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兒童醫院 綜合科主治醫師 高楊潔
審核:北京兒童醫院 綜合科主任醫師 劉小梅
快上小學了還在尿床對小朋友來說是件煩惱的事,但寶媽寶爸總覺得“再長大些自然就好了”。事實上,孩子5歲以上仍頻繁尿床,很可能是種病,需要警惕遺尿癥。遺尿癥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帶來影響,需盡早關注,及時進行科學干預管理。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可能都會經歷尿床,很多家長容易把這種“普遍”錯認為“正?!保蛘邭w結于孩子的“懶惰”或“壞習慣”,甚至覺得孩子是故意的,進而責罵孩子,卻未曾認識到,其實可能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將孩子5歲以上、每月至少出現1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持續3個月以上的現象,臨床定義為遺尿癥。中國夜遺尿疾病管理協作組也將出臺專家共識,將原“每周2次及以上”尿床調整為與國際一致。針對尿床常見誤區,北京兒童醫院醫生進行詳細解答。
孩子小,尿床是正常現象?
小寶寶夜間尿床尚可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5歲了,還在尿床就與正常同齡孩子的發育水平不太相符了。寶寶的控尿能力是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而逐步成熟完善的,1—2歲,大腦能感受到膀胱憋尿而從睡夢中醒來;3—4歲,能夠自主表達和控制排尿,就很少有白天尿褲子或夜間尿床。到了5歲,正常生活中就不會再發生尿床了。
然而,有些小朋友的神經、泌尿、內分泌等系統發育相對緩慢或遲滯,亦或是身體生理代謝機能沒有建立好讓尿量“白天多、夜間少”的晝夜分明的生物鐘,以至于出現睡眠異常、排尿失控、生理節律紊亂等問題,從而出現睡眠時尿床,有部分孩子在學齡階段甚至青春期仍無法擺脫尿床問題。
孩子大了,尿床跟著好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確實有一部分孩子能夠自然緩解,但并非全部。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癥整體患病率為4.8%,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遺尿患病率分別為12.1%、5.1%、1.1%和1.4%。
歐洲泌尿外科協會單癥狀遺尿癥的指南中提到,隨著年齡增長,部分遺尿癥兒童生理機能也在逐漸發育進步,遺尿癥每年有約15%的自然緩解率。我國香港地區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自然緩解可能僅適用于癥狀較輕的患者,重度遺尿癥患兒(幾乎每晚都尿床)自然緩解率較低,很可能會延續更久甚至成年。
尿床是小事,對孩子沒什么影響?
尿床影響孩子身心,不僅會降低孩子和家庭成員的睡眠質量,還會對孩子心理、學習和社交能力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在孩子被尿床困擾,又得不到理解幫助時更易引發焦慮、抑郁和社會行為問題。已有報道指出,尿床是僅次于父母離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兒童心理創傷事件,因此需要關注遺尿孩子心理健康狀況,及早幫助他們擺脫遺尿困擾。
此外,尿床還可能伴隨著潛在的疾病威脅。有些孩子可能同時伴夜間睡眠問題,或在白天也存在排尿問題,如尿急、尿頻、漏尿等,提示存在神經、泌尿方面潛在疾病可能。也要注意同時合并發育遲緩、代謝紊亂,以及抑郁、多動注意缺陷等精神心理問題。這些情況需要高度警惕,及早就醫。
尿床不需要就醫?
5歲了還在尿床,或者3—4歲仍頻繁尿床,日間排尿控制不住,家長們不可掉以輕心。建議及時帶孩子就醫,尋找遺尿癥背后的原因,包括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發育異?;蛘呒膊?。
目前,國際小兒尿控學會及中國兒童遺尿疾病管理協作組推薦針對遺尿的一線治療方案為:在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應用去氨加壓素和(或)尿濕報警器。另外,中藥、針灸、推拿、按摩等對部分遺尿癥孩子也有所幫助。以上方法需要根據孩子的病情綜合選擇,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延伸閱讀:孩子尿床,到底該怎么辦?
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精神心理、內分泌、泌尿系等多系統的發育非常重要,很多尿床的孩子在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后,尿床癥狀就會有很大的改善。家長朋友可以從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著手:
睡眠習慣。做好生活學習時間規劃,養成晝夜分明、早睡早起、規律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可以為大腦發育功能開發創造條件,鑒于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作息存在差異,推薦兒童睡眠時間如下,具體入睡時間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AI輔助制作
飲食習慣。盡量減少寒涼、高糖、高鹽等刺激食物,如冷飲、咖啡/茶、辛辣飲食,尤其是晚間更要避免。每日定時進餐,做到飲食均衡,避免挑食、厭食;飲食宜清淡,少鹽少油,適當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避免便秘;飯后不宜劇烈活動或過度興奮;晚餐宜早,睡前2~3個小時不應再進食、進水。
飲水習慣。中醫學認為,腎與膀胱負責身體水液代謝,這兩個臟腑的工作時間為下午15點到19點,過了該時段不宜過多飲水。因此,建議保證日間飲水量,一般活動下,4—8歲、9—13歲、14—18歲日間推薦飲水量分別為1000~1400毫升、1200—2300毫升、1400—3200毫升。飲水以白開水為宜。
記錄遺尿日記。遺尿日記既是日常生活日記,也是孩子的成長日記,是評估兒童日間飲水排尿情況、膀胱容量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夜間多尿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醫生對夜間遺尿孩子治療方案選擇的基礎。
遺尿癥是需要管理和治療的。作為中國兒童遺尿疾病管理協作組定點診療單位,北京兒童醫院早在2004年便開設了遺尿專業門診,開展兒童遺尿癥的多學科、全方位、全程隨訪和患教工作。2016年開始,采用中西醫結合診療管理模式,應用于遺尿、排尿異常等患兒診療管理,倡導家長、孩子參與,通過科學指導,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配合中西醫療法治療尿床。
尿床不是孩子的錯,所有家長都應該關注尿床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科學的方法幫孩子擺脫尿床困擾,讓寶貝們擁有一個快樂自信的童年。
參考文獻:
[1]BOGAERT G, STEIN R, UNDRE S, et al.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AU-ESPU guidelines committee for monosymptomatic enuresis-Bedwetting [J].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2020, 39(2): 489-97.
[2]YEUNG C K, SREEDHAR B, SIHOE J D Y, et al.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al enuresi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ritical appraisal from a large epidemiological study [J]. BJU international, 2006, 97(5): 1069-73.
[3]TIJEN N M V, MESSER A P, NAMDAR Z. Perceived stress of nocturnal enuresis in childhood [J].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1998, 81 Suppl 3(98-9.
[4]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腎臟疾病學組中國兒童遺尿疾病管理協作組. 中國5~18歲人群遺尿癥患病率的橫斷面調查 [J].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20, 15(2):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