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濡鴉之巫女》(零 ?濡鴉ノ巫女?)是由光榮(KOEI)公司開發的一款日式心理恐怖冒險游戲。
擅長渲染氛圍的日系作品,在此作中也給玩家帶來不錯的“恐怖”體驗。不過這原本應該是勸退“膽小”的玩家的作品,卻因為“獨特且難以拒絕的緣由”。使得大量以前不玩日系恐怖游戲的玩家涌入。
畢竟“好色和膽小,你總要克服一個”,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后者。
該作女主角夕莉在交通事故后失去家人獨自存活下來,變得可以看見過去的幻影以及死者等“不該存在的事物”。
聽著是否有些既視感?十月新番《看得見的女孩》的女主見子同樣也具有“靈視”(陰陽眼)能力,可以看見“不該存在的事物”。
然而相較于游戲中能被玩家操控,并使用相機進行反擊的夕莉。動畫中的見子卻只能一次次地一邊維持表情一邊無視他們。不得不說,見子如果去當演員,這“撲克臉”表情管理可謂大師級別了。
說來也是有趣,金凱瑞出演的《變相怪杰》也是漫改作品。然而原作漫畫本身是十分掉san值的恐怖作品。硬生生的被金凱瑞的表演天賦給搞成了經典的喜劇作品。
得益于此,《變相怪杰》也成了史上最為經典的影視作品之一。
《看得見的女孩》這部由泉朝樹創作的漫畫作品,盡管有著“不可名狀的事物”,整體卻依然圍繞著女主見子的日常展開。同時配合“鬼怪”各種對見子的“挑逗”,再借由見子的反應來體現喜劇效果。
不得不說,目前來看是十分成功的。
未知是恐懼的來源之一,但恐懼也來源于看得見
恐懼多是源于未知,人對未知的事情常會心存恐懼。
“這世上分為已知和未知,處于中間地帶的就是感知之門”。
這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作家、哲學家奧爾德斯·赫胥黎的名言。對無知(未知)的恐懼就來源于打開一扇不明確的門。也就是“無知是福”,知道得越少也就越幸福。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所謂知道則需要通過眼睛去獲取相應的“知識”。見子的摯友百合川華(小華)并不像見子一樣擁有可以看到“不該存在的事物”“靈視”(陰陽眼)。但是卻擁有著強大的生命能量。
的
因此,小華在這部作品中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 依賴強大的生命能量,吸引著靈體給能“看見的”見子帶來矛盾,制造劇情的“沖突”。
- 從常人無法看到的角度,渲染恐怖的氛圍,體現“看得見”所帶來的恐懼
一個外星人“佐格”來到地球,降臨到美國的康涅狄格州時看到一間房子著火,然后跑到房子主人那里又是不停的放屁又是不停的跳踢踏舞,但房子的主人并不理解“佐格”在干什么后將其趕了出去。
柯爾特·馮內古特寫下的這個短篇故事告訴世人,應當嘲笑未知和恐懼。而泉朝樹展現出“常人”與“非常人”面對這種未知事物的恐懼,巧妙地借由見子和小華兩人提供了克服恐懼的方法。
無法看見的小華,體現的則是唯物主義下完全的無視、忽略。而看得見的見子則是體現的勇敢地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直面它然后忽視它。
恐懼也源自于“火力”不足
《零:濡鴉之巫女》在帶來傳統日系恐怖氛圍的同時,除了出色的建模吸引著敢于克服膽小的LSP以外,還在于可使用相機進行有效的“除魔”,連拍的操作更是能輕易消滅敵人。
“除魔”,這個常見于“神魔”系列作品的名詞。《看得見的女孩》女主見子雖然擁有著“靈視”(陰陽眼),但自己及家人都是普通人。并不存在所謂的隱藏血脈、傳承這類設定。
因此在自己能“看得見”這些“不該存在的事物”后,想到了民間的“除魔”方式——撒鹽。然而這并沒有用。在網上尋找方法到的辦法是購買佛珠。可惜遇到的老奶奶功力不夠無法幫助見子。
先期的嘗試都宣告失敗,使得見子繼續走上無視它們的道路。這都是源于火力不足。
相對于游戲,在其他相同“神魔”類型的動畫作品當中,《夏目友人帳》的夏目經歷與見子更加相似。但夏目除了有“娘口三三”的幫助外還有不少實力強大的除魔師。
即便是夏目本人,也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能反抗妖怪的力量。
又或是放在《正后方的神威》里面,見子恐懼的這些“不可見的事物”在看到神威的“除魔”方式后,都會嚇得走不動道吧。
經典的《生化危機》曾被詬病不夠“恐怖”的原因,就在于過強的“火力”,玩家系列第6部作品中幾乎無法體會到“生存恐怖”。
見子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面對突然涌現出來的超現象,一時之間尋求到的方法都無法有效地解決,從而引導了其內心的恐懼。
當然,被“鬼怪”挑逗而做出欲哭無淚表情的見子,也是足夠可愛了。
日本奇特的八百萬神明
日本妖怪文化盛行,號稱有“八百萬神明”,水木茂的《妖怪大全》中可以一窺其繁多。在日本的文化中這樣解釋道:“神棲身于世間萬物”。
通俗來說也就是以萬事萬物皆神明為基礎,衍生而來的宏大的神明(妖怪)群體。凡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具有力量的存在都統稱為妖怪或神明。
從而等同國內寺廟供奉神明的神社,其內部供奉的可能并非是國人觀念上的神明。
見子因為摯友小華遭遇極端恐怖的鬼怪的糾纏,為了幫助摯友小華急病亂投醫來到了一座荒廢般的神社,向這里的“神明”獻上祈禱,祈愿能解決小華的問題。
然而這卻為見子帶來了更加嚴重的后果。至于是怎樣的后果,就涉及劇透不再說了。
日本祈求神明之際都會投錢,賽錢的風俗最初是人們向神明(寺廟、神社)敬獻大米、幣帛,后來才慢慢折現了。日本人添香油錢是有一套固定的儀式的,簡單而刻板,充分反映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一般來說,到寺廟、神社獻錢的,肯定是有求于神明、希望神明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講究“先付后拜”,先“傍水”(給錢)再許愿。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