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1歲的老者,拼盡全力,完成了一部起初不被資本看好的作品,最終卻讓資本不得不低頭。
圖片取材于網絡
這部名為《戲臺》的影片,既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沒有一線明星加持,剛上映時甚至被院線忽視,然而它憑借觀眾的口耳相傳,實現了票房逆襲,完成了從冷落到熱捧的華麗轉身。
該片的導演兼主演陳佩斯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當人們了解到那張珍貴全家福背后的往事,才明白這位老人為何如此執著。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一、一張罕見的全家福
提到陳佩斯,人們的記憶總會被拉回到春晚舞臺。無論是《吃面條》中那個被一碗空面條撐到翻白眼的憨厚青年,還是《主角與配角》里那個總搶不到正面角色的滑稽演員,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熟悉這張臉。
他曾是公認的“喜劇王者”,卻在巔峰期毅然轉身離去,這一別就是二十多年。人們不解,為何正當紅的他要選擇離開。后來才知,那個光鮮的舞臺,其實也布滿束縛。
他對每部作品都嚴格要求,反復雕琢,追求極致,也渴望嘗試新形式,但大舞臺更注重效果,無法給予他自由創作的空間,這讓他倍感壓抑。
圖片取材于網絡
最終,他選擇離開央視,并在公開場合直言最反感虛假演出。他能接受冷場,那是自身能力問題,卻無法容忍臺下全是“托兒”。而他這股剛直不阿的性子,并非成名后才養成。
圖片取材于網絡
陳佩斯的父親陳強也是一位演員,很多人或許記不住他的名字,但一定記得他飾演的“黃世仁”,這個角色讓他名聲大噪,也讓他在特殊年代遭受沖擊。
圖片取材于網絡
陳強在銀幕上飾演反派能讓觀眾咬牙切齒,現實中卻從不向惡勢力低頭,哪怕遍體鱗傷,也不肯說一句違心話。這種“寧折不彎”的性格,如同血脈一般傳承給了陳佩斯。
受到牽連的陳佩斯也度過了艱難歲月,餓得前胸貼后背時,他盯著羊圈里的牲口發呆,卻從不抱怨,反而對著牛羊模仿它們的動作和神態,久而久之,竟從中摸索出不少表演技巧。
圖片取材于網絡
1973年,陳佩斯終于考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兩年后,父親也重獲新生,重新出現在鏡頭前,一家人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1977年的一天,一家五口難得團聚,便拍下了一張全家福。
這張泛黃的照片中,父親陳強精神矍鑠,母親李玉潔溫婉可親,三個孩子站得筆直,全家人的神態中既有歷經風雨后的平靜,也透著一股不屈的骨氣。
圖片取材于網絡
站在鏡頭前的一家人,讓后人更清楚地看到兄弟倆與父母的神似之處。弟弟陳佩斯眉目清秀,哥哥陳布達則五官俊朗,更具英氣。
彼時的陳佩斯尚未意識到,自己日后會多次登上春晚舞臺,又毅然離去,但照片中那股不服輸的神情,早已預示了他未來的選擇。當這樣的硬骨頭遇上最耀眼的舞臺,結局注定令人唏噓。
圖片取材于網絡
二、從家喻戶曉到悄然隱退
春晚讓陳佩斯與朱時茂紅極一時,也讓他們成為眾人爭相利用的“搖錢樹”。2000年,央視下屬公司將兩人在春晚上的小品制作成VCD,四處銷售,卻未支付任何報酬,也未提前溝通。
陳佩斯沒有退縮,他與朱時茂聯手,將對方告上法庭。在那個年代,挑戰體制幾乎等同于自毀前程,所有人都等著看他的笑話。
圖片取材于網絡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們贏了。法院判決央視下屬公司賠償并道歉,這是中國演藝圈首次有藝人成功起訴央媒并獲得賠償。
雖然勝訴,但他們卻在春晚舞臺上消失無蹤。那年春節,觀眾翹首以盼,卻始終未見兩人登場,此后多年,他們再未現身。
圖片取材于網絡
陳佩斯去哪了?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說他破產了,有人說他移民海外,直到多年后才得知,他帶著妻子隱居河北深山,承包了一片荒地種植果樹。
昔日聚光燈下的明星,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果農。那段時間,他拒絕采訪,不再露面,仿佛從公眾視野中徹底消失。
圖片取材于網絡
可他真的甘愿就此沉寂嗎?那個曾在春晚舞臺上光芒四射的演員,真的愿意就此告別舞臺嗎?
三、重返舞臺,逆風而上
在山中耕作兩年后,陳佩斯攢下了三十萬元積蓄,他帶著這筆辛苦錢重返北京,全身心投入話劇創作。這一次,他不依賴任何人,沒人投資,他自己出錢;沒人演出,他自己上。
圖片取材于網絡
2001年,他的首部話劇《托兒》上演,幾乎沒有任何宣傳,劇場也不大,但一經推出便場場爆滿。
從《陽臺》到《阿斗》,從《戲臺》到《驚夢》,他的話劇一部比一部成功,不僅票房大賣,還斬獲多項大獎。
2025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戲臺》上映,口碑與票房雙贏。影片中,他將民國戲班的故事演繹得笑中帶淚,既有對藝術的敬畏,也有對人性的諷刺,觀眾評價道:“這才是真正的喜劇,笑著笑著就看懂了人生?!?/p>
圖片取材于網絡
從銷聲匿跡到話劇舞臺的巔峰,再到電影市場的認可,陳佩斯用了二十多年。他從未依靠任何人,也從未低頭妥協,靠著一股“死磕到底”的精神,將一手看似無望的牌,打成了王炸。
他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這份倔強,如今又將它傳給了兒子陳大愚。三代人仿佛共用一張臉,這張臉上,刻著的不僅是血脈的傳承,更是喜劇精神的延續。
圖片取材于網絡
陳佩斯曾告誡兒子,演員要靠實力吃飯,不能仗著父親的名氣混日子。因此當陳大愚出現在《戲臺》中時,盡管有人認為他演技尚顯青澀,但更多人看到的,是那份來自家族的堅持。
筆者認為
陳佩斯用一生詮釋了一個道理:真正的喜劇,內核是悲??;真正的好演員,敢于將自己撕裂開來,呈現在觀眾面前。
圖片取材于網絡
如今,71歲的他,白發已生,背也略顯佝僂,但眼神中的那股勁頭,從未改變。他還是那個敢于說真話、敢于抨擊虛偽、敢于與這個世界較勁的“刺頭”。
在他心中,成就他的從來不是某個平臺,而是觀眾一次又一次發自內心的笑聲。他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守住自己的底線,與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死磕到底!
參考資料:九派新聞:2025年7月16日《陳佩斯心酸談<戲臺>曾屢換投資人:投資方不相信年輕觀眾會想看一個71歲的老頭當主演》封面新聞:2025年1月20日《從哪個春晚小品到舞臺話劇 陳佩斯:帶著喜劇往前走》遼寧衛視:2023年3月31日《第一個把小品搬上春晚舞臺的竟是他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