農民支持有多關鍵。《壯大》卷剖析中共七大,把怎么統一思想、怎么把人組織起來發揮最大力量的核心邏輯,給你掰開揉碎了講。
這套書用最實在的方式,通過會議記錄、戰場電報、親歷者日記這些第一手材料堆起來,讓你觸摸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它讓你看到歷史的復雜、創業的艱難、壯大的智慧、勝利的邏輯。全書揭露的史實絕對遠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