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共需5分鐘,不吐不快>
前幾天,發哥決定短途小游散散心。特殊時期,不能出省,西安本地轉轉也不錯。打開小RED書,想看看本地達人們都流行去哪兒。
我興致勃勃搜索了:
“西安打卡”、“西安拍照”、“西安短途游”等等幾個關鍵詞。
刷了五分鐘,愣是給我刷沉默了。
搜索答案第一頁,
全是“西安小鐮倉”“西安曼哈頓”“西安小香港”......
第二頁,是“假裝在首爾”,“假裝在京都”......
這列模仿,觸及國家之多,地緣之廣,令人嘆為觀止。
本以為只有去年火的“日本風”,
沒想到已經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美國曼哈頓,LA,法國普羅旺斯,巴黎,
世界各國都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更有甚者,“假裝在上海”,“假裝在西藏”...
現在“假裝界”已經如此內卷了么?
卷完國外,已經卷到家門口。
我托腮一想,照這個方向內卷下去,會不會出現:
假裝在曲江!未央神級打卡點快來拍照!
假裝在鐘樓!長安區步行十分鐘解鎖鐘樓風景!
戶縣“小回坊”,其實是夜市一條街!
我不理解。
以此思路反推,
其他城市會不會也有很多“假裝在西安”呢?
西安會不會也成為其他城市的“審美模板”呢?
本著好奇,發哥又開始搜索:
“假裝在西安”,“小西安”這類關鍵詞。
圖片來自@半熟財經
很少,甚至基本沒有。
我又陷入了沉默伴隨著深深的自卑。
是西安不夠好,不夠吸引人么?
為什么我們無法成為大家的“審美模板”?
連被假裝一下的價值都沒有?
不不不。
“一定是西安太好了,它們都模仿不來。”
“爛慫大雁塔,爛慫回民街,誰能模仿的了?”
換個角度想想,我又自信了起來。
但是既然西安這么好,為什么要假裝在別處呢?
我不理解。
相較之下,一些“外國聯想”的火爆尚且說得通。
畢竟從某個角度來說,國外風情確實可望不可及。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沒什么錯。
但是大雁塔假裝在故宮?大唐西市假裝在敦煌?
有什么好假裝的呢?
同樣一堵紅墻,為什么就得假裝是故宮?
不能是大雁塔?
同樣一個門頭,為什么就得假裝是敦煌?
不能是大唐西市?
故宮比大雁塔高級多少?大唐西市又比敦煌遜色幾分?
什么時候,連在西安遛彎都要假裝了?
西安曼哈頓寒窯南路,圖片@Weezer
刷著手機,不再是小朋友的我依舊冒出了很多問號。
世界之窗,是把世界景觀都微縮在一個固定空間里。
讓人不走多遠,就能看遍世界。
一比一還原,標明就是照搬。
西安,致力于是把整個城市變成全世界,全中國。
足不出省,就能體會并不純正的各國各地風情。
一邊說著“小XX”,一邊喊著“我們是西安”。
是挺丟份兒的。
中國各地的小鐮倉,各個城市都有這個問題
有鹿就是奈良,有水就是鐮倉。
有藏傳佛教就是拉薩,有幾根羅馬柱就是歐洲。
我想說,西安就是西安。
不是世界之窗,也不是中國之窗。
人們來西安是為了感受長安歷史,體驗秦人生活。
不是為了環游世界,周游中國。
從歷史到現如今,
從揮毫潑墨的大唐到棋盤上指點江山的大爺,
街頭巷尾的年輕人,西安依舊生機勃勃。
為什么不深耕自己的文化,總要做別人的影子呢?
宛宛類卿,有什么趣味?
我不理解。
有人說西安的氣質就是土,土有什么好深挖的?
還有人說,你這思維太偏激,就是一棒子打死。
年輕人喜歡點國外文化不行么?
為啥西安都得是傳統文化,
為啥不能有日系的,歐系的?
沒錯。一座城市的美德是包容。
在西安,可以有喜歡在公園寫書法的大爺;
也可以有喜歡唱HIP-POP的小年輕。
個人選擇是自由,但城市卻不是。
城市文化消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西安和北上廣都一樣,
西安何以稱之為西安?
如果吼秦腔的大爺,都變成了統一的山水風景;
如果秦風漢韻,都變成了奈良鐮倉,北海道;
西安何以稱之為西安?
歐式建筑可以有,美式也可以有。
我想要的,是這個城市不再努力成為誰。
而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是不能有商場,不是不能有網紅。
寒窯很好,廣仁寺很好,西影也很好。
我們走進其中,不是為了假裝在拉薩,在LA,
而是為了感受這座城市,感受腳下的土地。
西安的老味道,
不再是自媒體一遍遍的自我感動和吶喊。
老興慶宮沒了,竹笆市沒了。
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有西安味的卻越來越少。
豎條紋裝飾的公園,國潮風浸染的集會,
本地人真的會認為西安是這種感覺的么?
如此下去,假如沒有城墻,大雁塔,大明宮,
多年以后的小西安們,面對采訪,
只能說出”爛慫小鐮倉,爛慫小京都“......
西安大唐芙蓉園出現了多處日本金鴟吻;
枯山水庭院,也被搬了過來;
體驗皮影的,都是外地人。
去大雁塔,爬城墻的,都是外地人。
西安人想找西安,能去哪兒?
我不知道。
現實主義作品《小時代》說過:
沒有文化基礎的網紅,就是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
任何一個城市,不做自己,只能“發爛發臭”。
咱們自己東西挺好的。
西安也是個大城市。
長安縣也能變成宇宙中心。
更別說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積淀和精神厚度。
2022年了,不能只靠祖先支楞起城市文化。
好東西這么多,就別學得不倫不類了吧。
-END-
西安,下一個“美食荒漠”?
肉夾饃之王,根本不是老潼關!
西安,不能沒有舊書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