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碼字的提到印度帶著大量歷史糟粕進入現代的,像是印度著名的種姓制度在遙遠的奴隸制社會便已經存在,是一個伴隨了南亞次大陸三千年以上的制度,在現代講求民主法治的現代社會,無疑是一個不合時宜、違反人類進步趨勢的糟粕。
可是印度為何在建國之初時,未能趁著國家新生朝氣勃勃時就將這些糟粕鏟一舉除掉,從而輕裝進入新時代呢?
流傳甚廣的謊言
關于印度的現代建國史,我們一直都聽到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幾十年來經過西方和印度政府孜孜不倦地不斷傳播,已然連印度人自己都當成是真相了。
這個謊言是什么呢?
想必對印度歷史有所了解的讀者都聽過——‘圣雄’甘地領導印度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與英國殖民者作斗爭,最終迫使英國不得不同意印度獨立。
甘地憑借這份功績,因此被印度政府尊為了印度國父。
然而這是一個西方和印度政府聯手炮制的驚天謊言!
不了了之的阿姆利則慘案
1919年初,印度殖民當局制定了《印度刑法修正案(1919年第1號)》、《刑法非常權力法(1919年第2號)》兩個法案,剝奪了南亞殖民地人民集會等的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
這兩個法案一經公布頓時招致了南亞次大陸廣大人民的堅決反對,隨即南亞各地爭取正當權力的斗爭遍地開花。這一斗爭很快便與原來的反殖民獨立運動走到了一起,南亞民眾聚集起來,襲擊英國殖民當局的各個統治機構、挖斷鐵路,捕殺殖民當局中的歐洲人。
當時南亞次大陸風起云涌,各路反殖民勢力紛紛行動起來,這其中甘地雖然依舊秉持自己在南非時就進行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但是在當時南亞反殖民運動中顯得是那么的聲勢微弱,被完全地邊緣化了。
此起彼伏的反抗運動,讓英國殖民者變得格外敏感。
這一年的4月12日是錫克教一年一度最為重要的節日——豐收節。
按照節日傳統,錫克教教徒于當晚在旁遮普邦的錫克教圣城阿姆利則市的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集會慶祝豐收節。
而按照傳統,這一集會會整夜進行直到第二天。
雷吉納德·戴爾
然而4月13日凌晨4點多鐘,阿姆利則市駐軍司令雷吉納德·戴爾,這個在旁遮普邦出生的英國人,突然率領當地駐軍到達了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外圍。
在用坦克封鎖了通往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的主干道后,戴爾悍然下令駐軍向聚集在廣場上慶祝節日的民眾無差別射擊。一開始士兵向天射擊試圖以此來驅散廣場上的民眾,但是此舉卻招致了戴爾的怒斥,于是士兵在戴爾地逼迫下開始向廣場上的人群開火。
一直到士兵將身上帶的子彈射光,戴爾這才滿意地率領部隊離開。
戴爾作為一個在旁遮普邦出生的英國人,他當然知道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上的民眾是在慶祝豐收節,但是他卻以這些民眾違反了《印度刑法修正案(1919年第1號)》、《刑法非常權力法(1919年第2號)》法案非法集會為由展開了大屠殺!
事后戴爾向英國殖民當局上報自己鎮壓了叛亂,不久后英國時任陸軍大臣邱吉爾論功行賞,將戴爾晉升為了準將,戴爾在55歲時終于扛上了將星。
印度建國后重新調查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慘案,當時的遇害者超過了千人。這場大屠殺的消息當時在南亞次大陸傳開后,南亞各地反英國殖民統治的聲浪變得更加澎湃。
鑒于南亞各地反殖民的滔天巨浪,英國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態,將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慘案罪魁禍首戴爾停職,并裝模作樣地組織了一個亨特委員會調查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慘案。
然而一年后隨著南亞各地反英國殖民統治浪潮退去,英國也就懶得裝了,負責調查札連瓦拉公共花園廣場慘案的亨特委員在對外宣布:‘戴爾開火驅散聚會人群是合法行為!只是應該事前予以警告,射擊時間也該縮短’。
隨后亨特委員便匆匆解散。
戴爾這個劊子手最后受到的懲罰僅僅是被勒令提前退役,失去了優渥的退休金而已。
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為首的,一幫出生在印度的英國人,一直在各種找理由支持戴爾的暴行,認為這是維持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的必要手段。因此他們專門為戴爾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并成功地籌集到了2.6萬英鎊(1919年一英鎊等值于7.32238克純金)轉交給戴爾作為養老金。
甘地發跡
為什么風起云涌的南亞反英國殖民運動僅僅一年時間便歸于沉寂,因為南亞的買辦資產階級和土邦王公擔心,反殖民運動引發的暴力行動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于是他們與英國殖民當局合作,對南亞各地的反英活動進行鎮壓。
可是這次是壓下去了,以后怎么辦呢?
對此買辦資產階級和土邦王公表示:不是有甘地嗎?
為啥是甘地?
因為買辦資產階級和土邦王公被南亞人民反殖民浪潮嚇壞了,放眼望去只有甘地的主張對他們的利益傷害最小。而且由于甘地溫和主張的可控性強,南亞的買辦資產階級還能利用甘地的運動對英國殖民當局施壓,逼迫英國殖民當局讓利給他們尋求合作,而又不用擔心甘地會失控導致與英國徹底決裂。
所以從這以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印度被刻意地大力宣傳,甘地在南亞今天的印度地區名聲鵲起,為他后來的印度國父地位奠定了基礎。
國大黨與甘地
印度國大黨黨徽
我們都知道印度自從1947年獨立后一直到1996年,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一直都是印度的執政黨(中間僅有兩年多時間失去政權)。而這個國大黨早在1885年就已經成立,其本身是一個英國殖民統治下的買辦資產階級黨派。在甘地加入該黨派前,國大黨并未支持過南亞的獨立運動。
翻看甘地在印度獨立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歷史,不難發現甘地和他所在的國大黨成為了英國對印度進行控制的一個調節閥。一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甘地和國大黨就會出面給局勢降溫。
比如1922年的喬里喬拉事件中,游行示威的喬里喬拉農民在被當地警察槍擊后,憤然燒毀了警察局,這一事件導致22名警察被燒死。聞訊的甘地立即向國大黨執行委員會建議暫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國大黨高層也立馬就同意了。
因此甘地和國大黨其實是在維護英國殖民統治,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甘地和國大黨高層們每次被英國殖民當局投進監獄后,總是能安然無恙地出獄,兩者不過是聯手演一出戲給印度民眾看而已。
本篇就先到這里了,下一篇再繼續討論相關內容。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的朋友還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