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報 等
編輯整理 :雙一流高教
2025年7月25日凌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一名中國籍20歲男留學生在雪蘭莪州雪邦(Sepang)校內宿舍突發不適,經搶救無效后不幸身亡。此一突發事件引發校內外廣泛關注。
雪邦警方于翌日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明確排除刑事因素,并確認死者死因為“右側深部靜脈血栓引發的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校方呼吁社會大眾尊重死者與家屬,避免散播未經證實的信息或揣測死因。
據雪邦警區主任諾希占助理總監(ACP Noor Hashim)向媒體通報,警方于7月25日清晨約6時20分接獲報案,指一名在宿舍內居住的中國籍學生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后失去意識。警方迅速展開調查,確認死者身體無明顯傷痕,現場亦無任何可疑跡象。死者遺體隨后被送往雪蘭莪沙登醫院(Hospital Serdang)進行法醫解剖,當日下午出具的醫療報告證實死因為肺血栓栓塞。
肺栓塞是一種急性、致命性強的醫學緊急情況,指肺動脈或其分支因血栓阻塞,導致肺部血液循環受限。多數情況下,其血栓來源于下肢或盆腔的深部靜脈(深靜脈血栓,DVT),栓子脫落后隨血流進入肺部形成阻塞。此病發作急驟,搶救窗口期極短,即便在醫療資源完備的條件下,若未能在第一時間內完成專科處置,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據悉,事發時校內宿舍人員曾緊急撥打急救電話,并由具專業資質的救護員進行心肺復蘇術(CPR),校內管理與安保團隊亦快速介入支援。但由于肺栓塞不同于心臟驟停,常規急救器材(如體外心臟去顫器,AED)作用有限,且缺乏溶栓藥物等專業介入手段,最終未能挽回學生生命。
針對部分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關于“未及時使用AED”或“心臟病突發”等說法,校方發言人予以澄清,強調死者的醫學死因已由法醫確認,并非外界揣測所稱的心臟驟停或延誤施救。校方指出,肺栓塞的癥狀包括突發性呼吸困難、胸痛、心跳加速等,易與其他心肺疾病混淆,且部分病例可無明顯癥狀,增加早期識別難度。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已就此事件成立專項應急小組,積極配合馬來西亞警方及醫療機構進行后續工作,同時聯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協調對死者家屬的接待與協助。校方并啟動校園心理干預機制,為死者同儕提供心理輔導,協助學生處理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情緒影響。
該校聲明中強調:“肺栓塞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疾病,不容忽視,但因其特殊性,即使在迅速展開急救的前提下,也無法保證搶救成功。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年輕生命深感悲痛,并向家屬致以最沉痛的哀悼。”
死者家屬已于當日從中國抵達馬來西亞,校方正協助處理后續事務。面對網絡上的諸多傳言與誤讀,校方呼吁公眾保持克制與尊重,勿在未經確認的情況下傳播不實內容。聲明最后寫道:“每一份理性的聲音,都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也是對生者最深切的撫慰。愿逝者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