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國四川省廣元市的三星堆文化遺址舉世聞名。近日三星堆考古團隊公布了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再次讓世人震撼,除了造型夸張精美的青銅器,還發(fā)現(xiàn)了金箔包裹的黃金手杖、黃金面具的殘片。黃金制品的發(fā)現(xiàn)引發(fā)了強烈關注。
三星堆文化還處于青銅時代,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掌握淘金技術,連熔化黃金的能力都沒有,從哪里弄來黃金打造出黃金面具的?近日一些自媒體上流傳那些黃金來自天外,是超新星爆發(fā)或中子星合并時制造了大量的金元素,之后富含黃金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燃燒后落到地面上形成了狗頭金,繼而被人撿去打造出黃金面具。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打造面具及手杖的黃金極可能來自狗頭金,狗頭金是天然產(chǎn)生的金塊,因形狀不規(guī)則酷似狗頭而得名。其中的黃金含量比較高,甚至可以高到不需要冶煉提純。三星堆文化時期的人類要打造黃金面具,基本只能從狗頭金中獲取黃金。至于打造出金箔,完全可以利用黃金很好的延展性將其打造出來。狗頭金中的黃金歸根到底也的確是來自超新星爆發(fā)或中子星合并。
地球上的各種元素不是天生就有的。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其次是氦,這兩種元素占了宇宙中原子總量的99%以上。恒星上不斷地進行著核聚變,能夠?qū)①|(zhì)量很小的氫、氦等元素聚變成質(zhì)量稍微大一些的元素。太陽的質(zhì)量不是很大,只能將輕元素聚變到碳、氧,質(zhì)量更大的恒星能夠聚變到更重的元素。但不論恒星的質(zhì)量多大,依靠聚變只能將元素聚變到比結合能最大的鐵元素。
金原子的質(zhì)量比鐵大,依靠恒星聚變不可能制造出金。大質(zhì)量的恒星在生命末期會經(jīng)歷超新星爆發(fā),超新星爆發(fā)時的幾周至幾個月內(nèi)釋放的能量可以抵得上太陽一生中釋放的能量,無法通過聚變形成的比鐵元素重的金、銀等元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超新星爆發(fā)后形成的中子星在和另一顆中子星發(fā)生碰撞的過程中也能制造出大量較重的元素,形成的較重的元素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行星或者聚集到二代恒星、三代恒星里。
地球上有很多比鐵重的元素,這些元素以及很多不比鐵元素重的氧、硅、鋁等也是恒星制造出來的。正是因為有了豐富的元素,地球上才可能出現(xiàn)絢麗多彩的生命和文明。從這個角度講,你佩戴的金銀首飾是來自恒星的殘骸;國王手杖上的黃金也是來自恒星的殘骸;甚至也可以說組成你的元素就是來自數(shù)十億年前甚至更早時期的星星。既然如此,我們并沒有太多的理由專門強調(diào)三星堆出土的黃金是來自地球之外的恒星殘骸。
若是說狗頭金是富含黃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則沒有科學依據(jù)。狗頭金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在古代文獻中也有很多確切的關于狗頭金的記錄。有文獻顯示,目前發(fā)現(xiàn)的質(zhì)量超過10千克的狗頭金塊金達8000-10000塊[1]。狗頭金早已吸引了很多學者對其進行研究,對于狗頭金的形成目前有幾大類觀點:表生成礦說、原生成礦說、生物聚金說、冰凍富集作用說等。不同的說法還可以細化,如表生成礦說中又有物理風化說、化學溶解說、再生一齊采化說等;原生金塊成因說中又有原生型、原生改造型等說法。
這么多的說法并不是單純的猜測,都是建立在對實物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給出的可靠分析。不同的說法都是在探討狗頭金的成礦,而非將狗頭金視為天外來的隕石、隕金。把狗頭金視為小行星撞地球的產(chǎn)物,實在太經(jīng)不起推敲,比如無法解釋為何狗頭金多產(chǎn)于沖擊型砂礦中,無法解釋狗頭金經(jīng)常和石英、硫化物相伴。
[!] 朱 訓.中國礦情(第二卷). 金屬礦床[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48):9~49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