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厘子一直是中高端水果的代表,因此民間有“車厘子自由”的調侃。今年受產地豐收和全球疫情影響,進口車厘子的價格比往年便宜一些。臨近春節,進口車厘子蓄勢待發,沒想到.....
借用最近特別時髦的一句話,車厘子:tmd,我都煩死了
“內包裝核酸陽性”并不奇怪,我前兩天的文章()就說過,檢測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屬于“盡人事、知天命”,因為你永遠無法排除“外面陰性、里面陽性”的情況。沒想到這么快就應驗,真是烏鴉本鴉了
其實,只要擴大檢測范圍,任何一種進口商品(不僅限于食品,不僅限于冷鏈)都可能被檢出陽性(烏鴉嘴×10086)。關鍵是這樣的陽性到底是否意味著可傳染,防控這樣的陽性對于整個防疫大局來說是否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不是啊。
之前北京新發地疫情的時候,我曾經分析過。按照中國龐大的消費頻次和規模,如果吃三文魚可以感染新冠,看到的病例和暴發絕不會只有北京一個。同理,如果進口的冷鏈食品或其他商品可以導致消費者的感染,按中國海量的進口和消費頻次,各種毫無關聯性的散發病例應該早就讓各地焦頭爛額了。
現在各地出現的疫情大體上是兩種,一種是冷鏈從業人員感染導致的人傳人,一種是境外輸入人員導致的人傳人,而導致疫情擴大的超級傳播事件都是人傳人。因此,顯然防人甚于防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才是疫情防控多年不變的真理。
(國產海鮮:tmd,我都煩死了)
之前某些案例的流行病學指向冷鏈食品和冷鏈從業人員,因此加強對冷鏈食品外包裝的預防性消殺和從業人員核酸監測相對來講是“有的放矢”。但沒有任何流行病學指向就開始擴大檢測范圍,純屬疑神疑鬼、一驚一乍、杯弓蛇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北京新發地疫情后,對各種海鮮的擴大監測讓整個行業雪上加霜。自天津雪糕陽性以來,各地所謂的“排查”更如野火燎原,愈演愈烈。對食品外包裝、內包裝、內容物以及冷鏈食品、進口食品、甚至使用了進口配料的國產食品進行大范圍、一刀切、重復的核酸檢測,看似“嚴防死守”,實際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結果無非是,“病毒陽性”四處開花,老百姓嚇得屁滾尿流,實際吃了屁事沒有,最后落得個勞民傷財、誤國誤民。
(不戴口罩叔:tmd,我都煩死了)
這現象的背后是各地對“疫情防控不力”的問責壓力的畏懼,也不尊重科學、不顧全大局、不敢于擔當的寫照。實踐證明,現有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現在的問題往往不是規則有漏洞,而是規則的執行有漏洞。隨意加碼防控措施和前些天新華社批判的濫用“戰時狀態”是一樣的,都是懶政表現。
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現在很多食品業內人士憂心忡忡,覺得不能再讓各地這么瞎指揮、瞎折騰了。到底哪些該防,哪些該放,國家層面應該盡快給個意見。當然也有一些業內人士(比如我)覺得,折騰吧,我就看最后怎么收場
進口貿易不是你想停就停,管控措施也不是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WTO知道嗎?中國被告了知道嗎?咱們可以自信,但千萬不要任性。決策要基于科學、有理有據,要不然是會鬧國際笑話、吃國際官司的。
(網圖侵刪)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