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
這里是清遠通往
韶州、廣州、惠州的交通要沖
有“扼塞廣韶,橐鑰三州”之稱
今天
這里是炙手可熱的
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目的地
享“粵中畫廊”美譽
這片人文底蘊與自然風光
相得益彰之地
便是清遠市佛岡縣
《廣東印記》之
《粵中畫廊 人文佛岡》
一起走進佛岡
感受它深厚的人文底蘊
和蓬勃的時代脈動
悠久的歷史
佛岡縣位于廣東省中部,北回歸線北側,面積1295平方千米。
位于湯塘鎮中部的豬牯墩遺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距今約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佛岡境域已有人類繁衍生息。還有國家一級文物西周青銅鐃、春秋青銅劍等珍貴文物,印證了佛岡的悠久歷史文化。
國家一級文物青銅鐃
據《佛岡縣志》(2003年版)載,佛岡古代原屬中宿(今清遠)、湞陽(今英德)二縣。清嘉慶十八年(1813)劃清遠縣吉河鄉,英德縣的白石、獨石等六鄉,成立佛岡直隸軍民廳,歸廣東布政使司直轄,佛岡始有地方一級政權。1914年,撤廳改縣,始稱佛岡縣。
1988年1月,佛岡縣由廣州市劃歸清遠市管轄。
獨特的人文魅力
佛岡地處珠三角平原區與粵北山區交接處,廣府民系和客家民系交融,賦予了佛岡獨特的人文魅力。
位于石角鎮南潖江西岸的大廟峽古道,是古時佛岡與外界溝通的主要通道,它見證了宋末將領朱文煥率軍抵抗元兵南侵、最終戰死疆場的悲壯。一路輾轉遷徙而來的先民在古道周邊開荒定居,聚落成村。
在這里,極具廣府韻味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上岳古村、廣東省古村落湯塘村,與客家風情濃郁的廣東省古村落新聯村(社崗下)、官塅圍村,遙相呼應,璀璨多姿。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上岳古村
廣東省古村落新聯村(社崗下)
始建于唐代的觀音山王山寺、始建于明代的東坑黃氏宗祠、清獻崔公祠等120多處古跡,彰顯了佛岡深厚的人文底蘊。豆腐節、舞被獅、鯉魚燈、搶花炮、龍南武術等傳統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觀音山王山寺
紅色熱土
革命歲月里,佛岡是一片紅色熱土。
抗日戰爭時期,佛岡是保衛粵北的前線,佛岡先后建立起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潖江支隊和佛岡青年抗日先鋒隊,多次擊退日軍入侵。
存久洞村是潖江地區重要革命活動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三支隊第四團、北江第一支隊第六團團部舊址,見證了軍民一心、頑強抗敵的英雄壯舉。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三支隊第四團、北江第一支隊第六團團部舊址
佛岡縣烈士陵園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1949年10月12日,解放佛岡全線告捷,為解放廣州掃清障礙,這場戰斗也被稱為“解放廣州第一仗”。后來,人們將10月12日定為佛岡解放紀念日,佛岡縣每年都會于當日鳴響警報,紅色基因在佛岡賡續相傳。
豐饒的資源
潖江、煙嶺河如墨,海拔1218.8米的縣境最高峰觀音山主峰亞婆髻陡削如筆,繪就了綠美佛岡。
觀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佛岡森林覆蓋率70%,擁有觀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廟峽、森波拉度假森林、田野綠世界等風景名勝,它們與逕頭青竹、石角象龍金黃色梯田,湯塘陂角、逕頭官塅圍的荷塘,龍山下岳的葡萄園等秀美的田園風光,連綴成一道山水畫廊。
佛岡被譽為“溫泉之城”,地熱資源富集,擁有稀有的天然偏硅酸泉、出水溫度達87攝氏度高溫的含氡元素溫泉,有聚龍灣、熹樂谷、黃花湖等溫泉度假區。
熹樂谷溫泉度假區
竹山粉葛、觀山益腎子、金鮮美大米、逕頭竹筍、高崗紅薯等佛岡特產,以及高崗釀豆腐、湯塘臭屁醋、糯米糍、碌鵝等特色美食,伴隨游客的腳步聲名遠揚。
高崗釀豆腐
嶄新的圖景
近年來,佛岡縣先后榮獲“粵東西北經濟實力強縣”“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今天的佛岡,立足“清遠副中心”發展定位,深入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生態合作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努力將佛岡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度假目的地、產業轉移首選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地。
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圖景,正在綠美佛岡鋪開。
潖江風光(佛岡縣縣城)
News
策劃|廣東發布、方志廣東
編輯|蔡澤純
校對|居偉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