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著兩只眼睛,并且兩只眼睛可一同聚焦在前方同一個物體上,這使得人眼看到的景象呈現出立體感。有人可能不屑了:難不成一只眼看到的景象不是立體的?真的不是,不信的話去看看立體電影。立體電影是依靠偏振、紅藍紅綠分色等方法使兩只眼睛看到不同的畫面,不同的畫面經過人腦分析處理產生出立體感覺。如果閉著一只眼睛看立體電影,就失去了立體感的體驗。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用筆尖去戳紙上的一個小點,睜著兩只眼睛去戳的時候一下就能點到;閉上一只眼去戳,則很容易偏離點的位置。
曾經有一種立體圖非常流行,一張平面紙張上印有很多重復排列的圖案,有的人對著畫面“愣神”一會就能看出其中的立體圖案,看到立體圖案后會高興地向別人說自己看到了蝴蝶、長頸鹿、笑臉等等。而有的人對著圖案半天愣是看不出其中的立體圖案。
很多人看不出立體圖案是因為不會看立體圖,或者說不了解立體圖的原理。立體圖的原理其實比較簡單,人眼看物體時,由于兩只眼睛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所以兩只眼睛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看立體圖時不要把目光聚焦到圖上,要將目光聚焦到圖片后方。比如圖片距離你30cm,你可以想象圖片后方1米處有一個物體,把目光聚集到圖片后方的那個物體上,這樣左眼的目光穿過圖片的左側區域,右眼的目光穿過圖片的右側區域。由于兩側目光經過的區域畫面稍有不同,這相當于兩只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物體的不同圖像,經大腦處理后就能夠呈現出一個立體的景像。
知道立體圖的原理后你不但能夠容易看出立體圖,還可以DIY一張簡單的立體圖。下圖就是我自己制作的一張簡單立體圖,將相機放在左眼的位置拍攝出小象的照片,再將相機放在右眼的位置拍攝出小象的照片,左右兩張照片拼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看這張圖片時同樣需要將目光聚焦到圖片后方,左側的目光經過左邊的小象,右側的目光經過右側的小象。此時你會看到有三只小象排在一起,小象身上的花紋、耳朵、花瓶等呈現出明顯強烈的立體視覺,就像是放在玻璃展柜中那樣栩栩如生。
看立體圖的時候由于你的眼睛需要聚焦到遠處,所以看立體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你的視覺疲勞。天天對著電腦和手機,很少有機會給眼睛放松一下時,不妨DIY一張立體圖。把自己心愛的物體做成立體圖放在手機里,既能隨時欣賞又能緩解視覺疲勞,說不定還能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