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自然的產物是最適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本草講解
中國老百姓的習俗是要在冬季進補,吃一些溫暖滋養的東西。冬季吃補品,一方面是為了御寒,另一方面是為了順應季節對于人體的影響。冬季萬物蟄伏,動物都要冬眠,人體的陽氣也會相對內收,進入一種“休養”狀態。如果這個冬天身體能得到充分的休養,那么來年的體質就會得到改善。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冬季進補一是要吃溫熱性質的補品,二是要吃些能讓氣血得到補充休養的東西,從這兩點而言,溫性又養血的阿膠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理
阿膠的名字是很有意思的,“阿”指的是山東東阿縣。據說當地有一口非常特別的井,井水顏色碧綠,水質清澈,比起其他水來質地更重。用這種井水配制的阿膠養陰效果會更好,因此道地的阿膠必稱“東阿阿膠”。而“膠”則指它是用驢皮熬制而成。之所以一定要選用驢子的皮入藥,是因為它特別厚實而致密,用它熬成的膠也十分粘稠。阿膠就像膠水一樣,能粘補好出血的“裂縫”,同時也能補充丟失的陰血。
功效
古籍中說阿膠“味甘,性平、微溫”,可以治療“心腹內崩,勞極,女子下血”等疾病,簡而言之,就是可以補血止血,因此大家都知道阿膠是很“補”的藥材。在門診上,常常也會有不少女病人說自己有“貧血”的問題,詢問能否吃阿膠“補血”。阿膠雖然是個養血補身的“好東西”,但吃阿膠可不能隨意,要講究體質和方法。首先說體質,如果是脾虛濕盛的人,平時吃得稍微滋補一點就容易腹瀉或是上火,那便不適合吃阿膠。方法上,阿膠不是直接嚼著吃的,一般是敲下一小塊,用熱水融化后喝下。
阿膠性質滋膩難消化的,過量容易造成脾胃負擔。冬季進補時,可以在最冷的小雪、大雪節氣前后,分多次小量服用。如只是作為普通的調養需要,過了這個時節便不用再服,也不宜一年四季不分情況長期服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