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藥王廟小學
文/亞鋒
按:今年是大屯街道農村城市化20周年,其前身是大屯公社(鄉),如今已是“數字未來城”。街道建設越來越美,居民生活越來越方便,幸福感越來越濃。一滴水反射出太陽的光芒,從大屯看北京看全國,東方巨龍正在騰飛。大屯已今非昔比,遂以一篇短文頌之。
兒時我的家不在大屯,是大屯的近鄰。我家房后有一條大道,我們所說的大道就是能走排子車能走驢車的土路,因為常年人走車過,大道便成了一道溝,夏季雨水大時就成了一條小河。這條大道以北就是大屯公社(鄉)了。離我家最近的幾家鄰居因為都在大道以北,所以他們都屬于大屯,是大屯人。我家便是離大屯最近的鄰居了。
我曾就讀于藥王廟小學,藥王廟小學是離我家最近的小學校,但藥王廟小學屬于大屯鄉藥王廟村。我是跨鄉去讀書的。
藥王廟小學就設在藥王廟的大殿里,廟門口掛著一塊“藥王廟小學”的牌子,廟的大殿就是我們的教室。盡管大殿里的光線不是很亮堂,但地方很寬敞,坐在里邊上課,比呆在家里的土坯房里還是敞亮得多,再加上學校里有老師給上課,學語文、學算術、學珠算、學寫大字,老師還帶著我們做游戲,很有意思,特別開心。學校里還有那么多同學、玩伴,好不熱鬧。我特別喜歡上學。
平時我跨過大道,約著鄰居家的小伙伴,沿著田間小道,曲曲彎彎地在莊稼的空隙里穿行著去上學。大道積水時,只好脫掉鞋蹚水過去。冬天最好,地里沒有莊稼,站在我家房后,踮踮腳就能看見藥王廟的大殿,那就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室,我和小伙伴們便可以不受約束地從空地里直接斜插過去,走一條直線去上學,比曲曲彎彎走田間小道要近不少。
無論什么季節,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是一種享受,樂趣多多。地里有莊稼時,一路聞著莊稼的清香,美美地做著深呼吸,精神抖擻,心曠神怡,順手還可以摘幾枝野花野草拿在手里玩耍,如果運氣好,還能逮著刀螂螞蚱什么的,邊走邊玩。地里沒有莊稼時,我們便可以盡情地撒歡,蹦啊跳啊,追逐打鬧,偶爾發現田鼠甚至是兔子,那就更來勁兒了,邊喊叫邊追著它們跑,還是它們跑得快,我們沒有逮著過它們。
藥王廟小學給我留下多少美好的兒時記憶啊。
后來上中學,上大學,參加工作去支邊,離家越來越遠了。退休后落葉歸根,落戶在大屯街道,成為真正的大屯人。但大屯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大屯了,再也找不到連片的莊稼地和兒時上學放學天天走的田間小道了。我幾次憑著兒時的記憶欲尋找曾給我無限快樂的藥王廟小學,但終未如愿。一次偶遇一位熱心的老者,他說:“你找藥王廟小學呀?我告訴你。”他用手指著對我說:“往那邊看,那里就是原來的藥王廟,也就是你要找的藥王廟小學。”然而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看到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馬路上急馳著有序的車流,馬路兩側成排的高大樹木,路中間是開滿鮮花的隔離帶,不遠處是漂亮的街心花園,公園里男女老少休閑嬉戲,人人喜笑顏開,幸福快樂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怎么也看不到藥王廟的大殿和那塊“藥王廟小學”的牌子了。
已經城市化而且正在飛速發展的大屯,讓我到哪里去尋找我的藥王廟小學的蹤影噢!
(2025年7月 北京)
【作者簡介】亞鋒(男),北京市人,一個學數學的文學愛好者,退休后已有近百萬字作品出版或在網絡上推出。弘揚正氣,謳歌真善美,耄耋之年,筆耕不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