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淮安一群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華的攝影人,走到了一起,他們熱愛這座城市,他們用腳步和鏡頭記錄著這座城市的長高、長大,用攝影公益課來延續攝影人在淮安的傳承,他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海棠新媒體攝影俱樂部”,他們沒有領導,輪流值日,每個人都是老師,又都是學生,他們定期講解自己的作品,接受大家的學習和質疑。(往下看有每個成員的作品,出場按年齡排序)
孫聯明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淮安區攝影家協會理事, 由于創作的需要,他愛上了攝影,一有空他就會背著相機,用他鐘情的35mm鏡頭去掃街,他說:35mm鏡頭是人的雙眼視角效果,他希望他的鏡頭能反映一個更真實的淮安。
李正林,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淮安區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經報社攝影部主任的職務,讓他積累了最多的淮安故事。
高毅,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淮安區老年大學攝影班講師,天真照相館第三代人像攝影傳承人,攝影中他追求技術流,喜歡以黑白灰的層次來展現作品的光影和質感。
蔡國華攝影人中的書畫家,《河下往事》主編,多才多藝開闊了他的創作視野,也讓他多了一份愛好,為淮安藝術家留像。
國家一級美術師——丁廼武
山水畫家——沈飛
職業畫家——朱華
國家一級演員——章金萊(六小齡童)
劉言左,國家高級攝影師、江蘇省攝協會員、淮安區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海棠新媒體攝影俱樂部發起人。 曾在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學習,專注于人文紀實攝影,一組 老西門大街的早市(以下節選)可以看出他的造詣。
方向東,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淮安市航拍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淮安市電視臺特約記者 ,江蘇省群眾文化“百千萬”工程優秀文藝骨干,他是攝影圈中的熱心人,也是攝影人中的勤奮者。
鳥語花香
戴口罩 防病毒
搶修
馮健,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大運河口述史主編,長年采訪的經歷,讓他擅長用圖片講述淮安故事。
放學以后
高鐵在延伸
送兒去當兵
風雪天氣
李正榮,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地理簽約攝影師、淮安區攝影家協會理事,李正榮信奉相由心生,他對自己的作品并不起名,他說:你看到什么,他就是什么。
祖孫倆(由于忘記帶書包,祖孫倆在生氣呢)
馬德群攝影愛好者,自加入海棠新媒體攝影俱樂部才真正開始人文紀實攝影,一個月的時間,作品中已有了自己的思想。
王忱,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淮安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大運河口述史導演, 他倡導在淮安人網開設了攝影版塊,組織攝影比賽、攝影采風,向公眾介紹攝影人和攝影作品,支持了淮安攝影事業的發展。
趙希南,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淮安區攝影家協會理事,他是淮安少有幾個將業余愛好做成職業的攝影的人,尤其他的視頻拍攝和制作,相信在淮安也應該有他一席之地。
危險!
不一樣的人生
船民的孩子
芳華
姚炳亞,國家高級攝影師,江蘇省體育攝影家協會會員,比起紀實攝影來,他更喜歡拍美女,他的網名叫小攝郎,記住是攝影的攝,不是色狼的色。
公公的快樂
穿越
漁家生活
喜上眉梢
朱紅輝,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高級攝影師、索尼青年攝影師、古典濕版攝影師,幾乎他是淮安得獎最多的攝影師,多的我只好刪掉所有人的得獎情況,這里都不作介紹,他為淮安留下了一批如畫般的風光照片。
李愛文攝影小白,幾天前剛買的相機,攝影已上了一個層次,當然面對海棠新媒體攝影俱樂部近乎苛刻的點評氛圍,又怎能不進步呢?
我們需要記錄這個時代 ,需要記錄我們身邊的百姓故事,我們曾經來過, 我們要為我們的后人留下一段生動真實的淮安,這個淮安不僅僅有匆匆的腳步,有領導、有高樓大廈,還要有最底層的百姓、有柴米油鹽、有人間煙火,相信我們的后人們也會感謝我們的付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