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灣藝術館,林泓君當代水墨大型個展現場
文/編輯:藝術紀元
不斷突破重塑 不斷突破藩籬
I keep breaking through and reshaping
and breaking through barriers
林泓君
Vivan Lin
藝術家林泓君以當代趣味的獨特畫面語言,在關注個體情緒、存在價值的同時,也在閱讀自己。在不同系列的展區觀者感受到社會作為一個復雜動態的巨大系統,其表現出的不確定性 、偶然性 、隨機性 、混沌和無序性,“可能'的確比'現實'更豐富 ,對林泓君來說,作品正是她在直面現實的詰問中,不斷探求一種“可能”、一種不確定性的方法。
當觀者夢境般游蕩在【烏有鎮】的靜謐空間與想像里,美術館那昏黃的光線和畫面古舊沉郁的色調,于冥想的氛罔中,林泓君用作品建立了一個另類世界。
“鎮里烏有鎮收藏家「安思遠」青年時期騎感覺犬遠游的風貌,也有中年安思遠眼神倦怠、生活繼續茍且的畫面。鎮里百余人,互相之間的人物關系存在錯綜復雜的羈絆,傳授最初級冥想法 “駕馭野馬”的「馬遲遲」是雅痞乖張「馬走日」的堂兄。「李愛財」是「驚夢」夢境實驗室第一個體驗者。”
—林泓君【烏有鎮·鎮里】
她使用平行空間去映射一個在現實和想象之外的第三種可能。她研究人們如何習得自身的身份和建筑自己的世界,以及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自我陶醉和反社會的行為。其中的假想神形象,靈性野獸通過狀態的變形反射的是人物的復雜身份及其身份認同背后的混亂形態,是人類行為擺脫社會期望和禁錮之后的真我。
林泓君的作品,沒有選擇那些宏觀的論述,也沒有哲學、史學的高深,只是選擇了給她自己內心留下強烈沖擊的生活經歷,這些經歷里也有給她生命留下強烈印象的人,而這些人是活的,生活是流動的,它們從林泓君的內心漫溢出來。
▲春日午后懶系列作品
【春日午后懶】系列慵懶喃喃自語,是她對少女時期自己青澀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的剖白,亦是她對生命成長的花季進行低吟淺唱。一種嫻靜淡雅的調性縈繞于畫面之中,溫婉筆墨和色彩描繪出人物的豐富質感,展現出她獨特的藝術感知力和創造力。
【林林】系列是意識流抽象語義圖式,展現出了林泓君對視覺時間空間解構、重構和再造,是對視覺價值的再尋找和再發現,她用開放性的思考態度,做出沒有桎梏的作品,等一個個不確定的答案。
圈了個圈1979 / The circle of 1979
綜合材料/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100cm x100cm
2020
“林的作品中,每一幀畫面都是過去的特定時間節點所呈現的鏡頭,以藝術家的母親林林這一輩子的經歷與時代為背景,時間概念與現實世界的時間流逝完全不一樣,現實的時間被懸置,又將自己置身于此,引入了平行空間概念。亦或逃離了時間流逝的規律!而藝術家和她的作品想要表達的,正是人在時間流逝中的無力和無奈!
林泓君用繪畫重建空間關系,運用的解析手法,用其敏感的色彩去傳達的個人感覺及觀念邊界的探索與重構,“時間-空間”的關系本就是藝術家與“藝術-人生”的關系永遠交結糾纏在一起了。”
騊駼 / Magic Horse
日本真絲絹/ Japanese silk
35cm x120cm
2020
“當我面對一些社會現象,一些新聞熱點,特別是從女性的觀點去看一些問題的時候,我會覺得很多事情我無可作為無能為力,所以也只能轉移到我的畫面中,也就慢慢的脫離開那個比較小我的境界就開始了一些更多層次的思考,畫面也開始追求一種更有表現力的色彩對撞沖擊。
【從林法則】系列是用當代趣味的獨特畫面語言,試圖用極為犀利的視角捕捉到社會現實的皮相之下那漂浮、膨脹、冗余、驚慌、躲避,隱秘的、幽暗的所在。以戲謔的方式營造著畫面上絢麗綻放的色彩,,像是一根根針,刺破這繁華盛世的表象。”
—林泓君【從林法則】
鏈條與謊言(局部) / The Masks
生宣淡彩/ Sheng Xuan
130cm x130cm
2022
【林·元敘事】給人感受之復雜,調侃式個人情趣當中也有溫情的懷念,有辛辣的反諷,有惡作劇式的戲譴,然感性的品讀、經驗的分析作用于此似乎并非明智,無需厚重的意義闡釋,或許泯然一笑是對她最好的回饋。
或許是作為“被規勸”“被教化”的一代,林泓君天生帶著些叛逆心理,她更愿意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戲謔的態度和反諷的方式,去消解當下傳統中沉重的說教意味。而今,她已然掙脫出題材的困境,擯棄了“厚重”與“超越”的元素,以另類的、輕松的視角重構傳統之于當代的價值和意義。
“你說超負荷過量信息讓你疲乏、困倦窒息。你說這病毒性暴漲的信息如同無止境地蔓延、生長和轉移的癌細胞,你說這是一種網絡的、虛擬的暴力。你說這是溫和卻具有毀滅性交流式的暴力。你說這種普遍的交流和信息過剩正在威脅全體人類的免疫機制。你肯定的說你染上了一切信息導致的肥胖癥。
然后你拿起手機快速瀏覽著朋友圈”
—林泓君【書法裝置/林二二之你你說你說】
你且聽我說(局部) / Listen to me
日本真絲絹/ Japanese silk
25cm x20cm
2022
風清揚隱居思過崖,就不再插手江湖事。
任我行始終有個號令江湖的夢想。
這些年資本撒下去的銅板,每一個都在等待回響。
風停了,一群豬落下來。風起了,另外一群豬吹上去。看著二師兄們浮浮沉沉,后浪太渴望屌絲逆襲的榜樣,十年白云蒼狗,停杯駐喉,盛宴散場
—林泓君【書法裝置 /飛起來豬們】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型書法裝置作品【林書無法】這創造性的舉動無疑是林泓君的一次重要冒險。如何把書法作為一種媒介在裝置上的運用把傳統的二維平面表達發展到了三維的表達形式,讓觀眾在近距離與裝置互動時產生更多的共鳴,這無疑對林泓君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她直書心性的字體從碑帖脫化而出,寫心,寫心之所想,寫心之所悟,沒有過多的技巧修飾,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追求那種渾然天成氣勢,筆尖在紙上自然的游走的狀態,自成一體,所以林書無法。
走近林泓君“阿麗來了”系列的,也許是那個深夜送快遞累到路邊睡著的快遞小哥,也許是一個日日夜夜加班加點趕工的建筑工人……這些平日里微小個體的故事,代表了社會上無數個默默奮斗的普羅大眾。
個體的努力、個體的尊嚴、個體的生命,都值得被聽見、被看到、被重視。于是,每張畫面,都帶著林泓君的換位思考,表達著她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每一個微小個體的思考,每一個平凡的答案,都在散發著不平凡的力量。這,才能形成推動這個社會進步的力量。
滴滴/ Di Di
生宣淡彩/ Sheng Xuan light color
43cm x 49cm
2022
而這,也是林泓君的期待,有些宏觀卻不乏溫暖的細膩。也許在她看來,作品的呈現,不在于視覺體驗,也不在于藝術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帶給公眾怎樣的思考與聯動。
林泓君把問題意識蘊于作品,關注點大到社會,小到個體某種獨特的情緒,讓觀者能有思考停留,能有情緒觸動。她用作品拋出問題,也試著盡可能開放地接受觀眾給予的一切答案,這也成為了她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創作狀態。
也許她關于創作的思考和突破重塑不斷不安分地突破藩籬,這也許是一種習慣、熱愛、篤定,也許是不斷思考時種下的戒不掉的“癮”。
▲林泓君創作書法裝置現場
▲紐約藝術家Marianne Wilson和數學家Marco觀展
1500平米展廳里
100多幅作品
在細微之處
人來人往間
回響聲愈大了
讓人意識到時間的流逝。…
?無限—林泓君當代水墨大型個展
首次 | 12年間系列作品
展覽時間:
2022年4月8日-5月26日
展覽地點:
杭州錢塘灣藝術館(銀杏匯9號樓1-2層)
藝術家
林泓君
學術主持
河清
策展人
項政
主辦單位
德圣 · 錢塘灣藝術館
錢塘灣藝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