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成都樓市,成都專業的房地產新媒體平臺
為購房者投資置業提供服務和決策參考
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曾經說過:中國早就不缺房了,有錢人有多套房產,已經不能再買房了,而真正需要房子的剛需又買不起,因此未來的房子只能賣給有錢人。
這就必然導致房地產的“接盤游戲”玩不下去。
到最后有多余房產的人會發現,他的房子既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所以他認為樓市之間的接盤游戲其實就要結束了。
大家應該盡早處理掉手中多余的房產,否則以后就是累贅。應該說曹德旺的確是有先見之明的預言家,不得不承認他的話已經應驗了。
1
98年房改以來,3億農民進城買房,再加上近年來的拆遷補償政策,不少人都看準了樓市中的商機。
房地產行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今年不買房,明年全款成首付。在過去,買房要趁早就是明智之舉,事實的確如此。
2000年的時候不過2000元/平,一直漲到現在的9860元/平。
據有關數據,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3.89%,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96%,戶均住房1.5套,房產早已過剩。
2021年的后半年,調控升級,房企銀根收緊。截止目前,已有21城出臺“限跌令”。
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2021年杠桿率報告》顯示:近幾年銀行起訴房貸斷供的案件大幅增長,法拍房數量從2019年的50萬套,增長到2021年的160萬套以上。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在抖音上流傳了一個外賣小哥的斷供的故事。在西安送外賣六年了,,在當地買了房,房貸4655元/月。受疫情影響,收入急劇下降,已經連續5個月供不起房貸。
得知自己的房子被拍賣,他氣得在房外抱頭痛哭。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近年并不少見。由于房產過剩、新生兒數量減少、疫情影響下的通貨膨脹,種種原因所導致的棄房斷供現象,一直都是近期房地產熱議的話題。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曾經說過:現在是一個流動性的社會,買房很容易把人固定下來,而且房產已經過剩,年輕人即便是不買房,你的父母親、岳父岳母也會把房子留給你。
王石的意思很清楚,現在房產過剩,421家庭趨勢明顯,年輕人即使不買房也用不著擔心沒有房子住。
之前曹德旺也曾經說過:有錢人有多套房子,已經不需要買房了。真正的剛需又買不起房子,房地產的“接盤游戲”已經玩不下去了。
2
現如今看來,專家們說的話都已經應驗了。
案例1:手握3套房無法脫手的王先生
在第一個宣布限跌令的岳陽,有一個手握三套房賣不出去的王先生,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王先生原來在北京做生意,由于生意不好做,想回老家岳陽發展。
于是,他就把在北京的一套優質房源賣掉,回到老家買了三套普通房子。本來想著過幾年房子能夠漲一漲,自己也可以賺個快錢。
令他想不到的是,三年后老家的房子不但沒有漲價,反而虧損幾十萬都賣不出去。
案例2:200萬首付沒了,掏空積蓄,還成了失信人
去年一位燕郊購房者的故事在網上熱傳。2017年這位35歲的購房者在燕郊置換房屋,原價426萬,貸款298萬,每月月供16800元,當時覺得不是問題。四年后,在疫情的影響下,也有自己的原因,他還不起房貸了。
現在這套房子市場價235-240萬,賣掉房子,200萬首付沒有了,80萬月供賠進去,還有40萬的房貸。就這銀行還把他告了,他還要額外承擔192917元的罰息、利息、案件受理費等各種費,一旦不能及時還款,最后有可能還成了銀行的失信人。
案例3:深圳一學區房降價500萬無人接手
“炒房”第一城深圳,學區房一夜入冬,有人降價500萬難脫手。8月18日,深圳福田區的一套頂級學區房,竟然無人出價。
關于棄房斷供,每一個業主都有一段心酸故事。首先是自己的首付款和前期所還房貸搭進去了,還有就是房子折價拍賣,弄不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END
聲明:本文圖文、素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The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