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我常鄙視人們的虛偽;而如今,我同情和理解他們。
因為,虛偽是人的常態。
臺下的虛偽,叫“做作”;站在臺上的虛偽,叫“假正經”。
“做作”是扮演“家庭人物”形象,而“假正經”則是扮演“社會人物”形象。
通俗點說,前者就是演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大小姐;后者就是演一個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楷模家——
都有虛偽的成分。
虛偽也是社會生活的需要;離開了虛偽,多少人能生活下去呢?
況且,虛偽和說謊一樣,只有兩個目的:自保、獲利。
人在社會中,不就是一為了自保,二為了獲利么?
自保加上獲利,不就等于生存嗎?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只要在江湖里,多少得虛偽一點;不虛偽的人,只能活在自己世界里。
人在世上做十件事,能不能做的占兩三件,不得不做的占七八件。
那么,為什么有些時代的人虛偽得少一點,有些則虛偽得多一點呢?
——越強調各種規范和價值標準,則人更虛偽。
因為,這些規范和標準定得越高,則實現起來越難;而實現不了,是不行的;最后只能靠扮演,那就是虛偽。
——沒有旗幟,自然就沒有搖旗的花臉,也沒有又耍又跳的武生,更沒有敲邊鼓的樂器班,就更沒有臺下歡呼、哭泣、鼓掌、叫囂、風魔、歇斯底里的觀眾。
那么有人要問了,我偏偏不按照這些標準和規范來生活,那又怎么樣?
我的答案是:代價會非常大。
包括:人緣差、沒資源、不受賞識、賺不到錢、落伍。
因為規范和標準這東西,那叫“順之者昌,逆之者敏感。”
總之,得之則主流化,棄之則邊緣化。
想成龍成鳳,就得攀上它;想平安無事,就得順著它。
想過好日子,是人之常情;想證明自己優秀,也是人之常情;不想惹禍上身,更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認為:虛偽與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技術層面上的選擇問題。
甚至,它都不是個人問題。
我很敬重那些不愿意媚俗、虛偽的人,但我絕不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
但我要說,大多數人其實并不適合虛偽。
有些人的虛偽,入戲太深,演著演著就搞不清楚自己是誰了,更不知道還得演多久;偶爾拋下面具、放飛自我,還得怕被人抓現行,拍下來舉報。
而有些人,現實和自我的裂隙,在一次次迫不得已的虛偽中不斷擴大,直至理性崩塌,不愿再面對現實世界,變成了精神疾病患者。
不是自己的問題,卻只能自己來承擔,這也許就是人生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