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開端。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中國的年似乎特別長,只要元宵節還沒過,這年就不算過完。
虎年新春,無論你是想“暴富”還是“暴虎”,只要諧音梗玩的好,這一年就是好的“虎”(福)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每到過年,有一個話題總會被拋出來討論,那就是年味淡了。
以前說到“過年”,人們想到的總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樣的熱鬧場面。
圖源:詮攝匯
記得小時候過年,家人們早早就準備了年貨、有祭灶、掃塵、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收壓歲錢、守歲、拜大年、穿新衣等傳統習俗。
年味是從初一到十五都見不完的家中長輩,是凌晨時一起等鞭炮、煙花璀璨,漫天喜慶的夜晚,是一家人整整齊齊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的日子,是家鄉的鄉愁的積淀,是賦予了儀式感和隆重感的歡愉時刻。
圖源:網絡
而時代發展到今天,告別了娛樂匱乏和物質貧瘠的年代,人們也不需要靠節日這個契機來滿足自已的胃和過年時穿的新衣服。
年味在發生著轉變,從以前的祭祀、廟會,到春晚、煙花爆竹,再到現在的短信拜年、微信紅包和集五福,無一都在簡化過年的年味氣氛,正所謂茍日新,年味新。
惠州,如今的年味還在嗎?相比深圳又如何呢?
從發展的歷史來看,惠州和深圳都是一個移民城市,大部分人口都是外地人,加上疫情原因,不方便走動,許多人就地過年,慢慢的,習俗越來越少,年也就淡了,過年簡單化、線上拜年已成普遍現象。
城市人口
多vs少
深圳,面積小,人口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深圳目前的常住人口1756萬人,但真正有戶口的有房子的不到1/4,昂貴的房價也是讓人望而卻步,大部分人都是返回內地過年,跟家里人團聚。過年時深圳或許是一座空城。極少部分人留深過年,就顯得略微冷清。
深圳市民中心 圖源:網絡
惠州,面積大,人口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惠州人口達600多萬人,但這里的年味會更足,雖然外來務工者占比較多,但有熱情好客的客家人也人數眾多,客家習俗也比較濃厚,惠州作為國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包容的、慢節奏的生活環境,房價方面也符合人們的期望,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這里安個小家。
惠州中心 圖源:網絡
年味氛圍
淡vs濃
在深圳過年,可以看到的是街上掛滿了燈籠和每戶門口特有的橘子樹,還有超市里循環播放的新年歌曲,倘若你想找尋深圳的年味,也許在深圳的老城區、深圳的公園里可以找回那一點的年味。
在惠州過年,城市街區亮點滿滿,你會看到張燈結彩的水東街、祝屋巷,許多本地生意人出來擺攤,給惠州增添了一點年味。趕年集、嘗年味、買特產就是過年年味的一點小樂趣,逛久了,你就會發現大街小巷都充滿濃濃的客家味道。
時尚vs傳統
深圳繽紛多彩的新潮流帶給人們新穎的年味。
加之近期的北京東奧會點燃了冰雪旅游的熱情。冰雪之旅成為過年休閑的主流。
從豆瓣瀏覽顯示看,留深過年的人們也會組隊吃年夜飯、玩劇本殺。周邊露營、特色旅拍等休閑新玩法或將成為春節的新玩法。
在惠州過年,你會發現這里定居大量的客家人,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年俗文化,有舞草龍、逗老爺、上燈、抬龍橋等文化習俗傳承了下來,讓惠州的年更具傳統。
舞獅神游 圖源:網絡
新的年味玩法已經出現,那我們也應順應潮流,讓年更加有年味,讓原地過年的人兒過個滿意的年。帶你們看看深惠兩市有什么可以值得我們去追尋的年味!
深圳人過的年也是有儀式感的。只要你上街轉轉,就會發現深圳也有深圳的年味兒,深圳的年味兒就藏在這些地方。
0 1
春意盎然的花卉世界
每年春節必逛花市,逛花市已經成為深圳人的習慣了。“行花街,行大運”廣東人萬事都要圖個好意頭。誰家過年要是不買花,那真的過了個寂寞。
但深圳有幾處花卉世界依舊芬芳,同樣能感受到新春的氣息,看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真的浪漫至極。
深圳花市 圖源:網絡
0 2
人氣頂流的深圳公園
熟悉深圳的人都應該知道深圳是個建在公園上的城市,1900+平方公里的面積,僅僅是北京的十分之一,卻擁有400+平方公里面積、超過1206個公園。
有集世界奇觀、歷史遺跡、古今名勝、民間歌舞的人造主題公園,春節期間,深圳世界之窗第四屆國際街頭藝術節歡樂開啟。
國際街頭藝術演藝薈萃、特技達人演藝絕活、首位真人互動NPC、國漫IP虎墩小鏢師逐夢世界、年紅福氣大派送、全新動感項目……新奇游玩給絕大數留深的人提供了娛樂場所和新年歡樂體驗。
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在別的省市,公園似乎是老人家和小孩的專屬,而深圳的公園卻深受年輕人的青睞,這也說明了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
點開社交網絡,你會發現深圳年輕人位列打卡首位的不是咖啡店就是公園。所以在深圳春節最熱門的景點是哪里?沒錯,就是這1206個深圳公園,非常深受深圳人的熱愛。
0 3
紅紅火火的批發市場
文具批發市場是深圳人過年必去打卡的地方——文具批發市場,大概是全深圳最有年味的地方了。
一到過年,兩棟大樓便張燈結彩被年貨染成了喜慶的中國紅,來這里買買買的人少不了提兩大摞年貨回家,隨處一個角落都是新年的氣息。
圖源:深二代靈魂
人潮涌動的市場里喜上眉梢,市民們精心挑選著對聯和紅包,心里滿懷著對新年的期許,對聯上的祝福語永遠有新的驚喜。
說完深圳這些兒年味,那惠州年味又如何呢?沒了煙花爆竹的年味,除了傳統的團圓飯、打麻將,惠州年味儀式感還有漫步西湖、感受蘇東坡先生在西湖留下的歷史文化、帶著家人去紅花湖騎行,爬山增加年味的一點樂趣。
0 1
景色宜人的惠州西湖
現在過年與親朋好友共賞西湖花燈,是許多惠州人在新春佳節的必備節目,惠州西湖繼承了嶺南獨樹一幟的自然景觀,與杭州西湖相比,更顯清爽直白、端莊素雅。
圖源: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西湖花燈是惠州人最期待的年味,惠州人出游的必備出行的景點之一。
但現在因為疫情原因西湖花燈不采取集中進行的傳統組織模式,調整為以常態化燈光為基礎,所以年味也就沒有前幾年那么的濃烈。
0 2
年貨齊全的橋東街道
橋東這條老街,承載著惠州人的記憶。來這里逛街的大部分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本地人。
置辦年貨,這里有春節少不了各類油炸類的風味小吃,甜糖環、咸糖環、牛耳朵...每一個街角,每一家店鋪,每一個小攤都擺著各式各樣的年貨。
圖源:南方+
這里品種豐富的副食,摻雜著日用品、服裝店鋪等。春節時差點什么年貨,都可以在這里買到。
在惠州橋東還保留著自己的年味,以獨特的方式陪伴著我們。
0 3
文化潮流的33號青年街
33號青年公路街近幾年流行年人的主場,在最繁華的商業黃金地帶,是個集街頭生活、餐飲美食、美學美業、極限運動、潮牌服飾、公園劇場等多個板塊。
圖源:33號青年文化街區
是大部分人網紅打卡景點與拍照圣地,在街區內掛滿了紅燈籠,充滿著春節年味的氛圍。
圖源:33號青年文化街區
所以,深惠兩市過年打卡pk點,你更喜歡哪款年味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變得是過年的形式,不變的是人們對于“年”這樣一個節日的情感慰藉的追求。
惠州本地人黃女士頗有感慨:近年因為疫情原因,惠州的年味確實沒有以前濃烈了,以前的年有花街,有鬧市,到處都能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現在過年大街小巷都安靜的不得了,路上景區也沒有過年的氣氛。
水東街 圖源:網絡
95年的小陳是在惠州留年的外來務工者,他卻覺得以前那些傳統習俗太繁瑣累人,不如現在這樣過年簡單點好。
或許如小陳那樣,今年全家一起吃個團圓飯,看場電影、拍張合照,同樣定格幸福團圓。
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不添亂,做好防疫就是過最好的年。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年味從來沒有變淡,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換了模樣。
作家馮驥才說:“年味”,并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
還有人會說,傳統儀式是年文化的重要載體,但并非一成不變的教條,成為束縛人的“清規戒律”。
那么,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年文化中的傳統儀式到底是在保留自身基本形態的情況下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好呢,還是保留原汁原味更好呢?你覺得呢?
作者:深惠君
參考資料:吃喝惠州、shenzhenweekly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