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清,閔行區文史專家。長年研究鄉土歷史文化,著有《上海閔行文史叢書(第一輯10卷,第二輯11卷,第三輯3卷)》和閔行地情風物專集20多卷。史海鉤沉,“今日閔行”與張乃清老師攜手推出“乃清敘史”,讓我們在一段段閔行史話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田徑名將顧彧(yù),字英夫,是地方教育家顧言(字丹泉)的曾孫子,祖籍馬橋鄉荷巷橋,隨父輩遷居閔行老街。祖父顧文浚,是顧言次子,赴日本留學歸來后出任閔行強敏小學校長。
顧彧的父親顧發祥,是顧文浚的三兒子。在顧彧即將出生之際,70多歲的曾祖父顧言不幸去世了,兩者失之交臂。他生在書香門第,自幼在強敏小學讀書,父母管教甚嚴,指望他繼承家學。而他因長得身材高大,行為膽大機敏,時常喜歡溜到“閔行大操場”上蹦蹦跳跳,與玩伴相互競技,尤以跳遠、跳高項目出眾。
1928年7月,“閔行大操場”定名為“上海縣公共體育場”,占地12畝,歸縣立閔行民眾教育館管理,組織開展滾燈、石擔、高蹺、扯鈴、摔跤等民間體育比賽和田徑、足球等體育活動。顧彧自然成為這里的常客。
1929年5月,江蘇省第一屆民眾業余運動會在南京市舉行。顧彧趕去參賽,獲男子三級跳遠第一名。
1930年4月1日,江蘇省第一屆運動會在南京市舉行,顧彧獲男子跳高第一名。由此入職上海大華體育用品公司。
1931年11月,上海白虹隊與南京雞鳴隊田徑對抗賽在南京舉行,顧彧以1.77米成績獲男子跳高第一名。
1932年《良友》刊出顧彧跳高的英姿
1933年10月10至20日,舊中國全國第五屆運動會在南京東郊中央體育場舉行,有各省、市和香港及華僑團體共30個單位參加,比賽項目共88項,運動員2697人,各地趕來的強手如林。顧彧為上海市代表團成員,在跳高項目比賽中用剪式飛身躍過1.81米的高度,打破全國紀錄,榮獲男子跳高全國冠軍。他榮歸故土時,閔行鎮上的父老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會。
1933年顧彧獲男子跳高全國冠軍
1934年,顧彧與傅姓女子訂婚成家,不久赴江西稅警局任軍職。誰料,在一次公余訓練時不慎弄傷了腳踝。11月,他只得返滬養傷。從此,他難以再上運動場,但始終熱心于培養體育人才。
1947年報刊書影
作者:張乃清
編輯:黃圣源(實習)
初審:岳順順
復審:石思嘉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