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彎灣
前段時間,我寫過一篇文章,叫《聽李安一席話,勝離十次婚》。
李安的原話是:
“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我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他們的尊敬,我每天還是要(很努力地)去賺取他們的尊敬。”
這句話核心就一個字:賺。
文章發(fā)出去后,評論有不少,但大部分要表達的意思基本上是這樣的:
哦,明白了,就是要把婚姻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看成是做生意。你想要錢,得靠自己去賺,你想要愛,也得靠自己去爭取。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理所當然的愛。即便是結(jié)婚了,也不要忘了,伴侶對你的愛,也需要你每天去賺取。
說得對極了。
新的問題來了——把婚姻關(guān)系或者戀愛關(guān)系看成做生意,就能好好相處了?
好像也沒那么簡單。
畢竟,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是生意人,即便是生意人,大部分生意人也都算不上成功的生意人,即便是成功的生意人,也很少有人會把自己在生意上成功的哲學(xué),應(yīng)用到婚姻中來。
今天,我看到一個視頻,是國內(nèi)著名商業(yè)顧問公司“華與華”創(chuàng)始人華杉的一段話。
(業(yè)內(nèi)人士應(yīng)該對“華與華”都很熟悉,“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這個洗腦創(chuàng)意就是他們搞出來的,以及別的什么“愛干凈住漢庭”“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等很多優(yōu)秀創(chuàng)意都出自他們公司之手。)
華杉老師的那段話是這么說的:
“我們公司對客戶的定義是——已經(jīng)付了錢的人。你說你來談,但你沒付我錢,那你不是我的客戶,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對你沒有任何義務(wù)。”
“但是,一旦人家付了錢,那我對他就有義務(wù)和責任了。”
“那么,當一個沒付錢的人和一個已經(jīng)付錢的人同時約我,我的時間上就有沖突,那我該照顧誰?我是不是肯定顧那個已經(jīng)付我錢的人?但是我告訴你,99%的人,都會顧那個還沒付錢的人,因為已經(jīng)付錢給他的人呢,他認為這個錢已經(jīng)到手了,不用管了,那個地方(沒付錢的人)可能會有錢來,他就去那兒抓。他要去哪兒抓吧,這兒(已經(jīng)付錢的人)就更不滿了,這個人就走了。這個人走了,他就更需要去抓那個(沒付錢的人),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所以說要 ‘悅近來遠’,悅近,就是讓近處的人喜悅,讓已經(jīng)在這兒的客戶喜悅、讓已經(jīng)在這兒的員工喜悅,近處的人都喜悅了,遠方的人自己就來了。如果近處的人不喜悅,他們老是在流失,然后我就天天去外面抓,我不就變成打獵的了嗎?(打獵吃了上頓沒下頓,每天都沒有安全感)”
華杉的這番話,剛聽到的時候,感覺自己被雷劈了一下,特別震撼,尤其他說,當兩個人來找你,一個是還沒向你付錢的、一個是已經(jīng)向你付錢的,99%的人都會先顧及沒付錢的人——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被說中,反正我見過很多人都是這么干的。
生意上的事我就不說了,這段話原本的意思已經(jīng)表達得夠清楚了,我想說的是在生活中、婚姻中、家庭中。
比如,以前我有個朋友,她讀小學(xué)的時候,她媽媽是她的班主任,有一天,她跟一個同學(xué)發(fā)生矛盾了,恰好那個同學(xué)的媽媽,也是她們學(xué)校的老師,跟她媽媽是朋友。
那個同學(xué)惡人先告狀,說了她很多壞話,于是她媽當著那個同學(xué)媽媽的面,打了她一巴掌——根本就不聽她的解釋。
這件事,她記恨了她媽媽二十多年。
她媽媽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為什么那一巴掌會給孩子造成終生無法治愈的傷害。
反過來講,我們看到有些父母,不講道理,總是喜歡護犢子——在我們眼中,這樣的父母只會把孩子寵壞,孩子長大了就會變得刁蠻任性、被大家所嫌棄。
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也只有護犢子的父母,才能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那些總是“鐵面無私”“大義滅親”的父母,他們教養(yǎng)出來的孩子,十個有八個是心理有問題的——甚至是道德淪喪、心理扭曲的。
因為大部分父母,他們表現(xiàn)出“通情達理”“大義滅親”的樣子,并非出自于他們真的明白是非,更多是因為害怕得罪人、希望通過傷害自己家孩子,以求得跟別的大人和睦相處。
還有很多人,他們對陌生人、普通人,客客氣氣、好話說盡、寧可自己吃虧,也要成全別人,但是對自己的伴侶、自己的家人,就變得蠻橫無理、冷面無情,一有點不滿,就隨意地發(fā)脾氣、說風涼話——他可能沒搞清楚,伴侶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關(guān)系。
當然了,我相信大部分人并非不知道伴侶、家人最重要,而是因為伴侶、家人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他潛意識里覺得,無論他怎么做,他的伴侶和家人都不會離開他,就像那些成不了氣候的生意人,他們以為客戶付了錢,錢已經(jīng)給了他,他就可以懈怠了、就可以把精力用于去開發(fā)新客戶了。
所以,我們還是要時刻保持腦子清醒——做生意的時候,最好的服務(wù),應(yīng)該要給已經(jīng)付錢的人;做人,最好的脾氣,應(yīng)該留給最親的人——我想,這可能是很多人離婚、倒霉、父母雙亡之后才真正明白的道理。
寫到這里,我想說,如果這篇文章價值10塊錢的話,前面的文字,應(yīng)該只值1毛錢,后面要講的,才是重點——因為這可能是很多人離婚、倒霉之后都沒整明白的道理。
前面華杉老師所說的:99%的生意人,當一個沒付錢的人和一個已經(jīng)付錢的人同時去找他,他會優(yōu)先接待那個沒付錢的人。
99%雖然只是隨口一說的數(shù)據(jù),但根據(jù)常識,我們也應(yīng)該明白——即便無法精確到99%,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意場上,絕大部分人都會這么干,人性就是如此。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該清醒地意識到——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生意人,我們是客戶;我們不是施害者,而是受害者。
我們之所以受到傷害,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是那個已經(jīng)付了錢的“客戶”,同時又遇到了那99%的“生意人”。
就像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在學(xué)校理發(fā),剛辦了年卡,下次再去理發(fā)的時候,理發(fā)店已經(jīng)卷款跑路了。
就像我以前跟別人合作,沒簽合同之前,他對我噓寒問暖,客客氣氣,我感覺他跟我說話時候的那個語氣,溫柔得似乎每次都叫了我一聲“爸爸”,結(jié)果,合同一簽,就輪到我叫他爸爸了。
以及——我以前借錢給別人,沒借之前,我感覺對方跟我說話的態(tài)度,宛如一條喪家之犬,楚楚可憐,信誓旦旦,結(jié)果錢一借出去,對方似乎就患上了皮膚病,由土狗直接變成了癩皮狗。
要是幾年前,遇到這些情況,我一定會很生氣,大罵這些人不講武德,感嘆道德淪喪人心不古。
但現(xiàn)在,我基本不會遇到這些情況了,即便是再遇到,我也不會生氣了,因為我已經(jīng)意識到——如果我被某個人傷害了,那一定是我給了他傷害我的機會。
我需要做的,就是亡羊補牢,反思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然后修改自己的言行模式,盡可能不要讓同樣的錯誤再犯,盡可能不要給別人再次傷害我的機會,以及從錯誤中學(xué)習(xí),以小見大,規(guī)避更多可能會犯的錯。
別人傷害我,是因為我給了他傷害我的機會,這個“機會”是什么呢?
這個機會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這個東西,跟錢的性質(zhì)差不多。
錢在我身上,我就有錢,我把錢全給了他,他就有了錢,我就沒有錢了——我把安全感全給了他,他就有了安全感,而我,就沒有安全感了。
感情中的傷害,多半與安全感有關(guān)。感情中的重大傷害都有些啥?說起來無外乎就是被拋棄、被出軌嘛。
你為什么被出軌?被拋棄?
以我做情感咨詢、見過幾千上萬個為情所困之人的經(jīng)驗看來,被拋棄、被出軌的人,各種各樣的都有,有長得好看的,有長得難看的;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有不懂珍惜的,也有懂得珍惜的——很難從性格、性別、美丑、窮富等原因去分清什么樣的人更容易遭到背叛,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
但凡遭遇背叛,都是因為你給了對方背叛你的機會;但凡是被拋棄,都是因為你給了對方拋棄你的機會——這話聽起來似乎缺少了一點人味兒,但奈何冰冷的現(xiàn)實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拋棄、不想被出軌、不想被怠慢,請你不要給對方這么對你的機會,也就是說,不要給對方絕對的安全感,不要把自己全盤的交代給任何人。
“我愿為你付出一切”“我愿為你放棄一切”“有了你我什么都想要”——這些話,你要是現(xiàn)在還覺得浪漫的話,一定還會有很多感情的苦等著你去吃。
一個聰明的人,他基本上是不會遭到伴侶的背叛,即便遭遇了,他也不會過度悲傷和生氣,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挑人有眼光,專找那種家風優(yōu)良、身心健康、見過世面、自信陽光、家庭觀念強的人,這樣的伴侶,要做出見異思遷、敗壞風俗、丟人現(xiàn)眼之事的概率,就小得多;
其次,他獨立自主、發(fā)展自己、保有實力,這樣就能不斷吸引他的伴侶,與此同時,由于他的獨立與優(yōu)秀,他的伴侶或多或少都會感到一絲不安,由此也不敢隨便怠慢他、更不敢心猿意馬;
再次,假如很不幸他的伴侶成了公序良俗的漏網(wǎng)之魚,他也不至于恐慌,畢竟,他從未想過要依附伴侶和感情,遭遇背叛這種事,對他而言,最多算是一點皮外傷。
反過來講,一個在感情上悟性不是很高的人會怎么做呢?
首先,他愿意為愛付出一切;
其次,他愿意為愛放棄一切;
再次,他有了愛情什么都不想要。
所以,朋友們要牢記,得到了、安全了,就不會珍惜了,這是人性,即便對方不背叛你、拋棄你,但或多或少都會怠慢你。
你需要做的就只有三件事:
其一,不要給對方絕對的安全感,因為他絕對的安全了,你就不安全了;
其二,不要指望對方給你安全感,因為這個行為本身就會讓你更沒安全感;
其三,不斷發(fā)展自己是一輩子都得踐行的事,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才是真的真正的安全感。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