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茶館(kejichaguan)
在全行業線上化的今天,「轉型升級」被無數次提及。
6月15日,上汽集團正式發布全新企業LOGO,宣布向“用戶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轉型。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我們要用新的模式走新的路,這不僅是產品技術上的改變,更要從觀念、組織架構等方面全面轉向用戶,現在只是開頭。”
毋庸置疑,智能、網聯、共享、5G等技術革新,正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在這個未知遠大于已知的時代,傳統車企想要快速入局新賽道競爭,必須華麗轉身。尤其對像上汽集團這樣的業內“大象”而言,“轉身”雖難,但也迫在眉睫。
01、變局已至,直連用戶更重要
當以新視角重審汽車行業時,我們發現,這個行業的邊界正被快速粉碎;且傳統B2B的商業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變化。
越來越多具有技術賦能優勢的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他們不僅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能力,為行業提供新型解決方案;同時也以創新商業模式、互聯網新思維影響著消費者意識,進而給行業產研、采購、供應、制造、銷售等各環節帶來革新和挑戰。
一個典型示例,是新勢力特斯拉在直營模式基礎上,試圖向全線上化的銷售轉型嘗試。要知道,對大多數車企來說,經銷體系發展已久。上汽長期以來也都采用B2B模式——自己對接經銷商,經銷商對接終端用戶。
但今天的消費用戶,年輕化,多元化、個性化,他們對品牌和產品有更深刻、獨到的認識,更在意和品牌直接對話。傳統經銷模式精細化用戶運營能力不足,不能充分適配他們的決策需要。傳統車企想要將技術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必須靠自己想辦法,或是主動帶上經銷商一起,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觸達年輕人。
02、TO C能力建設,破局關鍵在“全面”
轉向“用戶型高科技公司”,上汽總裁王曉秋強調,To C能力建設,是上汽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簡言之,一切從用戶出發。
在這方面,客觀說上汽是擁有用戶基因的,圍繞用戶破局并非從零開始。集團副總裁祖似杰在24日上汽舉辦的智咖匯上也說過:“用戶是上汽從過去到現在從來沒改變的第一價值觀。”旗下五菱宏光喊出的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就是品牌充分理解用戶后,獲得良好發展的典型示例。
去年,從地攤經濟到喜茶,沒有五菱蹭不上的熱點。助推五菱銷量神話的同時,上汽還做了很多事。產品側,推出智己CSOP平臺,通過用戶數據驅動產品的迭代,與用戶共享企業發展的紅利;營銷側,MG通過眾籌形式和數據營銷增強用戶的直接聯系……
但TO C能力建設,于任何車企而言,不應局限于產品、營銷等產業鏈下游。“TO C”是方向,“能力建設”要360°全方位。唯有從造車、賣車、用車、車生活等用戶全生命周期去思考,多端協同,構建TO C的能力轉變,才能真正貼近用戶。
具體而言,上汽從「軟件層」到「硬件層」均有發力——
● 軟件層
上汽聯合旗下零束軟件推出「零束銀河全棧解決方案」,全力打造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擁有海量應用軟件、千人千面體驗、貼心入微服務的“軟件汽車”,實現以“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
據零束軟件CEO 李君介紹,零束銀河全棧解決方案涵蓋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SOA軟件平臺、智能汽車數據工廠、全棧OTA和網絡安全方案四大基礎技術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為用戶帶來極致體驗的智能化場景服務平臺。截止目前,零束已開放680項車端服務、980項云端服務、260項數據服務,覆蓋車內控制、智能駕駛、信息娛樂、智能網聯、數據訓練等20余個領域,且還在不斷更迭中。
其中,作為跑在電子架構上的「靈魂」——SOA軟件平臺的價值,就是把相關生態、商業模式等快速地與車企結合,使終端普通用戶、汽車廠家及第三方開發者……人人都能抓住基于跨品牌、跨平臺、跨車型的軟件開發能力,成為自己出行場景的主導,擁抱“一車千面”。
再者,自動駕駛方面,上汽計劃今年Robotaxi落地上海、蘇州,2022年落地深圳,2025年達成萬輛規模;2025年批量投產 L4 級智能駕駛汽車,成為中國智能駕駛技術頭部企業。
● 硬件層
為強健智能車“體魄”,上汽集團近來宣布,計劃2021年底投產零熱失控、高性價比、可快充、可快換、可升級的新一代動力電池,2025年投產技術全球領先的固態電池。在鋰電池電動車應用已得到市場普遍接納的當下,上汽旗下捷氫科技還將以“燃料電池產品的產業化進程“作為全新起點。
應對燃料電池成本過高的問題,上海捷氫科技總經理盧兵兵在24日的智咖匯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P3、P4、P5系列產品的量產開發逐漸降低產品的成本。2025年,預期P5系統物料成本將降至與動力電池存在相當的經濟性,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燃料電池在很多場景下也能得到應用,這是我們目前的目標。”
軟硬兼備之余,上汽還積極拓展朋友圈,以“合縱”模式牽手生態伙伴,與產業鏈上下游各方達成廣泛協作。
據悉,早前,上汽已和騰訊組建網絡安全聯合實驗室,聚焦智能汽車開展車輛攻防、安全技術研發,共同打造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產品;和華為、英偉達等合作,形成從感知、決策到執行的系統級解決方案;還聯合中移動、華為共同打造全國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區……
對外廣交朋友重塑生態圈,對內孵化“科技小巨人”拓展業務鏈。目前,上汽正加快推進旗下14家科創型公司的分拆上市,計劃在三年內對捷氫科技、中海庭、聯創電子等企業完成分拆,構建未來市場競爭力。
上汽集團副總裁祖似杰表示:“我們希望以更加自信、更加自主,同時也是一個更加開放的上汽的形象,以開放的心態、合作的姿態,與更多合作伙伴交流,在新賽道上‘開疆拓土’。”
03、未來,是高科技企業的天下
針對品牌新LOGO,祖似杰揭秘:一方面,品牌將上版中的“方向盤“拿掉了,預示未來駕駛無需方向盤,智能化趨勢日益明顯。另一方面,新logo的顏色上汽藍,沒有上一版顏色那么深沉,代表著集團期待以更環保的方式,為我們的藍色星球貢獻更多力量。
從藍色方向盤,到藍色星球,說明上汽的發展視角更宏大、志向更遠大了。
綜上來看,上汽貢獻的力量,更多在于以高科技企業身姿為未來科技助力。它用親身經歷啟示同行,面對變局和挑戰,必須從軟件開發到硬件更迭,自主掌握核心技術能力,以用戶為中心,創新商業模式,在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內持續開發和交付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才能拿到汽車行業百年變革的門票,實現華麗轉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