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望,有贊嘆,有詫異,榮耀50系列終于登場。但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盡管獨立后榮耀蟄伏時間長達數月,但在榮耀50線上全平臺首銷中,竟然實現1分鐘破5億元的銷售成績。業內驚嘆之余,也不得不深入思考,在瞬息萬變的手機市場,究竟是什么讓沉寂數月的榮耀能做到出場即主場?
從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產品線總裁方飛近期發表的一篇長文《榮耀50的極致產品主義》中,我們或許能找到個中關鍵。
唯快不破當道,手機市場亟待產品極致主義破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用這兩句話來形容當下的手機市場恐怕再貼切不過??斓暮锰幵谟谀芡苿有袠I發展,蛋糕能越做越大,但看似繁榮的背后其實暗藏隱憂。
表現在產品端,在核心硬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同質化(包括設計的“千機一面”、配置的大同小異等)越來越嚴重,而在用戶端,則表現為“選擇困難癥”及體驗的參差不齊,導致廠商間最終只能以價格來平衡檔位,而產品本身應有的價值則遠未被開發和釋放。
這種情況在以國產安卓手機為主的廠商中似乎已經成為發展和競爭的常態,這也是為何國內手機廠商雖然在出貨量份額上占據優勢,但反映在真正衡量品牌市場競爭力的銷售額占比上,份額完全不成比例的主要原因。
以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為例,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按照銷售額計算,蘋果以42%高居榜首,中國手機企業OVM相加占比為23.8%,僅為蘋果的56.7%,也就是將將過半。至于單個手機廠商,則與蘋果的差距更大。
由此可見,中國手機產業要想實現真正的產業價值,打破產品的同質化,切實給用戶以體驗的提升才是關鍵。
基于此,中國手機產業亟待破局者。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手機企業代表之一的榮耀,其提出的產品極致主義可謂恰當其時。原因何在?
在我們理解,所謂“極致產品主義”,即堅持極致產品第一的理念,將產品體驗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
事實上,從歷史角度來看,德國的機械、日本的電子、美國的信息科技,遵循的都是“極致產品主義”的路線。而我們前述的蘋果,其iPhone之所以能以15%左右的市場份額,攫取到產業接近一半的營收和70%左右的利潤,其實靠的也是包括設計、體驗在內的極致產品主義。
具體到榮耀的極致產品主義,同樣是從設計到體驗的苛求完美。
以榮耀50系列設計為例,據方飛在《榮耀50的極致產品主義》中所介紹的:榮耀50系列的外觀最早不是現在的樣子,當第一版手機出來的時候,攝像頭的設計做不到完美對稱,曲線的曲率和弧度并不完美,很難符合我們對極致美學的要求。為此,榮耀組織了兩個團隊來PK,看哪個團隊能做出來完美的對稱和弧線,兩個架構團隊經過了三輪PK,最終才找到了新的方案,攝像頭不僅設計完美對稱,圓環的銜接也非常完美。
又如,為了實現75°超曲屏,榮耀在設計加工環節,使用了特殊的高精度設備,像用手術刀一樣對屏幕做了高精度的“微整形”,使產品的觀感和握感產生了質的飛躍,而每一處看似簡單的弧線背后,其實都有榮耀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反復鉆研嘗試的身影。
榮耀對于設計美的極致追求可見一斑。
相較之下,除了蘋果外,我們很難看到有其他廠商為了將設計做到極致而有如此的投入和精心,“千機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洞悉與引領用戶需求,雙輪驅動演繹“科技以人為本”
所謂知其然,需知所以然。如果說上述極致產品主義的側重點在于產品和技術本身,那么廠商的這些產品和技術的來由或者說根據又在哪里?
曾幾何時,“科技以人為本”成為眾多科技企業發展的座右銘,而這之中“人”才是科技最終服務的主體。具體到手機產業,就是手機用戶。
但在當下的手機市場,業內人士往往都非常疑惑,推出的手機產品外觀上符合市場的審美、技術上也非常先進,卻往往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這個問題有非常多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多這樣的產品往往忽略了用戶的真實體驗。
所以,作為手機企業,一來是要洞察用戶需求的痛點,例如手機的外觀設計、快充、拍照等;二來是科技的發展要為用戶創造新的需求和體驗,不斷提升產品的使用價值,而這就是榮耀“雙輪驅動”的精髓,也讓我們前述榮耀的極致產品主義成為了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提及對于用戶痛點需求的洞察,我們不妨以短視頻為例予以說明。
據艾媒數據中心統計,僅在2020年上半年,短視頻應用在消費者常用APP的單機單日有效時長占比接近32%,已成為用戶日常最常用的手機APP之一。
而榮耀在針對大量消費者的調研中,也敏銳洞察這類需求的呼聲近兩年顯著提升,同時聽取用戶大量視頻功能細節的建議,比如拍視頻過程中自由操控的體驗感等,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榮耀50系列的多鏡錄像、Vlog同框等直擊用戶痛點的創新功能。
其實單就手機的Vlog功能,此前也有廠商推出,但均未能在市場和用戶中掀起波瀾,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創新力不足,未能將該體驗做到極致,真正做到切實而便捷地滿足用戶的痛點需求。
就像方飛所言,Vlog多畫面同框的功能,要求同時調用多路鏡頭;前后、后等畫面可以過程中無縫切換,要求多路ISP可以協同工作;自拍的人臉部分要實時進行美顏渲染;前后的聲音錄制要基于方位進行定向的增強等。僅做一個技術方案并不難,難的是把所有的方案融合到一次簡單的視頻拍攝中去,而這些關鍵技術均來自于榮耀對于技術和需求的長期積淀及理解。
“科技以人為本”這一科技企業為之努力的目標,榮耀以雙輪驅動的極致產品主義再次給出完美詮釋與演繹。
雙輪驅動下的極致產品主義,榮耀底氣何來?
接下來的問題是,榮耀何以能夠成為雙輪驅動下的極致產品主義的踐行者?
熟悉榮耀的業內都知道,從誕生迄今,其創新的DNA和洞悉用戶需求的能力始終如影相隨。
例如2014年獨立成長之初,榮耀手機洞察用戶對于“網速為王”的需求,重磅發布榮耀6,網速達到199Mbps,這讓年輕的榮耀手機,在當時競爭復雜的手機市場迅速站穩腳跟;再如業內熟知的獨創仿生平行雙鏡頭手機,不僅改變了相機拍照的發展史,其特有的景深、大光圈拍照能力,使得當時榮耀6 plus拍出的作品可以媲美單反效果,更為重要的是,自此之后,雙攝開始逐漸成為行業高端手機的標準配置,引領了產業的發展。
至于今天應用于榮耀50的各種獨創的基于芯片底層的Turbo技術,早在2018年,榮耀就已經率先發布,并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樣為眾多友商所追隨,但從未被超越。
另一方面,自研技術創新,持續打造用戶硬核體驗的背后,是榮耀研發團隊的強力支撐。據榮耀CEO趙明透露,榮耀有超八千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就超過五成。榮耀在全國更是擁有4個研發中心、100 多個業界一流水準的實驗室,涵蓋了 、AI、影像、軟件、設計等領域的核心技術。
5G
并且榮耀方飛在長文中表示“團隊從中國最早的智能手機做到現在已經十余年,每一款產品的打磨都是一次痛并快樂著的經歷,每一款手機背后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但這種遇到困難絕不服輸的精神,已經內化到這支研發團隊的骨子里,成為了我們的精神內核?!币舱沁@支有追求、有信念的團隊才能把“做好產品”貫徹到底。
從榮耀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是其對于市場和用戶需求敏銳的洞察,用創新引領產業趨勢的深厚積淀,以及對技術研發持續的投入與堅持,而這,也是當下和未來的榮耀,能夠持續貫徹、執行其雙輪驅動下的極致產品主義,再次登頂市場巔峰的底氣來源。
總結:在當下唯快不破的商業市場,極致產品主義在彰顯企業差異化競爭的同時,對于產業的發展和牽引,則更顯得難能可貴。
踐行雙輪驅動的極致產品主義的榮耀,已經用榮耀50的市場熱度和實打實的銷售戰績,對自己的實力給出最好的證明。據趙明此前透露的數據,榮耀中國市場份額,已經從最低時的3%,快速反彈至5月最后一周的9.5%,可以預期,有了榮耀50系列的爆款效應加持,榮耀的上攻之路將加速前行。
再度回到市場舞臺中央、向高端發起沖刺的榮耀,能否一改國產手機行業大而不強的格局?理性的判斷是,雖存挑戰,但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