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20的產能早已進入穩定期,近期消息指殲35今年內就能達到年產50架的產能,明年將進一步提升,預計最快在2027年將有千架殲20和殲35服役,將超過美國的隱形戰機規模。
美國此前已生產了180多架F22,不過由于F22的生產成本太高,維護成本也非常驚人,美國已拆掉了F22的生產線,轉向生產成本更低的F35戰機。
不過F35戰機并非完全為美國生產,而且它采用了多國的技術,因此每年F35的產量不僅是供應給美軍,還需要供應給日本、歐洲等諸多盟友,實際上交付給美國的F35戰機相對有限。
F35同樣存在著維護成本過高的問題,據悉F35采用了多國的技術,其中的部分技術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測試,導致可靠性不足,其中最為明顯的當屬隱身涂層,歐洲的國家曾指出涂層容易脫落,美國海軍之前在中東執行任務也發現了涂層容易脫落的問題。
F35采用了單發動機,還要兼顧短距/垂直起降,這就進一步降低了它的可靠性,這種種問題累積在一起,導致它的可靠性進一步下降,據悉F35的出勤率低至52%左右,超低的出勤率導致即使擁有較大數量的美軍,實際可用的F35戰機也較為有限,由此導致美軍不得不繼續使用F15、F16補充數量的不足。
中國則堅持自主研發,殲20早期還要用俄羅斯的發動機,到如今殲20的發動機、雷達、數據鏈等都已全數實現國產化,再也無需依賴任何外國技術,而且國產化后的技術比外國技術更為先進,如今國產的發動機在推力、耐用性方面都已居于世界先進水平,雷達技術也已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殲35則是從一開始就完全采用國產的技術,也正是因為殲35采用完全自研的技術,因此殲35在2024年底發布,半年時間后就已達到大規模量產的水平,并已開始規模量產艦載版的殲35,以滿足福建艦服役的需求。
殲35還會推出出口型和國產空軍型,而出口型明年就會開始量產,意味著殲35的產能在明年會進一步提升,殲35的快速擴產,與中國制造的強大基礎分不開,中國從2010年起就已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國。
如此一來,未來兩年殲20和殲35的產能將達到200-300架左右,國內的5代隱形戰機數量預計最快到2027年、最晚到2028年就能達到千架的規模。
由于殲20、殲35戰機都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實現自主可控,自然在各種配件方面都可以很快實現高可靠性,戰機的出勤率遠超美國的F35,不僅會在服役數量方面超過美國,在可用五代隱形戰機數量上也將遠遠超過美國。
今年初中國還傳出了兩款六代機試飛的消息,據稱目前已成功測試空中加油、試射空空導彈等技術,意味著六代機的量產也在加速推進中,而美國的六代機則因為研發資金過于龐大據稱被按下了暫停鍵。
可以看出中國戰機不僅在數量方面將超越美國,在技術方面也將超越美國,將徹底改寫全球空中力量格局,中國空軍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大空軍,掌握著未來空戰的主導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