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董事長 魏建軍
作者 | 邱鑫浩
來源 | 邱處機
在中美貿易壁壘高筑的今天,一家中國車企正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撬開美國市場大門。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與爭議人物賈躍亭的聯手,不僅成就了FX Super One這款"中美混血"車型的驚艷亮相,更開創了中國汽車"借船出海"的新范式。
這場看似不可能的聯姻背后,是魏建軍全球化野心的又一次大膽落子,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突破地緣政治封鎖的巧妙嘗試。
當"保定車王"遇上"下周回國"的造車人,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場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又將如何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一
戰略聯姻
2025年7月17日,美國加州法拉第未來(FF)總部,一款名為FX Super One的全新電動MPV在鎂光燈下揭開面紗。
發布會現場數據顯示,這款起售價6萬美元的車型在亮相短短數小時內便斬獲10034臺付費預訂,其中70%訂單來自加州和紐約等電動車成熟市場。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款被FF稱為"AI具身智能生命體"的車型,實則是中國長城汽車旗下魏牌高山的"美國版"——通過技術授權方式,長城將成熟車型交由FF進行本土化改造與銷售,開創了中國車企進入美國市場的新路徑。
這場橫跨太平洋的合作,源于魏建軍與賈躍亭兩位性格迥異的企業家在2022年的首次接觸。
彼時,長城汽車雖在國內SUV和皮卡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卻在高端化和國際化道路上屢屢受挫;而賈躍亭的FF則深陷資金危機,FF91量產計劃一再延期,暴露出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軟肋。
據網易新聞報道,魏建軍看重FF的設計基因和硅谷資源,賈躍亭則急需長城的生產救生索,雙方在多次密談后一拍即合。
"與FF合作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賭注,但中國汽車出海必須借勢破局。"魏建軍在內部會議中的這番表態,揭示了這次合作的戰略意義。
對于長城而言,美國市場一直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拜登政府于2025年1月發布ICTS法規,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進入美國;4月又將對華汽車關稅調高至147.5%,后來對華關稅雖然整體降至30%,但新能源整車關稅卻未調整,這基本封死了中國新能源整車出口美國的可能性。
而FF作為由中國人創立卻擁有完整美國資質的本土車企,恰好能幫助長城繞過這些壁壘——通過零部件出口在美國組裝的方式,讓魏牌高山以"美國制造"的身份合法銷售。
"這不是簡單輸出,而是共創未來。"賈躍亭在發布會上如此定義這次合作。根據協議,雙方的合作遠不止于貼牌生產。FF將開放其專利庫(如FF 91的逆變器技術),長城則提供模塊化平臺,實現技術快速迭代;在市場層面,FX Super One作為試點,后續計劃引入更多長城車型;資本層面,雙方還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吸引中美投資者共建供應鏈。
這種"中國智造+美國創新"的模式,既降低了FF的研發成本,也讓長城得以規避貿易風險——據新浪財經透露,合作首月預訂量便遠超預期,這證明了市場對融合基因的認可。
魏建軍的這一決策,延續了他一貫的"高風險高回報"風格。這位被稱為"保定車王"的鐵腕領袖,以"技術過剩"理念著稱,曾力排眾議將長城從一家地方車企打造成中國SUV和皮卡市場的霸主。
近年來,面對國內車市內卷加劇,魏建軍將國際化視為"不是選項,而是生存之道",但長城的海外擴張多集中于俄羅斯、東南亞等市場,在歐美高端市場始終難有突破。這次與FF的合作,無疑是魏建軍全球化戰略的一次大膽轉向——與其單打獨斗,不如借力打力,通過本土化合作撬開最難進入的市場。
賈躍亭則將這次合作視為翻身契機。他在采訪中坦言:"魏建軍的務實精神,正是FF最缺的拼圖。"的確,長城成熟的供應鏈和魏牌高山年產10萬臺的產能,恰好能解決FF的量產難題;而FF在美國的品牌影響力和設計能力,則彌補了長城在高端市場的短板。
這場"保定遇上硅谷"的合作,不僅關乎兩家企業的命運,更可能重塑中美汽車產業的互動模式。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魏建軍與賈躍亭聯手搭建的這座"產業橋梁",正在探索一條超越地緣政治的商業新路。
二
曲線救國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面對這一困局,魏建軍沒有選擇硬碰硬,而是巧妙地利用賈躍亭提出的"中美汽車產業橋梁戰略",為長城汽車找到了一條"曲線救國"之路。
長城汽車在合作中的角色遠不止技術提供方那么簡單。為確保FX Super One符合美國市場標準,長城派出了超過200人的工程師團隊常駐加州,與FF共同完成車型的適應性改造。
合作模式的成功很快在資本市場得到驗證。FX Super One預訂量破萬的消息公布后,此前深陷資金危機的FF股價應聲上漲15%,融資窗口重新打開。而長城汽車也因海外市場預期改善獲得投資者青睞。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這種模式為中國汽車產業突破美國封鎖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據FF透露,除長城外,還有三家中國車企正在洽談類似的合作。
一位行業觀察家指出:"魏建軍和賈躍亭的合作如果持續成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通用、福特等美企或效仿這種模式與中國品牌合作,而比亞迪等中國車企也在密切關注。"
魏建軍的"借船出海"戰略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基于對全球化趨勢的深刻洞察。他在多個場合強調:"汽車產業的未來屬于開放合作者。"
這種理念與賈躍亭的"橋梁戰略"不謀而合——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純粹的民族主義或保護主義都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唯有通過創新性的國際合作,才能實現多方共贏。
FX Super One的熱銷證明,即便在政治壁壘高筑的今天,市場力量仍然能夠找到縫隙生長。
對于長城而言,這次合作的意義遠超單款車型的成功。魏建軍將FX Super One視為"全球化的重要一步",計劃以此為跳板,未來三年在美國建廠,實現真正的本地化生產。
分析機構BloombergNEF預估,若FX Super One交付順利,2025年可為長城貢獻50億美元營收,并幫助其海外銷量目標提升至52萬輛。
在魏建軍的藍圖中,與 FF 的合作只是開始,一個更具野心的全球布局正在徐徐展開。
三
雙面魏建軍
在汽車界,魏建軍一直以"保守務實"的形象著稱。
這位從保定一家鄉鎮企業起步的車企掌門,用三十年時間將長城汽車打造成中國SUV和皮卡市場的霸主,其成功秘訣被總結為"不冒進、不跟風、專注細分市場"。
然而,魏建軍2025年的一系列動作卻讓行業大跌眼鏡——先是宣布進軍百萬級超豪華車市場,后又與爭議人物賈躍亭聯手攻美,這些與傳統形象背道而馳的激進決策,揭示了一個更為復雜的"雙面魏建軍":在保守外殼下,跳動著一顆敢于豪賭的心。
魏建軍的"雙面性"源于他對汽車產業變革的深刻洞察。
一方面,他保持著傳統車企領袖對制造質量和成本控制的極致追求;另一方面,他清醒認識到,在電動化、智能化的行業革命中,保守意味著淘汰。這種雙重認知促使他在保持長城基本盤穩健的同時,在關鍵領域大膽下注。
2025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同比下滑,正是這種戰略轉型期的典型特征。魏建軍似乎有意將長城從"SUV專業戶"重塑為覆蓋經濟型到超豪華、從燃油到純電的全譜系車企,而這一宏大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正是他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保守中的激進"。
與FF合作進軍美國市場,正是這種戰略思維的最新體現。
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年銷量超1600萬輛,其中46%為進口汽車。若能成功立足,將為長城提供寶貴的增長極。但傳統進入方式已被政治壁壘阻斷,魏建軍不得不采取"借船出海"的迂回策略。
這種靈活務實與大膽創新相結合的特質,正是"雙面魏建軍"的魅力所在。他在內部講話中坦言:"汽車的未來屬于開放合作者。在今天的產業環境下,單打獨斗沒有出路。"
值得玩味的是,魏建軍與賈躍亭這兩位性格迥異的企業家,在戰略視野上卻有著驚人的默契。
賈躍亭提出的"中美汽車產業橋梁戰略",本質上是將中國制造優勢與美國創新生態無縫銜接的全球化新思路;而魏建軍近年來力推的"全球本土化"戰略,同樣強調深度融入當地市場而非簡單出口。
所以兩人在FF與長城的合作中各取所需。賈躍亭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量產能力和現金流,魏建軍則得到了進入美國市場的通行證和技術升級的跳板。
魏建軍的"雙面性"或許正是中國車企領袖在產業變革期的典型縮影。他們既要守護來之不易的市場地位,又必須打破常規尋找新增長點;既要堅持自主創新,又要善于借力打力。
在FX Super One項目上,魏建軍展現出的正是這種平衡藝術——既保持對制造品質的絕對控制,又放手讓FF負責品牌塑造和用戶體驗設計。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智慧,可能比單純的激進或保守更為珍貴。
隨著FX Super One預訂量破萬和超跑項目的曝光,魏建軍的"雙面戰略"正迎來關鍵檢驗期。這位車企老將能否在保守與激進之間找到完美平衡點,將決定長城汽車能否在產業大變局中實現華麗轉身。
無論如何,魏建軍已經用行動證明:在汽車產業的新賽道上,最危險的或許不是犯錯,而是不敢嘗試。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
福建龍巖人,現在常駐北京。公眾號專注于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歷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