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這波疫情已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合計已經(jīng)170多例了!
必須呆在家里!連院子里都很少有人。即便戴著口罩到院子里走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是離得遠遠地,好像對方就是那個不健康的人一般,彼此躲著對方。
但有人憋不住,想出去走走,“透透風(fēng)”。
昨天上午,有三段錄像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傳開了,其中一段錄像中,一個年輕人,騎著電瓶車闖封控區(qū)后,被卡點值班民警追上。后來有消息稱,有人硬闖封控區(qū)卡點被拘留了,不知道是不是視頻里的這個人。還有一段錄像顯示:幾個人在派出所的院子里站成一排,旁邊有人在“訓(xùn)話”,說他們不該違反防疫規(guī)定到處走,還說讓家屬或社區(qū)來領(lǐng)人。另一段視頻,則是幾個人站在大街上,面對鏡頭,挨個承認(rèn)自己在街上亂走不對。
這些個被罰站的人滿臉愧色,說完話便低頭不語,想必是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了。
看了后邊罰站的這兩段視頻,心里有種說不上來是什么滋味。在這個特殊時期,有些人不自覺且不守規(guī)矩,非要出來溜達,冒險出來“透透風(fēng)”,殊不知這樣的自私行為,給他人帶來了諸多潛在的麻煩和風(fēng)險。
這些違規(guī)出來“透透風(fēng)”的人做得確實不對,但執(zhí)法單位在處罰他們的時候,是不是不要正面曝光他人的面像?畢竟他們不是嚴(yán)重的違法犯罪人員,沒必要讓他們的正面照對著社會公開,這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給他人警示的時候,人性化、依法執(zhí)法,是不是更好?
不過,有一段錄像看著街景、口音不像是在許昌拍攝的。具體地址不詳。
昨天,一在封控區(qū)的哥哥,在微信群里說了他遇到的一件事。他是紅碼,依規(guī)矩、按道理,他都該在家隔離。可是,他把自己紅碼的現(xiàn)狀告訴社區(qū)工作人員后,工作人員也許是忙,對他的報備沒有及時作出處理。第二天,他的紅碼變成了黃碼。昨天,他戴著口罩,去小區(qū)門口接個蔬菜包裹,門衛(wèi)對他的態(tài)度極其蠻橫,且開口就罵人。
這哥哥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見年輕人罵他,自是生氣不已,就和對方理論了幾句,沒想到對方居然以報警相威脅!
這哥哥說起這件事,情緒依然比較激動。他就等在那里,看看警察到了,怎么去解決這件事。
后來,這件事在中間人的勸和下不了了之。但他今早說起這事,依然是激動不已,氣憤不已,又無奈不已。不過,他畢竟是上了年紀(jì)的人,說起這事,他還自己安慰自己:算了,特殊時期,不跟他一般計較。
難得心寬處,讓得他人行。自己不生氣,也是自我寬心吧。
從這個月的三號封城,我也沒去過什么地方,就呆在家里,干家務(wù)和碼字,幾乎占去了我大部分時間。但是,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哪也去不成,心里一時之間很難適應(yīng)。不適應(yīng)也得適應(yīng),對于疫情防控、居家隔離,個人沒有多少選擇。
在大環(huán)境下,社會的管理者要的是社會層面整體的預(yù)期效果,那就是平安、和諧和穩(wěn)定。至于個人的行為,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以服從為第一要務(wù)。個體在服從之外的得失,不在他們的考量之內(nèi)。
歷史的一粒塵埃,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而今,疫情這粒在歷史長河中的塵埃,落在了這代人頭上,對于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座大山!在封城之后,居家隔離期間雖然沒了收入,但是,房貸、車貸、吃喝等開支,一樣不能少,所以疫情這座大山,不知道會壓垮多少人,也不知道會讓多少人感到壓抑、無奈、無助和無能為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