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1938年3月入侵奧地利,奧地利政府和軍隊宣布不抵抗,且受到邊境民眾的歡迎,而到了首都維也納,更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德國元首在維也納演講時,現場聽眾達到了20萬人,德國原本想把奧地利變成自己的衛星國,看到這樣的景象,直接合并為自己的一個省,政府交接的也很順利。
德國裝甲部隊抵達維也納
在1806年,正是拿破侖帝國鼎盛時期,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帝國多次擊敗,最后被打解體,分裂為諸多國家,主體為奧地利帝國,拿破侖帝國覆滅以后,奧地利帝國恢復一部分領土,說德語的國家組成一個德意志聯邦,后來1859年的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奧地利帝國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領地;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
神圣羅馬帝國疆域的變遷(動圖)
1867年成為奧匈帝國,進入20世紀后,奧匈帝國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版圖地跨東歐、中歐和南歐,面積大小為歐洲第二,僅次于俄羅斯,人口總數位居歐洲第三。
1914年的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解體,其國土一部分分給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剩下部分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主要是按照民族和文化來分化的。
奧匈帝國的解體
一戰后解體出來的奧地利變成了一個小國,這個小國還出現了未來德國的元首,納粹黨在德國上臺后,開始吞并周邊小國。在德國元首1925年的個人傳記中提到,他會通過一切辦法把自己的家鄉奧地利與德國整合起來。
進入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歐美經濟大蕭條,德國已經恢復過來,且經濟蒸蒸日上,奧地利經濟則一團糟糕。
奧地利和德國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說著同樣的語言,德國南部地區和奧地利也都是天主教派。
1937年德國元首委任戈林主導德奧問題,戈林開始呼吁與奧地利統一,這在奧地利民眾中引起極大反響,1938年3月13日奧地利政府進行全民公投,德國擔心公投結果對自身不利,便在公投兩天前開始入侵奧地利,這時的德國軍事力量雖然已經很強大,但是事先準備倉促,各單位部隊之間協調性很差。
但是奧地利政府和軍隊在3月12日宣布不抵抗,4000名德國士兵越過邊境,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而到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對德軍的歡迎更加熱烈。奧地利平民中也不是沒有反對德國的人,不過大都是以猶太人居多,他們深知被德國人統治以后的命運,因此德國從越過德奧邊境線以來,就在大肆抓捕猶太人以及其他少數的反對派。
在一戰結束后簽訂的《凡爾賽條約》,明確規定了禁止了德國和奧地利這兩個同民族的國家合并,但是合并以后,當時維護國際秩序的國際聯盟,對此并沒有什么太大反應,反而是半個地球以外與此毫不相干的墨西哥對此表示嚴正的抗議,這多少有點滑稽。
國際聯盟最大的兩個勢力英國和法國,此時奉行綏靖政策,希望禍水東引,借德國這把尖刀來捅蘇聯一刀,所以德國勢力向東擴張也是英法愿意看到的。
1938年3月15日,德國元首抵達維也納,大概有20萬人聚集在維也納周圍,聆聽演說。他說“在我穿越以前的邊境后,在那里我遇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愛之流,我們不是暴君,而是解放者”;“作為德意志民族和帝國的領袖和總理,我向德國歷史宣布,現在我的祖國進入了德意志帝國”。
德國元首在維也納英雄廣場宣講
在合并奧地利之后,他的聲望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因為他確實完成了整個民族期待已久的“大德意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