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橫掃歐洲,整個歐洲被德國所征服,在戰勝法國以后,英國人跑回本土來躲開德國的進攻,最后德國沒把英國打下來,就轉頭去打蘇聯了,英國還成了美國進入歐洲發動諾曼底登陸的跳板,那如果德國不去打蘇聯,堅持打下來英國再去打蘇聯,那德國能否避免戰敗。
首先需要明確兩點,一,德國不是沒繼續追擊英國,而是在入侵受挫以后才放棄了英國。二,蘇聯也在籌劃在英國滅亡之前進攻德國。
德國在滅亡法國以后,曾向英國尋求停戰議和,遭拒后制定了入侵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但是德國空軍無法消滅英國空軍和海岸防線,所以無法繼續進行后續計劃。海軍也不可能和英國硬碰,德國海軍實力差英國太多,所以沒法跨過英吉利海峽。
而蘇聯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原本是制定在1941年7月6日開始實施。原本德國入侵蘇聯的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在1940年12月5日開始制定,也是在這天,德國徹底放棄了進攻英國本土,假如德國不放棄,下定決心堅持繼續進攻英國,能否在蘇聯進攻德國之前把英國打敗。
在原本德國放棄進攻英國時,德國和英國其實已經兩敗俱傷了,德國空軍對英國空軍以及地面設施和城市,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英國已經幾近崩潰狀態,同樣德國空軍在英國本土有地面雷達的加持下,同樣遭受的極大的損失。但是德國坐擁整個歐洲的資源,尤其是擁有了法國已經投降的海軍,意大利的海軍也不弱,德國喘口氣繼續打英國,是絕對能打下來的,但是會付出極大的損失。
另一邊,德國原本在入侵蘇聯之前,放棄進攻英國之后,這一段時間內,還占領了東歐的希臘、南斯拉夫,如果德國堅持打英國的話,這兩個國家也是會倒向蘇聯一邊的,同時蘇聯制定的對德國的“大雷雨計劃”,本身就是要在英國戰敗之前,趁德國兵力都在和英國纏斗,蘇德邊境兵力空虛,突襲德國。從現在的視角來看,當時德國繼續和英國交戰,不把兵力向東調動的話,蘇聯完全是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突襲到德國本土。
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德國在付出極大的代價以后,占領了英國,同時東線的蘇聯也打了過來,要么德國向蘇聯投降,要么蘇德平分歐洲。
美國在1941年12月11日就對德國宣戰了,美國若是想要進入歐洲,就必須從英國入手,那德國在付出極大的代價占領英國本土以后,東線又被蘇聯偷襲,所以德國完全是沒有能力阻止美國奪回英國本土的,損失和收益不成正比,打了也白打。
德國只要和蘇聯交手,就一定會戰敗,所以德國若想避免戰敗的命運,就必須能穩定住蘇聯,從其他地方尋找出路。
入侵蘇聯不一定是對的,但放棄進攻英國一定是正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