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增值稅,我們可以這樣計算……” 在江北新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一樓明亮的會議室里,顧曉霞正耐心講解著會計知識。兩位殘障學員圍坐在她身旁,聽得格外專注,手中的筆不時在筆記本上沙沙作響。
上課時,顧曉霞只要一抬眼,就能看到兒子王靖霖安靜地坐在一旁敲著鍵盤。這份近在眼前的安心,讓她能全情投入教學。
這間一樓的會議室,是顧曉霞每周給學員們上課的地方。而在服務中心的四樓,還有一間屬于她的獨立辦公室。這兩處地方,都是新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免費提供給她的。
去年冬天,我們曾報道過顧曉霞和患有孤獨癥的兒子王靖霖的故事(點擊鏈接,查看文章→)。報道刊發后,新區殘聯的工作人員留意到了顧曉霞家門上那塊寫著“南京睿衡財稅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小牌子。作為一名專業的會計,顧曉霞為了能全身心陪伴兒子康復,幾年前辭去了全職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靠在家接一些代賬業務維持生計。
為了給這個家庭提供更切實的幫助,新區殘聯主動伸出援手,在寬敞的綜合服務中心內騰出空間,免去三年房租和水電費,為顧曉霞提供了一個穩定、便利的辦公場所。
顧曉霞(中)正在給學員上課
“很感謝新區殘聯提供的場地。”顧曉霞由衷地說,“作為殘障孩子的媽媽,我也想用自己的這點專業知識,幫幫其他有需要的殘障朋友。”她把課程固定在每周五下午,面對這些零基礎的學員,她的目標很實在:教會她們最基礎的做賬技能,讓她們以后能獨立完成小企業的建賬、記賬和報稅這些日常財務工作。
學員小蘭聽得格外認真,筆記做得密密麻麻。她本身有肢體殘疾,和丈夫在新區經營著一家小店。夫妻倆靠著過硬的技術和好口碑,一步步把店做起來。
但小店經營多年,一直有個難題。“這些年我們都沒仔細算過賬,賺了還是賠了,具體多少,心里總是不太有底。”小蘭坦言,自己也曾想學會計,但那些知識對她來說太難啃,常常看不懂。知道顧曉霞開了免費課,她立刻報了名。
“顧老師講得清楚明白,一聽就懂。她帶著我們做最基礎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教的都是馬上就能用上的真本事。”小蘭說,她希望能先學好這些,把自家店的賬目理清楚,將來如果條件成熟,開分店也更有底氣。
“我們為顧阿姨免費提供三年的場地使用權,她可以在這里辦公,也能方便地參加中心組織的其他就業培訓和輔導。”新區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中心的工作人員袁點介紹道。這座2021年投入使用的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功能齊全,為新區的殘障人士提供著涵蓋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康復、教育、文體活動等多方面的服務。
為了真正提升殘障朋友的勞動技能,增加他們的收入,中心還設立了輔助性就業項目調配中心。這個中心積極對接外部資源,引入像羽毛球組裝、方向盤縫制、帆布包制作等適合的加工項目,再分配給各個殘疾人之家。
以提供場地換取專業服務,這是新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探索助殘模式的一次新嘗試,并計劃著進一步擴大助殘對象,例如,新區殘疾人農療基地的運營負責人楊琳琳,她的項目主要銷售由殘障伙伴參與種植的新鮮蔬菜,中心也為她提供了分揀場地和銷售渠道支持,幫她擴大銷路,讓更多殘障伙伴獲得勞動收入。
“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努力,引入其他有潛力的殘疾人創業項目,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積極的變化。”袁點說道。
素材來源 | 江北新區殘聯
視頻、圖 | 林濤
文 | 秦思
發布 | 徐雅瑩、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