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一刀砍了魏延,三國演義里那段“誰敢殺我”的名場面,看得人熱血沸騰。可熱鬧完了,大家有沒有發現——馬岱人呢?斬完魏延,這人就像蒸發了似的,北伐沒他,朝堂沒他,連姜維帶隊打仗也沒他。咦,這不對勁啊?
一、魏延的死,真是“反骨”作祟?
演義里說魏延撞倒諸葛亮續命燈,又天生“反骨”,死得活該。但正史可沒這么玄幻。《三國志》寫得很直白:諸葛亮一死,魏延和楊儀就掐起來了。魏延想繼續北伐,楊儀要撤軍,兩人互罵對方造反。最后楊儀搬出諸葛亮遺命:“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翻譯成人話就是:魏延不聽話?你們看著辦吧!
這哪是反叛,分明是權力真空期的內斗啊!魏延是劉備舊部,軍中威望高;楊儀管文書后勤,背后一堆文官撐腰。諸葛亮一走,兩派人馬誰也不服誰。馬岱呢?他這時候跳出來一刀剁了魏延,表面是執行命令,實際呢?
二、馬岱背后的人,藏得有多深?
馬岱砍魏延時,背后站的是楊儀。 楊儀是誰?諸葛亮秘書出身,管錢管糧的一把手。這人能力不差,但心眼小得跟針鼻兒似的。《三國志》說他“性狷狹”,連孫權都吐槽:“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倆都是搞事的貨!
馬岱為啥聽楊儀的? 很簡單——站隊。馬岱在蜀漢不算核心將領,堂哥馬超死后更沒靠山。楊儀手里捏著諸葛亮遺命,又掌控撤退大軍,馬岱不跟他跟誰?一刀下去,既是表忠心,也是賭前程。
三、賭輸了!馬岱成了政斗“棄子”
萬萬沒想到,諸葛亮選的接班人是蔣琬! 楊儀傻眼了:“我資歷功勞比蔣琬高啊!”結果呢?只封了個虛職,氣得天天罵街,最后被貶為平民。楊儀倒臺,馬岱可就尷尬了——你幫楊儀殺了魏延,現在楊儀是“逆黨”,你算啥?
《三國志》里馬岱的最后記載,是建興十三年(235年)一次小規模北伐,被魏將牛金擊退。此后?查無此人。 為啥消失得這么徹底?
- 政治站錯隊:跟楊儀綁太死,蔣琬掌權后自然被邊緣化;
- 身份尷尬:殺魏延這事,表面立功,實則得罪軍中舊部。魏延雖狂,好歹是劉備時代老將,軍中豈無親信?
- 年齡大了:正史沒提他生卒年,但諸葛亮死時(234年),馬超已去世十多年,馬岱少說也五十往上了。亂世武將,這歲數退隱算善終。
四、諸葛亮的“暗棋”,到底算計了誰?
回頭想想,諸葛亮臨終那句含糊的“軍便自發”,細思極恐啊…… 他真控制不了魏延嗎?未必。更可能是故意留個扣,讓魏延和楊儀互相制衡。畢竟魏延功高桀驁,楊儀心胸狹窄,誰獨大都對蜀漢不利。馬岱?哎,就是顆激化矛盾的棋子。用完一扔,深藏功與名。
蜀漢權力交接的殘酷,全藏在馬岱的消失里:
- 楊儀以為自己贏了,結果輸光褲衩;
- 魏延以為能接班,命都沒了;
- 馬岱以為抱上大腿,轉眼變棄子。
只有諸葛亮,死人不用負責。
五、馬岱去哪兒了?
有人說他隱退回鄉,有人說病死了,甚至野史傳他因殺人愧疚出家……誰知道呢?正史不提,大概是因為不重要了。蜀漢后期天天北伐,姜維、夏侯霸這些新銳將領刷足存在感,誰還記得一個站錯隊的老將?
政治這東西呀,站隊比能力重要,時機比忠心重要。馬岱錯就錯在——押注時沒看準莊家手里的牌。
哦對,馬岱的結局……嗯,其實挺典型的。亂世里多少武將就這樣悄無聲息退場了。沒陰謀論,沒神秘詛咒,單純是:時代翻篇了,而你押錯寶了。
要是當年他砍完魏延直接交兵權,或許還能混個善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