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新聞中心 > 熱點新聞 > 正文

迷茫的年輕人,去只有老人的小島隱居了

0
分享至
陪老人散步,靠囤糧生活

本文系網易看客欄目出品。

豆瓣的“隱居之地”小組有五萬多位成員,我們在組里認識了小雨,她24歲,目前在舟山群島中一座常住居民不足百人的小島生活,是一家書店的店員。

這座島有多小呢,你得把地圖放大再放大,直到比例尺顯示1:5000,才能看到它的身影。島上沒有快遞、外賣、超市,幾乎沒有現代生活的一切。去市區的船下午三點就會停航,要是遇上臺風,將連著幾天一班也沒有。

電話撥通時是下午五點半,小雨剛剛下班,正坐在海邊看太陽一點點掉進海平線。最難過的那天,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看了44次日落。而小雨從到來島上開始,日日重復這個動作,已經獨自看了近100次。

孤獨和不便是顯而易見的。她是島上唯一的年輕人,經常一整天說不了三句話,只能自言自語。也經歷過突然停航,沒有東西可以吃的窘境。

這些年,許多年輕人搬去鶴崗、住進終南山,小雨同樣帶著隱居的愿望來到這座“荒島”。我們請她寫下了自己的故事,想要知道當年輕人選擇隱居、選擇避世,到底意味著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


島上書店


這個月剛過半,天氣預報已經第九次發出9-10級大風黃色預警。朝遠處城市的方向看去,只有飄渺的白霧,沒有船只駛來,又是停航。天地之間看不到一絲生命跡象,連平日最熱鬧的十幾只白鷺也不見蹤影。我坐在書店里,恍惚自己像身處一個被遺忘的廢墟。


這是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今年7月前,我在舟山一家新媒體公司任職。更早之前,我還在中餐廳干過服務員。

我的專業是旅游管理,學到大二,疫情爆發,整個行業都停擺了。畢業后想著先考研,也沒考上,于是自暴自棄去做體力勞動。干了5個月,又去了寫字樓,天天被迫加班,工作內容是聽老板開小會,張口閉口都是“接觸高緯度人物、獲得高能量磁場”,覺得很沒意思。

6月某日深夜,我日常失眠。心臟和眼皮一同加速跳躍,任何聲音對我都是驚雷。3M的耳罩我已經換了2個,它厚重又夾腦袋,戴上后完全無法翻身,可幾年來我每夜必須依靠它才能勉強入睡。

那段時間我經常在招聘軟件上把地址設置到新疆、青海等一些偏遠地區,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喘一口氣。繼續劃拉招聘軟件,奇妙地彈出一則本地推薦崗位:書店管理人,地點在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島。


這家書店是舟山本地的品牌,已經開了14家,如今在政府的邀請下入駐了小島。在招聘詳情中,它的要求和城市里的書店無差,負責經營與產品上新、推廣等。薪資四千五,比我眼下這份工作少了三分之一,但在最后特意標注提供食宿補貼。

和hr聊起,才知道書店的前應聘者是舟山的一位本地年輕人,受不了荒涼,不愿住在島上,讓老板很頭疼。到我投遞時,他們已經招聘了幾個月,始終沒有人應聘,hr招不到人,又向上級提出補貼食宿的特別申請。

別人避之不及的崗位,反倒完美符合了我避世的想法。不過,一個外地女孩去到一個幾十個老人生活的偏僻小島,收不到信件快遞,無任何超市賣場,連手機信號也常不穩定,慌張也是有的。

入職前我找個了周末去島上看看,島距離城區約5.2海里,唯一的交通是每日僅3趟的輪渡,航程15分鐘。兩輪車和三輪車也可以上船,來回票價8元,只收現金。坐在綠色漆面的破舊輪渡上,身邊只有稀稀落落幾個老人。船慢悠悠地破開城市碼頭黃澄澄的海水,晃蕩駛向那頭的孤島。


身處這樣年邁的容器里給我一種錯覺:像被全世界短暫遺忘。又或者,是我可以將全世界短暫遺忘。島和我想象中的樣子差不多,荒蕪但也安靜。我和海灘上的眾多海鷗放聲打起招呼,儼然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待定的新島民。


也就是這時,我決定還是跟著心走,辭職和入職一氣呵成。

因為交通不便,加上書店基本沒有營收,也就談不上提成,其他門店的店員頗為不愿來島代班。于是我的休息日總是被壓縮至每周一天,畢竟每周必須出島一次,補充下周的物資。

我的生活從此被割裂為島上與島外,而島外的部分幾乎也是為了島上而服務的。休息日當天,我7點起床,拎著空箱乘8點的輪渡出島,抵達舟山市區。大半時間花在交通與采買上,對食物的首要要求是保質期得足夠長。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再拎著滿當當的沉重物資乘輪渡回島。


島上的生活則簡單、固定,畢竟在荒島上還有什么可做的呢?早晨八點抵達書店開門,接著打開咖啡機、打掃店內衛生、給花花草草澆水、清點吧臺物料……等到下午五點關門下班,就騎單車去海邊看日落。小島不大,騎單車半小時便可環完整座島嶼。


食物是最珍貴的祝福


小島已經很久沒來過外人了。像一處桃花源,我是那個意外闖入的漁人,備受打量。7月初來時,幾位在小島上頗具權威的老人隔三岔五就會推開書店的門,女兒是村干部的張叔、大鬧過街道社區的夏爺爺、擁有島上最豪華房子的董奶奶兒子、管理驛站處鑰匙的駱師傅。

他們通過交談拼湊我的信息,乃至8月上島干活的工人進書店乘涼,都對我的身份了如指掌,“聽說你上個月來的,是去年畢業的大學生。今年24歲,沒對象,是衢州人吧?”


這里的老島民往上追溯幾代,基本都是逃難漂流來的。他們是一批種子,落入荒島的泥土扎根。代代下來,演變為隨姓氏與血緣分群而居,占據小島東岙、北岙、西岙、南岙四方,形成一個小小的“江湖”。即便人口愈少,如今總共僅五六十人;也即便每個岙只相隔十多分鐘路程,但各岙對別岙的人還是相當排外。

我可能算是例外。畢竟全島只有我一個年輕人常住,成了他們疑難問題的首選解決人。7月至今,共計幫老人們修理電視2次,打印照片3次,處理發燒事件1次,代充話費2次,處理手機問題6次,教導認字多次。多虧掌握了這些在城市不值一提的技能,我得以初步融入小島的人際社會。


島上物資匱乏,現成的食物來源僅兩處:一是東岙的家庭小賣部,賣些泡面、火腿腸。二是已經被搬走的候船室販賣機,裝些可樂、礦泉水、過期三明治。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幾十個老島民自給自足,前方海面捕蟹撈魚,后方山下耕耘種菜。為了能夠長期保存,他們習慣在樹上或碼頭邊曬魚、在門口曬菜,這樣看,島上還是有些煙火氣的。如果想換換口味或添置生活用品,便會騎著電瓶或三輪車,乘一早的輪渡出島。


老人們習以為常的,卻讓我犯難。作為城市青年,我既不會打魚,也不會種菜。來島之后才開始自己做飯,做的也不太好吃。

來島之前我很少感知過食物的分量。觸手可及的餐館、超市和外賣讓饑餓顯得不值一提:在手機上動動手指、下個樓轉轉,也就那么回事兒。可是在這樣隔絕的島上,食物顯得尤其珍貴。幾個月來,我聽過最多的話便是,“你吃飯了嗎?”這絕非是客套,而是島民們認真的問詢。幾位關系密切的爺爺奶奶常常擔心我沒有東西吃,會餓死。餓死絕非夸張的詞語。

我真面臨過無米可煮、無菜可炊的窘境。島上多臺風,如果是夏天,新聞還能提早播報,停航與復航的日子也都明確,我也能不緊不慢地按日子屯食。可當天氣漸冷,海風便會出人意料地亂舞,即使討海大半輩子的船老大也無法預料,停航總是來得措手不及。


11月初的周六,夜晚八點開始大風,一直持續了三天還不見結束,休息日就在狂風中過去,沒能外出采買。一周后,早上7:45分,我正準備出島,又是毫無預兆地停航,并沒有提前哪怕一分鐘通知。

那些天,夏爺爺來了書店4趟,趟趟搬東西:速凍水餃餛飩、自家腌的辣白菜根、曬的鯧魚干、若干地里剛薅下來的蔬菜。他洋洋得意地說,“明天如果打仗了,靠我家里藏的吃的一個月都不會餓死。”傻子叔叔家徒四壁,也幾次頂著大風跑到書店問我:要不要白蘿卜和面條?這里的方言我聽不太懂,但幾位奶奶路上總招呼的那句“要不要菜?”倒是學會了。


大概在島上,食物就是最樸實的示好與祝福了。

我廚藝不佳,但漸漸對一米一菜都開始認真,每次飽腹時都會下意識感慨一句:好幸福啊!也對自然多了許多認真的張望,時常對著爺爺奶奶的小菜地目含深情:如果有塊小土地,真是件不錯的事情。


我是島上最年輕的老人


在舟山的那么多群島里,這座島或許是最少人踏足的島了。孤獨在這里非常具象、避無可避:無公務員團隊視察的大部分日子里,書店基本沒有人來。國慶期間多虧政府宣傳,來了些露營的旅人,不過七八十人,卻是我見過最多人、說過最多話的一天了。


我守在此處,已是第5月。在被海與風拉長的時間里,我基本與自己獨處。

尤其是八九月份,三四場不同名字的臺風接連抵達,平時兩三位來書店坐的老島民也困在家中,店內外見不到一個人影,不斷敲擊窗門的唯有風而已。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直面這樣孤獨的時刻,聽不見任何生命的聲音,日與夜只有光線明或暗的區別。


我身處二十多年來最極致的安靜之中,可孤獨像要燒開的水,沸騰不止。我打開手機,切換各個短視頻平臺,漫無目的地上下滑動手指,企圖用夸張的喧嘩填補死一樣的寂靜,結果更加讓我煩躁。

八月中旬有幾日,我甚至在凌晨跑到書店外的碼頭,對著大海狼狽地放聲大哭。那是我幾日里鮮少會發出聲音的時刻,想到這件事,又覺得有些滑稽,繼而笑起來。


過去在城市,出門就是繁華的商場街道;發個消息,就能和三兩好友聚到一起,自由是可貴的,安靜是稀缺的。可在島上,孤獨不是一件可以自主選擇的事。

我也不是唯一孤獨的人。東岙的夏爺爺或傻子叔叔,他們的親人死去,徒留他們自己。島上很多破敗的空房,甚至再聯系不上本該繼承房子的歸屬人。


我常常在北岙碰到一對日日結伴散步的老夫妻。從盛夏到入冬,我下班后總騎單車由東向北,往西邊去看日落,而他們一般從北邊始,往日出的東邊方向慢慢散步。由此,我與他們相遇,也產生過十多次一模一樣的對話:

“你吃過了嗎?”

“奶奶,我吃過啦。”

“你是外面來旅游的?可現在又沒有船回去了,我曉得了,你是東岙的?”

“奶奶,我是東岙那邊書店的。你可以來書店找我玩啊。”

“我孫女在溫州,她過年回來看我帶好多東西。她厲害得很,在讀醫科大學,醫科大學你曉不曉得?”

“曉得曉得,奶奶,我曉得。”

奶奶年歲大了,記不得人和事。在她看來,我與她的每次見面,都是第一次。于是次次問我吃飯大事,次次向我介紹她最為掛念與驕傲的孫女。


他們的子女在島外或外地成家立業,鮮少回來。不愿給孩子徒增負擔,就留守于此,等待自己或另一半先死去,默默祈禱自己不要成為誰的累贅。

費孝通寫,人的當前是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時間在這里是一件需要被回憶證明的事情,老人們同我喋喋不休地重復他們過去的人生,我也耐心聽著,畢竟這是接待零散旅人外,唯一能夠和人進行的交流。還得天氣好、他們愿意出門。這些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島上最年輕的老人。


隱居之地


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隱居的念頭。小時候和外婆住在山里,長大了些,被媽媽接走,輾轉了許多地方,每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就想:如果能回到山里,和外婆兩個人安寧生活著就好了。

后來外婆去世了。我又想,如果在沒人認識的陌生邊遠地,躲藏起來就好了。

這樣說來,24歲的此刻,我竟然已經算過上了16歲時憧憬的生活。

周遭的人不大支持我的選擇。媽媽希望我回家考公考編,或者隨便找份什么工作,只要留在她身邊。同輩的朋友有的在讀研,有的考入體制或者有其他“正經”工作,有的甚至已經結婚、成家。他們形容我這是“自我流放”,一位已經成家的朋友從我抵達小島便開始痛心質問:一列火車,脫軌太久就會被主軌淘汰,到時候你自己都找不回來怎么辦?你以后到底要怎樣啊。


在辭職來到小島前,我日日失眠。大學并沒有教會我什么工作技能,行業的停擺和復蘇也由不得我;端盤子的那幾個月讓我意識到體力和情緒勞動對人的巨大消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寫字樓的工作,卻也沒好上多少。是我太悲觀了嗎,可畢業后進廠沒日沒夜擰螺絲的班長、被家人逼著相親的舍友,所有人都像被一雙大手推著,茫然、惶恐地不知要去向哪里。

決定應聘的那一夜,想起2021年年末,那個在教室最后一排突然驚恐發作向后倒地昏厥的同學。又想起每日笑容明媚,可手腕留著疤痕的女友。轉到工作小群里那則市內某男子因找不到工作而在小區跳樓的現場視頻。還有那個無人問津的醉酒年輕人,過了一個禮拜才在附近海域撈上他漂浮的尸體。

“你們這代人生活明明那么好,到底為什么這樣?”目睹捕撈的爺爺好像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我們為什么就過成這樣了。好像生活只剩下兩種選擇,要不就按照社會既定的生活軌道筆挺地前進,要不就像我一樣淪落到“流放”的下場。


幾個月前的凌晨,我在碼頭崩潰大哭,哭著哭著,身后傳來男人的呼喊聲,我嚇得打嗝。轉過頭看,傻子叔叔在遠處大喊,讓我回去。秋天時,我和傻子叔叔已經很熟悉了。有天他跟在我后頭唱歌,看我撿落葉與貝殼,突然笑嘻嘻說,“當時以為你想跳海嘞。”

他的聲音和《黑暗榮耀》里的場景重合起來,冬天的漢江旁,原本準備自殺的主角文東恩也是這樣拽住了一步步走向江水的房東奶奶,奶奶于是說,“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死吧。”


后來我還是常常去碼頭。臺風接替的日子里,天空的顏色很豐富,映照在海面上,像是一副印象派畫作。我獨自躺在粗糙的礁石上,云朵一團團散落地很開,從一頭流進我的眼睛,然后又輕飄飄地流走。一只螃蟹從我手肘爬過。黑色的野貓或許很老了,它輕叫一聲,跳上礁石旁的臺階便趴著不再動彈。

真奇怪,很難形容那個瞬間,只發覺心中胡亂沸騰的開水好像沒再燒了。壯闊的自然很大,而我很小,作為生命,與螃蟹、白鷺,乃至遍地的蘆葦平等地在島上默然生存,沒有區別。

小島書店外面有一種水草,一年四季長得都很好,退潮時被收割,一大片倒下來頗有種排山倒海之勢。島上的叔叔告訴我,水草名叫“互花米草”,曬不死、凍不死、淹不死、打藥不死,只要有一顆種子漂到灘涂,就會在一個月內向海底扎根二十公分,像血管一樣蔓延開,將整片灘涂包裹。


新的一年快來了,我被很多人問過以后要怎么辦,遠方的家人、親近的朋友、通過豆瓣帖子找來的網友。坦白說,我從沒想明白過。唯一確定的是,我決定繼續留下來,就像一顆掉落在小島的互花米草種子。

作者  Mtree  |  內容編輯  鈴鐺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pic163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夏天最該吃的不是冬瓜,而是它,每周吃兩次,渾身有勁,舒服入伏

夏天最該吃的不是冬瓜,而是它,每周吃兩次,渾身有勁,舒服入伏

江江食研社
2025-07-25 12:30:08
熱搜上令人窒息的“母女吃牛肉面一幕”,暴露精神窮人可怕的三觀

熱搜上令人窒息的“母女吃牛肉面一幕”,暴露精神窮人可怕的三觀

阿纂看事
2025-07-24 16:50:06
人民日報力陳挺佩斯、怒贊《戲臺》!字字珠璣,句句說進觀眾心坎

人民日報力陳挺佩斯、怒贊《戲臺》!字字珠璣,句句說進觀眾心坎

銀河史記
2025-07-26 19:24:11
工地男子扛蛇皮袋坐軟臥被乘客舉報,乘警檢查后,全車人集體起立

工地男子扛蛇皮袋坐軟臥被乘客舉報,乘警檢查后,全車人集體起立

懸案解密檔案
2025-07-14 16:42:58
獨女身份坐實,宗馥莉王炸證據公開!

獨女身份坐實,宗馥莉王炸證據公開!

品牌頭版
2025-07-25 17:55:51
貝克漢姆大兒媳曬清涼照,不著寸縷貝帥難堪,拍攝者浮出出人意料

貝克漢姆大兒媳曬清涼照,不著寸縷貝帥難堪,拍攝者浮出出人意料

小嵩
2025-07-26 09:01:28
千萬網紅小飛退網!扎根巴鐵8年花千萬扶貧,妻兒出事了無奈回國

千萬網紅小飛退網!扎根巴鐵8年花千萬扶貧,妻兒出事了無奈回國

好賢觀史記
2025-07-25 15:06:21
基孔肯雅熱襲來,建議:1不去,2不穿,3要做,別馬虎大意!

基孔肯雅熱襲來,建議:1不去,2不穿,3要做,別馬虎大意!

小談食刻美食
2025-07-25 07:51:12
泰國與柬埔寨的沖突實際上并不稀奇,就是洪森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泰國與柬埔寨的沖突實際上并不稀奇,就是洪森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清水阿嬌
2025-07-26 06:10:03
同省同名同姓“蔡光輝”,先后雙雙落馬

同省同名同姓“蔡光輝”,先后雙雙落馬

新京報政事兒
2025-07-26 08:24:39
亞洲最窮國家,游客去了就是土豪,女性開放卻為何無人選擇定居?

亞洲最窮國家,游客去了就是土豪,女性開放卻為何無人選擇定居?

歷史星空回望
2025-07-23 06:00:02
印度網民開始打雅江超級水電站的主意,想讓印度派兵占領據為己有

印度網民開始打雅江超級水電站的主意,想讓印度派兵占領據為己有

七月夏安
2025-07-24 20:06:04
起風了,726罷免結果出爐,藍委全部闖關通過,賴清德大敗收場!

起風了,726罷免結果出爐,藍委全部闖關通過,賴清德大敗收場!

小彭聊社會
2025-07-26 19:47:40
二婚后,董璇稱呼高云翔顯疏離,首次公開前婆婆難相處有婆媳矛盾

二婚后,董璇稱呼高云翔顯疏離,首次公開前婆婆難相處有婆媳矛盾

甜檸聊史
2025-07-26 16:05:38
歐陽娜娜與馮提莫泳裝照大揭秘!這波視覺沖擊誰能扛住?

歐陽娜娜與馮提莫泳裝照大揭秘!這波視覺沖擊誰能扛住?

動物奇奇怪怪
2025-07-26 02:11:25
中巴關于J-35A的采購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在"特殊安全條款"!

中巴關于J-35A的采購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在"特殊安全條款"!

小企鵝侃世界
2025-07-24 21:10:53
綠媒泄氣了!慘敗!目前看來各地不同意罷免都略高于同意罷免!

綠媒泄氣了!慘敗!目前看來各地不同意罷免都略高于同意罷免!

小企鵝侃世界
2025-07-26 18:33:01
娃哈哈家族大戰終于真相大白了!原來從頭到尾都是場鬧劇

娃哈哈家族大戰終于真相大白了!原來從頭到尾都是場鬧劇

史書無明
2025-07-26 08:01:47
珠峰歸屬權有爭執,尼泊爾方拒絕一人一半,毛主席:談不攏就不談

珠峰歸屬權有爭執,尼泊爾方拒絕一人一半,毛主席:談不攏就不談

南書房
2025-07-25 23:25:03
烏軍紅軍村兩翼反擊成功,歐盟減少對烏14.5億歐元援助

烏軍紅軍村兩翼反擊成功,歐盟減少對烏14.5億歐元援助

史政先鋒
2025-07-26 20:31:40
2025-07-26 22:20:49

頭條要聞

泰國在柬沿海部署8艘軍艦 柬埔寨:我們才是受害者

頭條要聞

泰國在柬沿海部署8艘軍艦 柬埔寨:我們才是受害者

體育要聞

楊瀚森效力NBA期間 青島男籃將暫存球隊15號球衣

娛樂要聞

董璇首談保釋前夫細節!高云翔突然不回消息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AI教父辛頓現身上海:人類如何不被AI殺掉

汽車要聞

"得房率"超90% 全新嵐圖知音空間信息曝光

態度原創

健康
藝術
旅游
手機
軍事航空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手機要聞

榮耀MagicOS七月大升級來襲:AI 幫寫+智能摳圖,亮點十足!

軍事要聞

泰軍方向26國發函:柬埔寨率先開火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新宁县| 柏乡县| 伊春市| 莱州市| 乌兰县| 专栏| 宜章县| 怀仁县| 固始县| 红原县| 万州区| 万宁市| 兴仁县| 馆陶县| 汕尾市| 万年县| 开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衡阳县| 揭东县| 灯塔市| 左贡县| 平武县| 巴南区| 沈阳市| 玉溪市| 来凤县| 卢湾区| 承德县| 玛沁县| 安仁县| 平顺县| 凤冈县| 正镶白旗| 客服| 马关县| 衡水市| 小金县| 辽阳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