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已經掛完了”“上午檢查不了了,請下午再來”“手術已經預約到8月初了”……7月16日,記者從市內多家醫院了解到,進入暑假以來,眼科、口腔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已迎來第一波學生就診潮,就診量持續走高。走高的背后,除了暑假時間寬裕外,也不乏家長的焦慮。
口腔科就診量增加四成
部分家長存在“早矯焦慮”
16日上午10點左右,位于重醫附屬口腔醫院5樓的兒童口腔科候診大廳等候了許多家長和孩子。
“娃兒估計長了蟲牙,我提前四五天才掛到號,沒想到暑假這么打擠!”林女士和4歲的兒子正在候診。
“7月以來,就診人數比平時多了四成。”重醫附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張紅梅說,從就診疾病看,齲病和錯頜畸形早期矯治比較多。
重醫附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孩子正在就診。醫院供圖
上午11點,一位母親帶著8歲的女孩前來就診。她焦慮地告訴張紅梅,她發現孩子嘴有點突,門牙頂了出來,很像所謂的“腺樣體面容”。她帶女兒去醫院檢查了腺樣體,發現堵塞率只有不到30%,醫生建議先不用干預,等孩子再大一點,腺樣體自然會慢慢萎縮。為解決嘴突的問題,母親又帶孩子來到兒童口腔科。
“孩子只是牙性嘴突,頜骨發育基本正常,目前不用矯正,她恒牙還沒換完,只需要每半年定期復查一次,觀察一下發育情況就行。”經過診斷,張紅梅給出了她的建議,但母親仍不放心,一再確認:“如果現在不矯正,以后會不會矯正不過來了?”
“你現在矯正,讓孩子多受兩年罪,和再過兩年在最佳時期矯正,效果是一樣的。”張紅梅說,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容貌很關注,有的一兩歲孩子剛長出幾顆乳牙,看著有點“地包天”,就想給孩子矯正,其實完全沒必要。
“這其實是家長的‘早矯焦慮’。”張紅梅說,矯正并非越早越好,兒童牙齒矯正需要科學把握以下幾個時期:乳牙期(3歲-6歲),重點在于破除張口呼吸、吮指、前伸下頜、咬下唇等口腔不良習慣。“地包天”在3歲左右需要早期干預,避免影響頜骨發育。替牙期(6歲-12歲),是判斷是否需要干預的關鍵期。只有出現頜骨發育異常和咬合障礙或嚴重影響牙齒替換和功能的情況,才考慮進行早期干預或矯正。恒牙早期(約12歲以后),是進行全口綜合矯治的最佳時期,此時,兒童乳牙已替換完畢,恒牙全部萌出,對于牙齒排列及咬合異常等情況可以進行全面系統的矯正。對于比較嚴重的“地包天”,可能需要等到成年后再進行正畸正頜聯合治療,這也需要醫生的專業評估。
學生成眼科接診“主力軍”
家長對孩子的視力保護意識越來越強
除口腔科外,火爆的還有眼科。“眼科號已經掛完了!”15日上午8點,當記者來到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門診大廳左側的眼科掛號處,工作人員正不停地給前來掛號的患者解釋,學生幾乎是前來就診的“主力軍”。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門診,患者正在排隊就診。萬衷余 攝
“我們來復查視力的,看度數有沒有加深”帶12歲兒子來復查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孩子學習壓力大,這段時間感覺視力下降得很快。另一位媽媽也帶7歲女兒前來檢查:“娃娃才上小學一年級,這學期就開始經常揉眼睛,不曉得是不是近視了。”
“每年暑假,都是我們的接診高峰,接診較多的是近視患者。”大坪醫院眼科主任劉莛表示,據不完全統計,進入暑假以來,該院眼科每天門診量都達1400人次以上。其中,學生占了6成。“暑期眼科門診量的上升一方面說明家長對孩子的眼睛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另一方面也證明,青少年近視率在不斷上升。”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孩子正在進行視力檢測。萬衷余 攝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了不讓孩子的近視度數快速上升,家長也選購了五花八門的產品,比如眼部按摩儀、讀寫鏡、哺光儀、遠像儀、霧視屏,近視眼膏、護眼貼、熱敷眼罩等市面宣傳的“神藥”也受到部分家長的青睞。
“家長對孩子近視防控的迫切關注和焦慮心態,催生了各種近視防控方法。”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眼科主任李嘉文說,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是不能治愈的。離焦框架眼鏡、硬性透氣性接觸鏡、角膜塑形鏡(OK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方法有一定的近視控制效果,但需經過眼科醫師的專業檢查后方可判定單用或者聯用。
泌尿外科學生扎堆
手術已預約到下個月
“早在今年6月,就預約了幾百例割包皮手術。”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陸鵬說,很多家長考慮到暑假時間長,孩子有充足的時間恢復,不會影響學業,紛紛選擇暑假為孩子割包皮。“僅7月3日一天,我們就安排了52臺手術。”陸鵬說,目前,手術已預約到8月了。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家長帶孩子前來就診。醫院供圖
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更是一號難求,記者登錄該院預約掛號頁面發現,7月29日前的泌尿外科號源已約滿,其后的號源尚未放出。
從7月起,重醫附三院(方大醫院)在泌尿外科下開設“小兒包皮專病門診”,方便廣大家長安排孩子就診。
那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割包皮?什么年齡割包皮比較好?“我們遇到很多家長來門診要求給孩子預約割包皮手術時間,他們看到別的小孩都做了,怕自己的孩子不做會影響發育。”重醫大附三院(方大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支軼說,事實上,應區分包皮過長、包莖和隱匿性陰莖等不同的情況。其中,包皮過長是指包皮完全覆蓋龜頭,但可手動上翻至冠狀溝,露出龜頭。包莖是指包皮口狹窄或粘連,不能上翻外露龜頭。超過90%的男孩生下來都存在包皮完全或部分覆蓋陰莖頭的情況,稱為“生理性包莖”,絕大多數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粘連自發地分離。而包皮過長和包莖的孩子都可以做包皮環切術手術。
“關于什么年齡割包皮好,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情況下,5歲以后的孩子,能夠配合手術就可以考慮來泌尿外科做手術了。”支軼說,有幾種狀況是必須盡快割包皮的:第一種是5歲后仍包莖的:二是反復發作的包皮龜頭炎;三是包皮口發生瘢痕化改變的;四是排尿困難、費力,排尿時包皮鼓包的。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疾病叫做隱匿性陰莖,這些孩子是不能單純割包皮的。”支軼說,隱匿性陰莖是一種陰莖體發育正常而顯露異常的先天性畸形,這些孩子往往伴有肥胖,需要泌尿外科醫生評估后住院手術治療。
保護口腔和視力,這些實用小知識學起來
正確的刷牙方式:
1、牙齒外面轉大圈
2、牙齒里面轉小圈
3、下牙從下往上刷,上牙從上往下刷
4、咀嚼面要來回刷
由于兒童尚不具備自己刷牙的能力,在孩子6歲前,家長有必要幫助或監督孩子刷牙。
護眼實用小指南:
發現孩子近視后,不少家長想通過穴位按摩等方式來矯正視力,其實沒多大用。應增強孩子們科學用眼的意識,定期檢查視力,建立屈光檔案;閱讀保持30~40厘米距離,每40分鐘遠眺休息;看電視或電腦時,每隔30分鐘應休息5到10分鐘,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不要把電子產品作為哄孩子的工具。同時,從幼兒園開始,孩子每天的戶外活動最好為兩小時。
如發現眼睛紅腫,特別是在游泳玩水后,要及時就醫,勿自行用藥,讓患兒居家休息,避免去公共場所,患兒用品要高溫消毒(開水燙煮10分鐘)或使用一次性用品,避免家庭成員交叉感染。專家特別提醒:“有些家長擔心眼藥水‘刺激’,給孩子用生理鹽水或人工淚液沖洗。實際上這些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不能取代結膜炎相關藥物治療。”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實習生 陳思竹
原標題:關注暑假生活|醫院迎來學生就診高峰 家長焦慮也需要“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