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工巧,鑄今日智造。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攝制的首部大型工業文化節目《中華考工記》,將于7月27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晚八點檔開播,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
2500年前,一部記載著當時手工業分工和技術的專著《考工記》,以其精微的匠心技藝和深邃的造物智慧,為后世留下了珍貴的工業文明印記,成為中國科技史上的不朽經典。一部中國科技史,上有《考工記》,下有《天工開物》。古籍《考工記》以工筆細描的匠心,鐫刻著先民對器物之道的精深求索。從形制設計之巧思,到配方工藝之玄妙;從質量把控之嚴謹,再到協作分工之有序,字里行間流淌著中華匠人對“工以載道”的執著追求,讓我們得以回望中國工業的文明之光。
節目創新性復現了春秋戰國時期《考工記》中記載的古代官營手工業百工圖景,30名舞者身著春秋戰國時期服飾演繹《考工記》記錄的6大類30個工種,創新融合AR技術與情景舞蹈的編排,通過標志性的工種動作語言,生動展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科技發展的生動畫面,讓沉睡千年的百工智慧在當代舞臺重煥新生。這不僅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一次傳統工藝的現代轉譯,更是一場致敬中國工匠精神的視覺盛宴。
今天,中國是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擁有的全球最完備的工業產業鏈也給了我們足夠的工業底氣,去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節目以古溯今,探尋中國工業體系數千年一脈相承的發展理念和文化,揭示中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深層力量之源。
作為首檔聚焦工業文化的節目,《中華考工記》以《考工記》為錨點,展現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前沿成果,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中國工業文明的深層脈絡,在時光長河中觸摸那些凝結著智慧與匠心的工業記憶,實現2500年前的“考工智慧”與今日中國智造的跨時空對話。
《中華考工記》首期節目聚焦機器人產業,將集結中國全品類具有前沿技術的40款,共約80臺機器人同臺共演。首度全景呈現中國機器人產業版圖,深度解碼中國機器人產業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崛起密碼,探尋中國制造的千年工巧基因與現代創新力量。
首期節目堪稱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全家福,人形、特種、服務、工業四大類型機器人悉數登場,用技術實力勾勒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首期節目不僅是機器人的舞臺,也是人與技術的共鳴場。在這里,冰冷的機械被賦予生命的溫度,每一個故事都是匠心與現代科技的完美和弦,每一次對話都在叩響工業文明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強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賀夢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