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李林牧 張雨
“胸悶得像被石頭壓著,喘不上氣……”7月25日,武漢市普仁醫院心內科病房內,即將出院的李爹爹回憶起發病經歷仍后怕不已,想不到清晨澆花時的一陣氣短,竟讓自己與死神擦肩而過。
7月15日清晨,88歲的李爹爹在澆花時突發胸悶、氣短,被緊急送往武漢市普仁醫院急診科。入院時,老人血氧飽和度驟降至92%,氧分壓為60毫米汞柱,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呼吸時胸腔發出“拉風箱般”的嘶鳴。經血氣分析、下肢靜脈彩超及肺動脈CTA檢查,確診為急性大面積肺栓塞—一團致命血栓正阻塞肺動脈主干,如同扼住生命咽喉的枷鎖。
溶栓是打通血管的關鍵,但出血風險極高。緊急會診后,心內科主任姜其鈞及團隊果斷決策:經導管肺動脈內注射溶栓藥精準溶栓,同時植入下腔靜脈濾器防止血栓脫落引發二次栓塞。術中,導管如精準的“生命探針”穿過血管抵達栓塞部位,溶栓藥物緩緩注入,李爹爹急促起伏的胸口逐漸平緩,監護儀上跳動的數字開始趨于穩定。
術后次日,李爹爹的氧分壓從危機值60毫米汞柱躍升至93毫米汞柱,呼吸困難明顯改善,呼吸頻率恢復至每分鐘18次,自主咳痰能力明顯改善,肢體活動度也隨之提升。監護儀上,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趨于穩定,原本因缺氧導致的紫紺癥狀消退,面色逐漸紅潤,標志著肺循環功能顯著恢復。
姜其鈞主任在為患者查房
武漢市普仁醫院心內科主任姜其鈞提醒,肺栓塞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尤其偏愛老年人和長期臥床者。這類人群應定期活動下肢,避免血液瘀滯形成血栓。他強調,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或咯血,務必立即就醫,肺動脈CTA、下肢靜脈彩超和血氣分析組成的診斷黃金三角加上醫院的綠色通道,能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溶栓時間窗。對于高齡或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個體化治療是關鍵,需在溶栓獲益與出血風險間找到精準平衡,必要時聯合下腔靜脈濾器植入等手段,實現“精準拆彈”。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