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并在本文評論區留言,隨機抽取一位送湯金華親筆簽名小斜挎包。
作為勝利2022新春之后第一款上市旗艦,并且在神速系列用“超音速”(近日它已經在論壇有了自己的專屬名稱,H~S)這一獨立姓名出現的拍子,自然是有不少關注度。
基本外觀
整體配色以寶礦藍和珍珠白非對稱設計,兼有綠色和粉絲點綴,給我一種京劇臉譜油彩流動的感覺,總體來說偏中性,男女皆宜,穩中帶騷。
個人最喜歡的是為它帶來“黑絲”之名的中桿,整體顏色清新明亮。對稱設計的類似于翅膀的圖案摸起來有燙金的質感。
使用者對顏值評價
基本科技
復合劍樋拍框
這個框型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根據官方宣傳簡短來說即便是拍框的上中下采用不同的拍框構造來達到降低風阻和抗扭等不同的效果。
而劍樋其實是冷兵器時代的概念,人們認為刀劍上的凹槽能夠有減輕配重、增加堅固度和靈動性等特點,勝利把這個凹槽運用在了拍框的中部。
這回比較有意思的是相對于其他帕子的拍框,超音速的劍樋做的有些極致。
我以不同的顏色標識各拍子劍樋的起始點,90K(圖下)和90F(圖上)的劍樋相對于幾乎占據了整個拍框中部超音速(圖中)而言,的確有些保守了。而劍樋對于拍框堅固度等作用無法從試打感知,但是這些對稱的左右共4條凹槽對于減輕拍頭重量,讓平衡點更靠近手柄的作用是一定的。
而宣稱拍框“薄型化設計”的超音速,從肉眼比較的確比90F要稍薄,尤其對比最下面的90K要明顯薄一些。你仿佛都能聽到90K在略帶玩笑的發問“你這小身板,殺球腰受得了嗎?”
6.8SHAFT百洛碳纖維中桿。
百洛碳纖維幾乎已經是高端標配了。下面給大家徒手掰一下90F與超音速的中桿與拍框。讓大家沉浸式體驗一下兩者的軟硬之別。
個人感受而言,超音速中桿是明顯要硬于90F,至于拍框則感覺不出明顯差別。
懸浮核心科技
人造手柄和透明錐蓋在其宣傳中有兩大功能。“增加揮拍自由度”和“吸震”。
對于揮拍自由度而言我和請的體驗者都還達不到體驗這一作用的層次,我只能給大家做個類比,教練們經常說的網前球手里“要留空隙,不要握死,才能更靈活”。這一新木柄的拍錐透明和中空結構以及拍柄內部的中空X字支撐相對于傳統全包裹木柄理論上的確能給中桿更多空間。至于其中的微妙差別和作用,就需要更長久的時間,和更專業的選手來試驗了。
但就從同樣采用懸浮核心科技的90F的長期使用體驗來看,這一手柄的吸震反饋和傳統手柄沒感覺出差別,透明拍錐也沒有任何開裂情況。擔憂這兩點的還是可以打消疑慮。
撇去外觀,它的坐標在勝利的看家本領速度拍領域更是在快彈上超越了90S,因此一開始我最期待的也是它在速度方面的極致表現。
但拿到手時,在初次試打的過程中,它卻并沒有展現顯而易見速度特性,相對而言,不如90F輕巧,揮速在不發力隨意揮拍的情況下同樣也是感覺90S的速度更優更好驅動。
這一特性,我們從這拍子的基礎數據就能大致窺見一二。
從直觀的數據我們能看出,超音速在4u的速度拍里面的重量和揮重都已經到了一個峰值,在去掉熱縮膜的情況下4U的重量都已經和3U的臨界值無限靠近。這里我可以給大家列出曾經測過的3U90S和4U90F基礎數據作為比較。
由此基本對比可以看出,超音速是速度拍里面比較重的一款拍子,而它的揮重數據在4u的情況下已經超出了3U的90S。
PS:
注 : 揮重 可以簡單理解為揮動拍子時感受到的重量,揮重越小,代表拍子越偏向輕巧靈動。
注 : 平衡點 為拍子保持兩端平衡的點到手柄末端的距離,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大拍子的頭重感越明顯。
這一情況和初次上手的感覺基本符合,但與預期中超音速之名匹配的輕巧或者極致揮速差異較大。個人意見總是有不全的,本次請三位體驗者來試打評測這一球拍。并錄制視頻方便大家參考水平和直觀感受。
實戰評測
測試拍:ARS-HS(4UG5),線:VBS-66N(26/28磅)
中級女選手:Zoey
ZOEY是一位小學老師,沒有學過球,因為小時候父親陪打球帶出來的興趣,參加工作后選擇羽毛球作為業余運動,球齡6年,周邊大小比賽經常參與,在業余里面已經有一定水平。以下為試打視頻和采訪感受。
感受總結
優勢:殺球舒服,打感硬,網前撲球好。
不足:吊球打框,感覺會越打越重。感覺磅數偏高。
盡管是輕量化速度拍,但是在拉高磅數和習慣了輕量化的情況下,會略微有重和費力的感覺,無論什么拍子,還是建議大家拉適合自己的磅數。而破風框帶來的揮速差別尤其在吊球等需要控制拍面和節奏的技術時,需要特別花時間適應。
第一次種草勝利:小登登
小登登的球年齡為9年,在他漫長的球齡中基本以單打為主,技術大都靠自己鉆研,酷愛充滿激情的殺球,定位中級偏暴力型男選手,在去年打籃球腳踝受傷以后目前在保養狀態,近段時間逐漸轉向雙打為主。而在他的以前的球場生涯中幾乎都用的綠廠和紅廠的進攻型球拍,超音速是他正式試打的藍廠的第一塊球拍。以下為試打視頻和采訪感受。
總結
優勢:揮速特別快,中桿彈,手感扎實,出球脆(快)。
不足:“發力殺球時會感受到破風拍面的震顫(形變)”
作為小登登正式接觸的第一款勝利球拍,盡管顏值沒有cue到他,但是勝利招牌的破風框與以往盒式框的鮮明差別所帶來的迥異打感還是征服了他,在試打人中,他對超音速的反饋最好,目前他已經正式將其納入兵器庫。
發力才能征服:黃澤
黃澤為學生,大學時兼職教球,有比較全面的技術,打球也更加強調節奏和精準度。定位中級偏控球型男選手,在試打超音速之前,已經有過亮劍12和90F等勝利球拍的體驗,以下為試打視頻和采訪感受。
總結
優勢:中前場平抽(發力時)揮速快,推球好。平高球突然性好,被動高遠球更容易處理。
不足:挑球等技術時需要自己比平時發力更多一點,殺球借不到力,需要自己更多的發力。
超音速相對于勝利其他速度拍偏硬的打感,中桿的偏硬等,都決定了它的特性更依賴于使用者的身體力量和發力技巧驅動。
總結
如果以大家熟知的神速90系列做對比,90F為女士拍,90S為純速度拍,90K為偏進攻拍。那么我認為超音速應該介于90S和90K之間。它在追求極致速度時,又想給使用者在平抽和殺球等進攻技術時能夠有爆發力的一拍。甚至現在的商家標語都是,速度拍中的進攻拍!
為了驗證筆者爆發力的說法,特意請小登登做了人肉試驗,來感受超音速的爆發力反饋。
從試驗反應來看,超音速即使在一般球友中,殺球也能有不錯的爆發力,還是值得期待。
它的拍框和中桿整體偏硬,重量和揮重也較大,上手難度要較高,定位于中高級業余選手或者更專業比賽的選手。“重力加速度”雖然在加速時的速度和爆發力是一個優勢,但要在重量和揮重高于90S的超音速上時刻打出優于90S的速度,和有一拍有爆發力的進攻,則需要相當的力量與技巧。
因此,如果你覺得90S或者90F等球拍雖然省力和速度快,但在進攻時缺一點爆發的激情,又具備一定水平能夠發揮超音速的速度特性,我想這把拍子能夠成為你的選擇。而如果你是從輕巧省力和速度為王來期待這把拍子,則要準備好足夠的時間和力量去征服它,因為它并不是一只隨便就聽話讓你順手的拍,只有馴服了它的桀驁不馴,才能讓它成為你的手中神兵。
...END...
評論區隨機抽送獎品一件(帶湯金華親筆簽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