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衛星互聯網系統“星鏈”突發大規模中斷,引發全球6.1萬用戶通信受阻,并影響烏克蘭軍隊作戰部署和指揮調度。
無獨有偶,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道,早在2022年9月底,烏克蘭對俄羅斯發起反攻之際,烏克蘭前線部分地區也曾發生“星鏈”信號中斷。
據稱,此舉由公司創始人馬斯克下達指令,不僅直接干擾烏方反攻行動,也暴露出關鍵基礎設施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的脆弱性。
前線失聯混亂
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當時指示旗下SpaceX的加州工程團隊,切斷包括赫爾松在內的烏克蘭關鍵戰區“星鏈”信號。赫爾松位于黑海北岸,屬烏克蘭南部戰略重鎮,當時正是烏軍重點反攻區域。
知情人士稱,SpaceX工作人員依照指令,關閉了至少100臺“星鏈”終端。這些設備隨后在公司內部系統呈現“離線”狀態。
受此影響,烏軍通信中斷,偵察無人機失聯,依賴“星鏈”制導的遠程火炮失去精準打擊能力,部分前線士兵陷入恐慌。烏軍在赫爾松東部別里斯拉夫鎮的圍攻行動因此受挫,頓涅茨克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
盡管烏軍最終成功控制赫爾松,但這起“斷網”事件仍被視為馬斯克主動關閉戰區“星鏈”服務的首個已知案例。此事雖未公開披露,但據稱在SpaceX內部引發震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場形勢。
消息傳出后,馬斯克及“星鏈”工程師邁克爾·尼柯斯均未置評。
擔心引發核報復
報道指出,目前仍不清楚馬斯克下達“斷網”命令的具體時間和細節,也不知道“星鏈”服務中斷持續多久。
據多名知情人士稱,馬斯克擔心烏克蘭反攻可能引發俄羅斯的核報復,因此決定暫停服務。一名前白宮工作人員也表示,當時美國政府內部也有類似擔憂。
盡管被曝“斷網”事件,“星鏈”仍是烏軍通信系統的重要支柱。烏克蘭官員多次公開感謝馬斯克在戰爭初期提供的支持。
2023年,五角大樓與SpaceX簽署協議,為烏克蘭的“星鏈”服務支付費用。截至今年4月,烏克蘭共獲得超過5萬套“星鏈”終端設備,部分由SpaceX捐贈,其余由波蘭、美國、德國等提供。
有消息稱,烏克蘭正探索“星鏈”替代方案,如歐盟的GOVSATCOM衛星通信服務項目,但目前“星鏈”仍是最可靠的系統之一。
作為烏克蘭“星鏈”設備的最大捐助國之一,波蘭政府也強調,在戰爭中不能依賴單一通信系統,必須建立冗余,以防“星鏈”中斷導致通信癱瘓。
衛星霸主攪動戰局
馬斯克今年3月曾在社交媒體上稱:“‘星鏈’系統是烏克蘭軍隊的骨干。如果我關閉它,他們的整個前線都會崩潰。”
這一表態引發各方警覺。
截至7月中旬,“星鏈”已發射約9215顆衛星,其中約7995顆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為全球最龐大的低軌衛星網絡。
截至目前,“星鏈”在全球擁有約600萬注冊用戶,年營收額約為77億美元,占SpaceX總收入的近六成。多家機構預測,其今年的營收將升至118億美元。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尚無任何系統能在全球覆蓋、低延遲、高可靠性等方面與“星鏈”匹敵。OneWeb、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等競爭對手尚未對其構成實質性威脅。
此次“斷網”事件凸顯“星鏈”在現代戰爭中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也引發輿論對馬斯克在地緣政治中角色的思考。
作為“星鏈”控制者,他一人控制著數千顆通信衛星,擁有干預戰爭、影響國家安全乃至重塑戰場的能力,也暴露出現代科技與全球權力結構之間的失衡。
除烏克蘭外,英國、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也在使用“星鏈”服務,主要用于軍人福利通信,尚未應用于敏感軍事通信。
英國議會上議院議員萊恩·福克斯曾指出,馬斯克可以憑個人意愿決定關鍵基礎設施的接入,他目前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凸顯出“無監管領域”中權力過于集中所帶來的危險。他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可能削弱國家主權與全球安全。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一聲令下,戰區百臺“星鏈”設備斷網:馬斯克曾干擾烏克蘭反攻?》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安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