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金觀濤:理性在困境中 | 雙體實驗室

0
分享至


雙體實驗室今天給大家推送的內容摘選自金觀濤老師所著《人的哲學——論“客觀性”》,曾以《人的哲學——論科學和理性的基礎》發(fā)表在“走向未來叢書”中。


在金老師看來,統一的哲學基礎是存在的,而哲學作為一個統一體的三個不同側面是“人的哲學”“發(fā)展的哲學”“整體的哲學”三個命題。“發(fā)展的哲學”,即怎樣用一種非悖論的清晰概念來把握“內在的發(fā)展”;“整體的哲學”,是把世界當作整體來研究時所必需的方法論;而“人的哲學”,是以研究“客觀性”為線索探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世界的客觀存在是辯證理性的出發(fā)點。它也是至今為止常識和理性的基礎。沒有一個哲學命題會比客觀性受到懷疑更具有挑戰(zhàn)性。然而,半個世紀以來,那不依賴于人的純客觀性在越來越多的場合被最新科學成果推翻,辯證邏輯在新哲學潮流沖擊下千瘡百孔。人們在一片精神的瓦礫中渴望理性的重建……因此,新的哲學起點必然是從探討這個命題開始的。


哲學家的責任是去進行那孤獨的探索。最早寫作這篇內容時,金老師正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學,時值冬季,窗外的雪一場接著一場。哲學家的書房是安靜的,但他的內心卻激蕩著風雨雷霆。


理性在困境中……

——摘選自《人的哲學——論“客觀性”》第一章

文/金觀濤

今天,我們已被迫從與人無關的客觀性之夢中醒來,發(fā)現宇宙原來是以人為中心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世界只是空虛人生之幻覺。存在的基石不是那渺小的自我中心的個人,而是指在心靈上相通的一代又一代創(chuàng)造著的群體——大寫的“人”。人終于發(fā)現并承認自己在自然界奇特的位置,這是理性大無畏的體現。然而,一個更為壯麗的歷程正有待于開始,這就是“人”去進行那永恒的自我超越:應以一種近乎于上帝的目光來看待自己,去反省為何要建立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

平常人所謂的理性,是建立在一個平凡但并非人人知曉的哲學基石之上的,這就是存在著一個客觀的不依賴于我們思維過程的外部世界。這樣,每天清晨,人可以從夢境中醒來,大膽地清除在黑夜中糾纏著他的夢魔,回到那個堅實而冰冷的外部世界中去。一旦這個基礎崩潰了,人的心智將出現徹底的迷亂。

影子般的客體

自古以來,哲學界就存在著一個時而激烈時而緩和但卻一直沒有真正解決的爭論。這就是世界是不是獨立于人的感覺和意識而存在的?唯物主義堅信,在人類出現之前,客觀世界就存在著。人的意識無非是宇宙間最燦爛的花朵。但是,另一種看起來極為荒謬的見解卻不能在邏輯上予以駁斥,這就是主觀唯心論和唯我論。由于人沒法離開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談一切,如果哲學家堅持自己哲學思考的徹底性與嚴密性,沒有人能從邏輯上證明客觀世界是獨立于人的感覺而存在的。于是總有一些人堅持認為:“石頭的存在是因為你走路時碰到了它”,“外部世界猶如山坡上的花開花落,只有你的心里有了它,它才獲得存在的意義?!?/p>

16世紀以后,近代科學興起。在絕大多數人的常識看來,科學探索無疑是建立在客觀實在和客觀規(guī)律存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唯物主義哲學陣營空前強大,并成為理性的象征。但是上述哲學基本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特別是1920年代,量子力學興起,使哲學上這個古老的爭論又變得異常尖銳起來。

在常識看來,主觀唯心論是站不住腳的,因而在以不脫離常識的宏觀世界為研究對象的經典物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時期,主觀唯心論在科學界已沒有太多市場。但隨著人類的認識深入到微觀世界,科學的發(fā)展像是自己否定自己——那種在常識上顯而易見的唯物論居然解釋不了電子奇怪的行為。

科學家發(fā)現,電子跟我們通常理解的宏觀世界中的客體完全不同,它們似乎是影子般的存在!人們通常講的客體(物理學家稱為物理學實在)總是可以同時具有各種確定的性質。比如它占有一定的體積,在確定時刻有確定的位置,同時又有一定的動量(即具有確定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所謂客體,常常是指同時具有所有這些性質的東西之總和。但電子卻不是這樣!根據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如果電子具有確定的位置,那么就不可能具有確定的動量,反之,如果電子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動量),就不可能具有確定的位置。確定的空間位置和確定的運動速度是不能被電子同時具有的


為什么電子表現出如此奇怪的特點?就測不準定律陳述的事實而言,它是被千百次實驗精確證明的,也是科學界公認的。問題在于怎樣在哲學上解釋它。一種最著名也是被大多數物理學家接受的觀點是海森堡的解釋。海森堡認為:當人觀察電子時(當然是通過某種儀器——比如超級電子顯微鏡——或通過某種實驗裝置來間接認識),總是存在著觀察過程對被觀察客體的微小擾動(比如用光照亮物體或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對象,都意味著一束光子、電子和被觀察對象間的互相作用,它必然干擾觀察對象)。這些干擾對于宏觀客體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對于電子卻必須考慮。

正是觀察儀器的干擾造成了電子奇怪的行為,當人們測量它的位置時(位置作為測量結果有一確定的值)就必然干擾它的運動,使它的動量(速度)成為不確定的。反之,在另一個專門設計的測量電子動量的實驗中,在測量電子動量賦予它確定值時,又會干擾電子的確定位置,使位置(干擾的結果)成為不確定的。因此,確定的動量和確定的位置正如一枚硬幣的正面和反面,不會同時向同一個觀察者顯現。表面上看,似乎是電子太小,但著名科學家狄拉克則認為,物體大小是表面現象,他主張用觀察過程是否對觀察對象進行不可忽略的干擾來定義宏觀物體和微觀物體(而不像通常人們主張的那樣用質量或空間尺度來界定)。

如果不去進一步分析海森堡對不確定性原理解釋的哲學背景,人們會覺得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我們可以承認觀察儀器對電子的干擾,但自然可以進一步追問,如果人不觀察電子,當儀器的觀察干擾不施加于電子時,電子會怎么樣呢?它是否如宏觀客體那樣同時具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正如我們把眼睛閉起來,并不妨礙斷言在某一時刻月球同時具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那樣。海森堡解釋的關鍵在于:他認為當人們不觀察電子時,去談電子是什么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說他在哲學上取類似于主觀唯心論的立場,即電子某種確定性質的存在是因為我們觀察到它,我們不能離開人的感知(包括使用眼、手和各種感觀的延長——儀器)來談事物的性質。那種獨立于我們感覺和意識之外的客體或性質只是一個古老的幻夢!

哲學爭論的實驗判決:關于貝爾不等式的驗證

在科學史上,科學家經常因為思想和理念的內在的美而不顧它的荒誕性去接受它。海森堡的觀點在理解微觀世界方面似乎有一種令人驚異的潛能,很多直觀上看來不可思議的現象,用這種哲學去解釋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因此,為了科學的美,海森堡的觀點被廣泛引用,采用這種哲學觀點的哥本哈根學派也就成為科學界對量子力學的正統理解。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能同意這種哲學觀,特別是持唯物論的科學家總覺得這太不可思議,甚至有點像自欺欺人的鴕鳥政策。愛因斯坦就是著名的代表。他們承認量子力學的全部科學成果(這是被實驗證明的),但不敢茍同它的哲學解釋。他們爭辯道:像電子這種不同于宏觀客體的種種特點一定是其他一些我們尚未知曉的因素造成的。他們認為,我們不能放棄外部世界客觀存在這一哲學基礎。這樣,為了理解量子力學,就必須去進一步探討那些使電子呈現出奇怪行為的各種未知因素,也就是堅持量子力學尚不完備。

從1930年代開始,爆發(fā)了科學家之間的有關這兩派哲學觀點的激烈爭論。一邊站著愛因斯坦,那邊的發(fā)言人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領袖玻爾。另外一些物理學家則在量子力學尚不完備信念的鼓舞之下,為了他們的哲學理想,開始了新的更深層次的探索,定域隱變量就是這方面的代表。


量子世界到底存不存在某些“隱變量”?愛因斯坦和玻爾從1920年第一次見面就為此爭論不休——愛因斯坦認為世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玻爾認為,世界是無法確定的,是按照不同概率疊加在一起的。1935年,愛因斯坦與Podolsky及Rosen聯合發(fā)表了著名的EPR論文,試圖利用一個思想實驗來表明,因為量子力學不能描述現實的定域性(local)及確定性(definite),所以是不完備的,量子理論應該漏掉了一個或者一些重要的隱變量。但貝爾不等式實驗及隨后的大量實驗證明了現實的非定域性。

似乎,這場不同哲學信仰的爭論永遠不會有一個完結,正如自古以來歷史表明的那樣,持哪一種信仰是價值判斷,不可能有一天判別誰是誰非。但這一次哲學爭論卻非同凡響,它的特殊之處就是它有著嚴密而堅實的科學基礎。因此,科學家感到,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用實驗來證明哪一種哲學觀點是對的。近幾十年來,很多物理學家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嘗試。

1964年,物理學家貝爾終于在這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和玻爾爭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名叫貝爾不等式的定理。他證明,如果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是對的,那么有關實驗結果將違反貝爾不等式。相反,如果貝爾不等式成立,那么表明人們通常持有的那種關于客體(和它的性質)不依賴于人的觀察存在是不可動搖的真理,我們可以對量子力學進行唯物本體論的定域隱變量解釋。1960年代,由于實驗手段的限制,貝爾不等式的驗證還有困難。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到了1970年代,科學實驗達到精確性已經可以對貝爾不等式進行檢驗了。一場在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用科學實驗來鑒別哲學觀點的過程開始了!

從1970年代直至今天,科學家已經做了一系列實驗。從1972年到1982年十年的實驗結果,都顯示了一個驚人的也是出乎唯物主義哲學家意料之外的結果:科學實驗并沒有再一次宣布那種直觀上顯而易見的樸素唯物主義的勝利。相反,實驗結果明顯傾向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立場!也就是說,除了少數幾個實驗告訴人們上述哲學爭論尚不能最后肯定外(例如1973年原子級聯輻射光子實驗與量子力學和貝爾不等式均有偏差,另一個是1974年的湮沒輻射光子實驗),大多數實驗(表1中12個實驗中有10個)都明確表明:貝爾不等式不成立!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是對的,定域隱變量理論是錯的。那種認為量子力學不完備,電子(或其他微觀粒子及其性質)是不依賴于人的觀察的獨立客體的哲學論斷站不住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科學實驗來鑒別哲學觀點。因此,西方一些科學哲學家在了解這些實驗結果后,就用一種同科學家做出那些違反常識的科學預言一樣大無畏的言詞宣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月亮在無人看它時確實不存在!”

存在真是被感知嗎?對一個實驗的描述

如果這些有關量子力學哲學解釋的物理實驗不是那么高深、復雜,充滿了專業(yè)詞匯,以至于一個沒有學過理論物理學或在科學上不是訓練有素的專家則不可能弄懂它,那么,哲學家會發(fā)現,這些實驗向我們日常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理性提出了多么嚴峻的挑戰(zhàn)?,F在,我們來具體剖析一個有代表性的實驗。當然,為了簡明易懂,我們不去講解實驗的原理、裝置和細節(jié),而是抽取它的思想,把它變換成日常生活中易懂的例子。

某人把兩個大小、顏色、質料一樣的球分別放在兩個密封的盒子里,然后分別將它們送到兩個相距很遠的觀察者(例如一個在火星上,另一個在地球上)手中,并告訴他們,根據裝配原則,兩個盒子里的東西完全一樣。這樣,任何一個觀察者只要打開盒子,看看自己收到的盒子里的球是什么樣子,比如是紅的,那么根據兩個球一樣的約束,他馬上能斷言,對方觀察者收到的球也是紅的。到現在為止,這個實驗并沒有什么奇妙之處:它只是物理學家從事的實驗的一種翻譯。比如兩個球分別表示兩個微觀粒子。它們完全一樣則代表它們的自旋相關或總角動量為零之類的約束條件,當這兩個粒子分開后,讓兩個相距很遠的觀察者測量它們的角動量或自旋。根據角動量守恒之類定律,任何一個觀察者只要測得自己見到的粒子的值就能斷言另外一個粒子的角動量(雖然他并沒有直接測量它)。


為了使這個實驗和鑒別哲學命題有關,我們根據海森堡的解釋,考慮觀察儀器對對象的干擾。假定任何一個觀察者打開盒子的過程,都會對球有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那個被密封在盒子里的球有點像薛定諤所說的裝在特殊裝置中的貓,任何觀察這個貓的過程都會有打破一個諸如裝有氰氫酸的瓶子之類的干擾(請注意,這樣任何一個觀察者看到的一定是死貓)。顯然,球在被干擾后呈現什么樣子依賴于觀察者的操作,比如當觀察者用操作方式A打開盒子時,球會被染上紅色(或打上記號A),用另一種操作方式B打開盒子時,球被染上綠色(或打上記號B)。至于這種機制怎么實現,我們暫不考慮,它正代表了儀器對觀察客體干擾過程是未知的,但無疑取決于儀器的宏觀狀態(tài)?,F在我們開始實驗,那個把兩個完全一樣的球裝在不同盒子里的人像排球教練那樣源源不斷地把一對一對的球送給火星和地球。

現在我們問,當地球上的觀察者用操作方式A打開盒子,發(fā)現球是紅色的時候,他能斷言火星上的觀察者看到的球也是紅色的嗎?根據日常生活中的邏輯,當然不能,原因很清楚,球是什么樣子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觀察者的操作。除非當地球上的觀察者決定用操作方式A打開盒子時,這種操作方式以一種瞬時信號傳給火星上的觀察者,火星上的觀察者也用同樣方式打開盒子,這才能保證兩個人打開盒子時看到的球是一樣的。

但是,這個在直觀上看來不可思議的現象卻在實驗中真正地發(fā)生了!無論地球觀察者用什么方式(A或B)打開盒子,他那打開盒子的方式都以某種神秘不可知的方式傳給了火星觀察者。火星觀察者看到球的顏色和地球上觀察者看到的顏色總是一樣的(或嚴格來說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觀察者得到的結果存在著概率相關。當然,目前的實驗是否能達到本文所講的精度以使得兩個觀察者的行為完全獨立,尚存在進一步改進的余地和爭論。本文的例子只是象征性的理想實驗。而且本文用球來比喻有關實驗是不嚴格的,但這不妨礙哲學概括。

為了使這個不可思議的實驗結果可以被理解,人們不得不在如下兩種可能性中抉擇:第一,如果我們承認唯物論,即被觀察后打上記號或被染上顏色的球是一種不依賴觀察者的客觀實在,那么我們必須同時承認萬物之間可能存在這類像傳心術般神秘的有機關聯。物理學中關于物體存在的定域性(即不同客體可以在空間上彼此獨立和互相區(qū)別)和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原理就必定被破壞。第二,如果我們堅持定域性和不能超光速傳遞信息,那么只有承認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謂球的記號和其他一切特征,只是觀察者的感覺;離開觀察者,去談什么客觀存在的球的本來狀態(tài),是沒有意義的。

只要堅持哥本哈根的哲學解釋,這些實驗結果非但不奇怪,而且在意料之中。因為球的任何性質不能離開觀察者獨立存在,那么我們不應該去考慮當不觀察球時球會有一種確定狀態(tài)。而我們又知道,兩個球完全一樣(或有關系)這樣一個約束,那么當地球觀察者看到球是某一種狀態(tài)時,根據這個約束,他馬上能推知火星觀察者的觀察結果。這里既不需要超光速信號,也沒有傳心術,而只要放棄那個本來就是“烏有”的性質的客觀性概念,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表面上看來,根據直觀的唯物主義理性,人們應該選擇第一種觀點,承認萬物之間的有機關聯,接受定域性破壞和信息可以超光速傳遞。因為我們總可以假定這是一些科學上的未知領域,它等待著科學家進一步探索以發(fā)現相對論那樣劃時代的新自然定律。

但是絕大多數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不同意這樣做。因為人們通常不知道,這種選擇會帶來多么嚴重的后果。它不是物理學需不需要發(fā)展的問題,也不是承不承認還存在著我們不知道的新物理現象的問題(對這一點,沒有一個科學家否認),而是它幾乎取消了整個近代科學的所有理論成果!物理學家知道,不僅是理論物理學,差不多整個近代科學的大廈都是建立在定域性和信息不能超光速傳遞這些原理之上的。

如果我們承認萬物有機地神秘相關,這等于相信傳心術。它會引起整個科學基礎的動搖!如果我們承認信息可以超光速傳遞,那么相對論就被推翻,但近代科學的全部理論成果(包括相對論)是被人們千萬次各式各樣的實驗所證明的??茖W家不能因為少數幾個實驗就否定那些證明定域性和相對論正確的千百個實驗。因此,大多數科學家選擇了后者:保全科學大廈而犧牲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

而且,在科學家看來,哲學如果不想成為一種過時的思想,而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般原理的綜合(正如上個世紀以前的哲學家所堅持而今天已經覺得自己日益變得渺小的哲學家所夢想的那樣),它必須首先是不違反科學的,它也必須服從科學精神。哲學的普遍原理不能被科學實驗證偽!如果某一個哲學原理不能在邏輯上證明,又違反了科學實驗中發(fā)現的新事實,難道哲學家不應該像科學家放棄錯誤的科學理論那樣拋棄它嗎?

因此,表面看來,人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幾乎是令人沮喪的,“外部世界獨立于人的感覺和思維存在”這一哲學原理從來只是一種不清晰的不精確的陳述,人們信仰它只是由于直覺的支持,但科學早就表明,很多顯而易見的直覺是不可靠的!特別是當直覺和科學實驗矛盾時,科學精神總是鼓勵著人們拋棄直覺而相信科學。因此,一些人認為,唯物主義哲學家如果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大無畏,就應該像這些科學家一樣,遵循著“科學的理性”勇敢地宣布:“唯物主義今天已經被證偽了!”

或許有些讀者會爭辯說:我們必須把本體本體的性質區(qū)別開來。上述的種種實驗只證明本體的性質是不能脫離觀察者存在的,但得不出本體不能脫之于觀察者存在的結論。自古以來,哲學家都在作如下一種抽象,認為可以把性質一一抽掉,當抽至無可再抽時,還剩下“某物”,它就是本體。實際上近代物理已證明,這種本體即是柏拉圖學說中的Matter,是空洞的抽象。本體和本體性質之總和是等價的。因此,否定性質之客觀性,就會動搖本體之客觀性。

科學理性的金字塔

生活在20世紀后半葉的思想家是痛苦的。人類知識和能力如此迅速地膨脹,以至于每一個人所懂得的東西和他所依靠的精神支柱都是一個巨大的、我們尚不知曉的、整體世界的局部。當一個思想家堅持自己觀點和行動的合理性時,只要同時又是徹底的,即企圖把一切聯成一個整體,他往往立刻發(fā)現自己處于二律背反之中。

哲學觀點也可以用科學實驗來鑒別和證偽,它無疑是我們時代科學精神輝煌的體現,是人類大無畏的理性。因此,從局部上看,那些根據科學新成果大膽拋棄唯物主義的哲學家是勇敢而充滿理性的,但是當我們更進一步去考察什么是科學理性時,一個巨大的悖論出現了??茖W不正是建立在一切理論和觀念都要用事實來證明這一基礎之上的嗎?而什么是實驗事實呢?它難道不正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不依賴于人意識的客觀存在嗎?如果把世界的客觀性否定了,還有什么科學和理性可言呢?

四百年前,當科學還處于童年時代,一些偉大的思想家——比如培根——發(fā)現,在人類認識世界過程中,心智是經常發(fā)生偏差的。人很難保證自己提出的理論、所做的抽象和概括不陷入虛假的陷阱之中。為了認識真理,他們提出了一條科學認識論根本性的原則,這就是:檢驗人的思想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看它能不能和經驗事實相符合。這樣,在認識世界過程中,人為了區(qū)別幻覺和大膽的科學假設,為了檢驗某一種觀念是個人的偏見、權威的武斷還是天才的真知灼見,甚至是為了分清幻夢和真實,都必須經常不斷地把自己的感覺、思想與經驗事實相比較,在反復比較過程中糾正認知的各種偏差。也就是說,只有事實和經驗的檢驗才是人類在那充滿危險和迷途重重的密林中尋找真理的指南針。

是的,只有當那些近代科學的先驅者找到這一認識論的偉大奠基石,人類才能把知識的磚塊一塊塊地砌在堅實的基礎上,建立起髙聳入云的金字塔。事實正是如此,從16世紀后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幾千年中未曾有過的知識進步??茖W也開始和一切宗教、傳說、神話,甚至于哲學相區(qū)別而獲得一種空前清醒的理性。因此,我們可以說,由于用經驗事實來檢驗思想的真?zhèn)卧诳茖W理性中占中心位置,凡是受到過科學精神訓練的人大多都有意無意地贊同著名科學家普朗克概括出來的兩個重要前提:

一、存在著一個獨立于我們認識過程的真實的外部世界。

二、真實的外部世界往往不是可以被直接感知的。

用經驗事實來鑒別真?zhèn)伪厝灰馕吨阉枷牒褪聦嵪啾容^。它首先要承認事實和客體的獨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這樣它才是足夠堅硬的,才可以用來糾正別的系統。如果外部世界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依賴于我們的感覺和思想本身的,這無疑等于說用思想來檢驗思想,用誤差來消除誤差。這樣一來,所謂用事實來鑒別真理,用思想和經驗符合程度來表示我們思想的正確程度,所有這一切都是一句空話。普朗克所陳述的兩個前提不僅是迄今為止科學認識論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正常人理智的象征。

什么是理性?人們很可能難以用精確的語言表達。但大家常常用“公正和客觀”作為理智的代名詞。這里“理智”本身就包含著一種判別人的行為和觀念真?zhèn)位A的存在,它常常被稱為客觀性。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理性,是指必須盡可能從個人認識的誤差和感情偏見中擺脫出來。但是,又怎么證明某一種心態(tài)只是我們個人的認識誤差,是我們的感情偏見呢?看來,無可避免的選擇是,我們必須承認外部世界的存在,客觀事實的存在和不可抗拒的客觀規(guī)律的存在。正因為“存在”是不依賴于任何一個人的主觀意識的,那么對于各種不同的意識、觀念、感覺就有了一個唯一的判別是非的標準,這就是不講情面的鐵的客觀性。最接近這種客觀性和客觀規(guī)律的人是最大無畏而具有理性精神的。

因此,如果某一天,世界客觀性基礎崩潰了,人類的理智將出現徹底的迷亂。如果存在都僅僅是被感知,那么在眾說紛紜的觀感和帶有感情偏見的思想哈哈鏡中,我們相信什么?我們怎么區(qū)別丑還是美?我們怎么判別是為了真理的崇高激情還是為了狹窄私利的虛偽行徑?是的,客觀性不僅是正常理智的基礎,它還是人們迄今為止道德的溫床??茖W家常說,科學是神圣的殿堂,人在那里變得崇高、勇敢、善良和堅強。這是由于科學家是以追求真理為人生目的的人。

顯而易見,似乎只有當客觀世界獨立于人而存在著,而且它的真理不能被人類直接感知,那么人類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驅除世界的表象、探求實質究竟如何才能被賦予超越功利的不朽價值。反之,如果世界并不客觀存在,存在只是人虛假的幻夢,那么科學家的工作和現代派畫家、小說家和詩人,宗教和迷信的創(chuàng)造者、甚至是流言的散布者的所作所為還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在這里絲毫沒有貶低小說、詩、繪畫和宗教在人類生活中的功能的意思,而只是想表明:客觀性是價值中立原則和人類追求真理的基礎之一。


《理性的毀滅:非理性主義的道路——從謝林到希特勒》。非理性主義常常與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相伴隨,仿佛先前宏偉的理性大廈頃刻間成為了一堆難以尋找確定性根基的碎片。

如果客觀只是一個古老的幻夢,當代人正從這個夢中醒來——如果每個人都像哲學家一樣深刻,從頭到尾地徹底思考一下他們的價值觀的基礎的話,這不就意味著他們將變成唯我主義者和個人中心主義者嗎?人們自然可以這樣想,世界只是我的感覺,那也就無所謂真?zhèn)沃?,我認為什么對就什么對。追求統一的真理是荒謬的,艱苦的一代又一代地探索則更荒謬,為什么要花那個代價?既然一切無所謂真假,當然也無所謂哪一個必定更有價值。這時世界不是成為多元論的,而且變?yōu)橐槐P散沙。

多元論還堅持可以共存著幾種不同的行為準則,而在徹頭徹尾的個人中心主義和唯我主義中每個人都是一元,人類可以變成一群毫無共性的個體之集合。總之,我無須去多想象在很多人心中公認的世界客觀性崩潰帶來的一切后果。值得慶幸的是,每個人并非都如哲學家那么徹底,他不會懷疑周圍的人和事、老婆和食物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的世界還不至于變成一個瘋人院。

也許上面這些描述是夸大其辭的,因為道德理性的推理通常并不嚴格,有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面這些推理顯然是粗糙的,但它在某種意義上正好表明為什么很多唯物主義哲學家明知唯物主義遇到挑戰(zhàn)、仍要拼死堅守陣地的理由。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事情即使并非如上所說的那樣可怕,但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正在人類精神生活中擴張著,這就是20世紀如同風暴一般席卷而來的非理性主義潮流——很難否認,它們和客觀性地位在哲學上的動搖沒有關系。

對于人類來說,凡是那些來自理智的深層結構或最基本的哲學原理的危機,它一定會逐步在人類整個活動中表現出來。自從量子力學的哲學解釋動搖了客觀性基礎后,主觀唯心主義深刻的懷疑思潮在整個科學界彌漫。作為其淺薄的社會回響的個人中心主義沒有哪一個時代似今天這般猖獗。當然,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表面上是十分艱深的,知悉它們的人占總人口比例極小,但量子力學中產生的哲學混亂足以震撼科學思維的基礎。因為電子和基本粒子是宇宙的“磚塊”,一旦它們的性質成為主觀的,那不就意味著整個宇宙是主觀的嗎?而且量子力學當時是科學的前沿。前沿碰到的哲學問題必然意味著后繼者也會碰到。

事實正是如此,近二三十年來,無論在心理學、控制論、認知過程、神經生理學甚至在歷史研究領域中都出現了類似問題。19世紀,世界客觀性往往向科學家提供一種可以解析的世界觀,它和價值中立原則是科學同神學迷信斗爭的武器,它幫助科學家預見了原子是一種實在,使各門學科建立起自己的構架。但20世紀以后,客觀性和價值中立原則似乎反過來成為科學發(fā)展的障礙。在各種新興學科和最新的探索中,科學家痛苦地意識到,如果我們想對世界的本質作更深的理解,似乎只有拋棄它的客觀性基礎。

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是,那些甚至以科學本身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科學哲學和科學史中也出現了類似危機??茖W史家發(fā)現,如果他們越是尊重事實,就越是體會到在科學發(fā)展的歷程中、用純粹的客觀實在的經驗來檢驗理論真?zhèn)蔚氖吕坪鯊膩聿辉羞^。任何經驗和事實都是打上觀察者思想的烙印的,根本沒有獨立于人的思維以外的事實。因此,一些思想趨于極端的科學哲學家甚至把科學史等同于一般思想史和宗教史,伽利略只是善于用各種宣傳手段來推銷他的學說而獲得成功,而不是他的理論在當時看起來更符合客觀事實。


一旦到達經驗所能理解和容納的臨界點,日常直覺就勢必與科學理論從同盟走向對立面了。同時,如果自然科學理論本身成為一種非客觀性的觀念碎片,那么,科技本身即使發(fā)展得再強大,也終究從地基開始就建立在了沙堆之上——時代呼喚與自然科學相匹配的哲學理論。

我們的時代是悲劇性的。它的可悲在于科學和日常的人的理性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裂痕。這樣,人類正在失去科學童年時代那種對自己的信心和對未來樂觀的高瞻遠矚的把握整體的能力。在這里,我認為哲學應該對這種局面負責。因為哲學的一種功能就是作為人日常理性的表達而存在的。這樣以哲學為基礎的日常理性可以和科學互相支持,使人類獲得一種健全的心靈和諧和智慧之光。這時我們既是深刻統一的,又是豐富的。

但是,今天由于哲學的落伍,科學發(fā)展已經超出了四百年來直觀唯物主義哲學所能容納的極限。科學進一步發(fā)展勢必和守舊哲學告別,但分裂的后果是使科學失去人類日常理性的支持??茖W本來是反對神秘和荒誕的(至少要解釋混亂和怪誕)?,F在一切正如荒誕派戲劇里的東西或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醫(yī)生的病人,生活和夢失去了明確的分界線,越是深刻的真理似乎越荒謬。

這一切表明,重新整理作為人日常理性總結的哲學的時刻已經到來。哲學的精確化已是我們時代刻不容緩的任務。至今為止,很多哲學家還為哲學的含混、不清晰、不精確和隨心所欲而洋洋自得,認為只有這樣哲學才能區(qū)別于科學,獲得它和小說那樣永恒的價值。但他們也許沒有意識到,今天理性的危機正是由于唯物主義哲學還是以直觀常識為基礎,它來自于哲學的不精確和哲學家不敢正視挑戰(zhàn)的內心懦弱。只要把科學和哲學作一個對比我們就能看到,雖然哲學想成為科學理性的基礎,但哲學家卻不敢經受科學理論經常受到的那暴風驟雨般的批評

就拿客觀性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來講,對它長期的討論只屬于哲學抽象的思辨,不僅一般人對它不感興趣,就在哲學本身,它也缺乏如同一個科學定理所必須經過的那種理論推導和實驗檢驗的千錘百煉的考驗!用科學方法對哲學進行嚴格的大無畏的探索本來就不多見。世界客觀性對于大家都是顯而易見的前提,唯物主義的科學家只是樂于站在這個基礎上把具體的專業(yè)知識一塊塊壘上去。實際上,正是人們對哲學基礎的非科學的盲目性,才導致今天這一基礎已難以承受整個知識金字塔重量的危險局面。

今天的哲學家也許正處于培根時代和康德時代一樣的偉大轉折點上。他們應該重新用科學精神接受20世紀的全部科學成果,重新用一種大無畏的探索精神來進行一番考察,使我們能找到那個已經森然聳立的科學知識大廈的堅實基礎。

本文摘選自《系統的哲學》第一篇《人的哲學——論“客觀性”》第一章,內容曾以《人的哲學——論科學和理性的基礎》發(fā)表在“走向未來叢書”中。注釋部分已融入原文,學術討論請參照原著。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看完《南京照相館》點映,我無語凝噎、悲憤至極,寫下這篇文章

看完《南京照相館》點映,我無語凝噎、悲憤至極,寫下這篇文章

坊聞本尊
2025-07-19 23:36:59
0-2!王欣瑜無緣決賽,輸球原因曝光,主辦方做法遭質疑,不公平

0-2!王欣瑜無緣決賽,輸球原因曝光,主辦方做法遭質疑,不公平

侃球熊弟
2025-07-25 23:44:26
3天拿下柬埔寨,洪森乘機潛逃中國?泰軍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局或大反轉

3天拿下柬埔寨,洪森乘機潛逃中國?泰軍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局或大反轉

小魚愛魚樂
2025-07-26 09:46:08
《掃毒風暴》演員表現排名公布,段奕宏最低,毫無懸念第一名

《掃毒風暴》演員表現排名公布,段奕宏最低,毫無懸念第一名

陳意小可愛
2025-07-26 15:51:44
天塌了!比亞迪終止對國足的贊助,網友:以后怕是吃不起海參了!

天塌了!比亞迪終止對國足的贊助,網友:以后怕是吃不起海參了!

青青子衿
2025-07-25 11:15:20
即將消失的蒙古國:全國只有一條高速公路,76%的國土正在成沙漠

即將消失的蒙古國:全國只有一條高速公路,76%的國土正在成沙漠

近史談
2025-07-25 23:13:09
前廣東臺主持陳維聰的全家福:妻子等了他10年,30歲女兒長相清秀

前廣東臺主持陳維聰的全家福:妻子等了他10年,30歲女兒長相清秀

科學發(fā)掘
2025-07-26 09:59:43
調查:51.8%的中國年輕人認為婚姻不重要 女性更不愿結婚生育

調查:51.8%的中國年輕人認為婚姻不重要 女性更不愿結婚生育

中國網資訊
2025-07-24 16:33:44
汪蘇瀧吃過版權的虧、很重視版權、導致他自己的歌都不能唱了!

汪蘇瀧吃過版權的虧、很重視版權、導致他自己的歌都不能唱了!

跳跳歷史
2025-07-26 11:34:05
四川宜賓民營企業(yè)家遭“以刑化債”,政府被指隱匿無罪證據

四川宜賓民營企業(yè)家遭“以刑化債”,政府被指隱匿無罪證據

塔子山評說
2025-07-26 11:23:13
兩岸代表團發(fā)生沖突,大陸人員受傷,國民黨死到臨頭卻幫腔民進黨

兩岸代表團發(fā)生沖突,大陸人員受傷,國民黨死到臨頭卻幫腔民進黨

薦史
2025-07-26 12:03:53
廣東養(yǎng)老金調整細則出爐,三降低一不變,企退養(yǎng)老金3600元漲多少

廣東養(yǎng)老金調整細則出爐,三降低一不變,企退養(yǎng)老金3600元漲多少

小嵩
2025-07-25 17:44:26
這是希島あいり(希島愛里)最初也是最后的傳奇共演!

這是希島あいり(希島愛里)最初也是最后的傳奇共演!

孤獨的獨角獸影視
2025-06-09 09:55:15
烏克蘭反對派前領導人:烏克蘭人民未來的唯一出路是與俄羅斯統一

烏克蘭反對派前領導人:烏克蘭人民未來的唯一出路是與俄羅斯統一

歐羅巴手記
2025-07-26 12:06:04
破億!8分!71歲陳佩斯《戲臺》打臉資本: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破億!8分!71歲陳佩斯《戲臺》打臉資本: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小椰的奶奶
2025-07-26 12:27:28
冬測互懟后,鴻蒙智行又戰(zhàn)懂車帝:對所謂“測試”,不予置評!| 明鏡pro

冬測互懟后,鴻蒙智行又戰(zhàn)懂車帝:對所謂“測試”,不予置評!| 明鏡pro

明鏡pro
2025-07-25 19:20:02
第四節(jié)只打1分鐘!李月汝遭遇打壓僅拿4分,教練不用她立刻就慘敗

第四節(jié)只打1分鐘!李月汝遭遇打壓僅拿4分,教練不用她立刻就慘敗

嘴炮體壇
2025-07-26 12:28:53
醫(yī)生發(fā)現:常年吃降糖藥的人,到70歲后,很多都面臨6種健康困擾

醫(yī)生發(fā)現:常年吃降糖藥的人,到70歲后,很多都面臨6種健康困擾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7-26 12:41:44
2025江蘇養(yǎng)老金調整受歡迎:企退3000和事退7000元,差距僅13.5元

2025江蘇養(yǎng)老金調整受歡迎:企退3000和事退7000元,差距僅13.5元

社保精算師
2025-07-25 21:21:21
朱時茂陳佩斯現狀曝光差距大,一人家財萬貫,一人真被倪萍說中了

朱時茂陳佩斯現狀曝光差距大,一人家財萬貫,一人真被倪萍說中了

游古史
2025-07-23 10:11:55
2025-07-26 18:15:00
雙體實驗室 incentive-icons
雙體實驗室
連接人文與科技
158文章數 313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國外分校誤錄取:已有16人決定復讀

頭條要聞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國外分校誤錄取:已有16人決定復讀

體育要聞

楊瀚森效力NBA期間 青島男籃將暫存球隊15號球衣

娛樂要聞

董璇首談保釋前夫細節(jié)!高云翔突然不回消息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AI教父辛頓現身上海:人類如何不被AI殺掉

汽車要聞

"得房率"超90% 全新嵐圖知音空間信息曝光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房產
數碼
時尚
家居
藝術

房產要聞

分數線集體飆漲!海中867分!2025海南中招格局大變!

數碼要聞

AMD Magnus APU 圖形規(guī)格再曝:68 個計算單元,192-bit 位寬

10樣回購N次的解饞小零食!好吃到嗦手指

家居要聞

環(huán)繞設計 空間動線合理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长丰县| 景谷| 应用必备| 越西县| 壶关县| 太仆寺旗| 陈巴尔虎旗| 大悟县| 商洛市| 泸州市| 六枝特区| 遂川县| 自治县| 祁连县| 航空| 怀来县| 东海县| 夏津县| 怀远县| 昔阳县| 东乌| 汉阴县| 云梦县| 临沂市| 大余县| 崇明县| 陵川县| 万宁市| 九江市| 巴林左旗| 镇平县| 本溪市| 威宁| 易门县| 夏邑县| 芮城县| 乌鲁木齐县| 达尔| 上杭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