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叔每日推薦
我們將每日推薦磨鐵好書。
請各位朋友移步關注!
“從沒想到,2022年第一個震撼到我的故事,會是這樣的。”
一個以往在大V榜單上幾乎“查無此人”的視頻賬號;一段不過11分28秒,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視頻,卻幾乎在一夜之間傳遍網絡。
b站播放量破2000萬,1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這則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短視頻,就這么火了。
up主講述了自己的二舅,一位普通老人人生經歷的“平淡”故事。
二舅本是村里“天才少年”,每逢考試總是“全校第一”;直到十幾歲的一場高燒,醫生在他屁股上打了四針,原本預想中的前路戛然而止:二舅的腿被打出了問題,要拄著拐棍才能走路。
可二舅“殘疾”了,卻沒有糊弄著自己生活。
接下來的歲月,他自己買醫書看、瞅別人干活學成了木工,獨自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收養了一個女兒,還成了村里的“萬能手”,燃氣灶能修,插線板能修,玩具車也能修。
有人說“二舅的一生是千萬普通人的寫照”,也有人說“被治愈了”。
歷經磨難而坦然面對,二舅觸動了網友們的心,但同時,另外一些感嘆也頻繁出現。
“我有手有腳,應該比二舅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二舅一把爛牌能打好,那我們應該也可以。”
可以理解,二舅的故事引起了人們關于人生的感嘆。
但以“他二舅那么慘,他二舅不如我,他都可以我就一定也可以”給自己打雞血,就真的大可不必。
現實版《活著》,然后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似乎養成了一個習慣,“從苦難中汲取營養,透過不幸去看待現實生活。”
在二舅的視頻評論區是如此,在類似的其他事件中也是如此。
二舅相關視頻走紅之后,有許多網友提到了《活著》。
在這部由余華創作的小說里,主人公徐福貴和家庭不斷經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后離他而去,到最后,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圖源:《福貴》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二舅和福貴有什么可聯系之處?從許多人的推薦理由中,我們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推薦人生不如意遇到低谷的時候看,看完了你就會好受很多。”
類似的說法背后,隱藏的意思大多是——
“看完會發現,不僅你苦,世上還有更苦的,對比一下你就不會覺得苦了。”
“別人的生活那么難都挺過來了,他比你差那么多,你也可以的。”
從其他的苦難中找到短暫那撐起現實生活的支點,這話看似合理,追究起來恐怕還真未必。
和二舅一樣,曾經因為生活經歷火遍全網的“現實版福貴大爺”。
“父親死了十一年,母親死了二十多年,哥哥死了十八年。老婆因為難產,也在十一年前和孩子一起死了。”
2011年,福貴大爺就這樣出現在鏡頭中,當時陪在他身邊的,只有患智力障礙的弟弟,和一條老狗。
觀眾們覺得他可憐,更難以想象他是怎么挨過來的。
但面對鏡頭,他木訥的臉上倒是平淡:“往前看,不要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
他是這么說的,也這么做了。
十年之后,當年的主持人,再度找到了這位大爺,他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又結了婚,有了一個女兒。
面對坎坷的命運,打了翻身仗的大爺這樣總結:“艱苦奮斗,自己干。”
日子艱難的時候坦然面對,日子好了也是一樣的平淡感覺,他從不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一等。
努力過好自己日子的人,不比任何人差,不比任何人創造的價值少。
“我也有價值”
許多看過視頻的人都無法忽略二舅腿部的殘疾,在有意無意的比較中,這也是經常出現的部分。
二舅肢體的殘疾是不幸的,可四肢健全的人,不應當以此為依據,汲取“畸形的優越感”,用高高在上的憐憫,來定義他們的人生“不夠飽滿”。
如同二舅一般的當事人們,并不想要活在“他好慘”的聲音中。
那個被嘲“狗都不如”,后來逆襲“身家千萬”的陸鴻,相信很多人都記得。
陸鴻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小家庭,父親患有先天性氣管炎。十個月時,小陸鴻因為中毒性腦炎高燒不退,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
小腦指揮神經失常,言語結巴,脖子東倒西歪,走路跌跌撞撞。
后來陸鴻發現,只要出門自己就會備受關注。他問媽媽為什么大家都看自己,媽媽說“因為他們喜歡你”。
陸鴻懂,這不是喜歡。
再長大一點,父親的病情惡化,家里條件更差了,他決定自己創業:擺攤,修自行車,修自行車坐墊。
接下來他又開了泡水店(燒開水賣)、報亭、電話超市、碟片店、電腦裝配店……艱苦可想而知,但陸鴻不嫌忙累,六家店同時開。
失敗過、被合伙人騙過、還虧空了四十萬的積蓄,但他都挺過來了。
2020年陸鴻創辦的工廠營業額達到了1000萬。他闖出了名氣,開始有人叫他“中國阿甘”。
同時,類似的話也再次出現:“狗都不如的人”人生都可以很精彩,我肯定也行。
這樣的評價,憐憫他的同時也給他打上了一個“因為悲慘的遭遇注定比別人差”的標簽。
這并不是他想要的:“我感覺,老天安排得很好,我比人家更精彩,他不光讓我賺了錢,更讓我知道了,我這個人是有用的人,我能為社會做貢獻。”
聽到別人稱呼他為“中國阿甘”,陸鴻同意并點明共同點:“阿甘也有點傻,我也有點傻。但是,我們傻得很可愛。”
別人夸贊他“勵志”,他也就嘿嘿一笑:“我也有價值。”
如果生活的前提,要建立在比較之上,在無窮的“誰比誰強”“我比他幸運”中,索求一個“誰更值得飽滿人生”的答案,帶來的將只有無解,以及無窮的痛苦。
每個人的人生,只屬于自己。沒有誰的人生,理應比其他人更充實。
這個道理,二舅明白,福貴大爺明白,陸鴻明白,反倒是許多聲稱“比他們幸運”的人始終沒有看懂。
“比慘背后,是自我逃避”
一個人的生活有多少限制?沒人知道答案。
手腳殘疾做不了很多事,那么同樣,家境貧寒做不了很多事,腦子不夠聰明做不了很多事,沒有考上大學做不了很多事……
人看似生來自由,實際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但至少我們要清楚: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痛苦和局限,也都有屬于自己的幸運和專長。
如果硬要比較,比二舅四肢健全的人,未必有他的聰明;比阿甘聰明的人,未必有他那樣善于奔跑;比陸鴻健康的人,未必有他的商業頭腦……
就像輪椅上的史鐵生所說——
“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舍‘最幸福’這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設下永恒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局限。”
因為自己手腳健全,就貶低二舅擁有的人生,揚言“要創造比他更飽滿的生活”,這是多大的傲慢。
二舅的故事走紅后,許多人又趕來出謀劃策:可以去直播。
接下來,評論區又有許多人形容直播帶貨的人為:一幫傻子。
在近乎于戲謔的、貶低的調侃中,侮辱的是不是另一批“二舅”,無人在意。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個危險的邊界。
只看到“有沒有”,不去想“為什么”;只遠遠瞥見了別人人生的一角,便自以為洞悉了生活的全貌,找到了自我救贖的解藥。
兀自借歷經世事變化、人生坎坷的二舅勸自己“我總不能比他還差吧”,某種程度上,也是把其當成了逃避現實的寄托。
二舅和其他平凡人,都不該是健康者、富有者、學霸等等人的“人生下限”。
二舅的強大,在于能和過去的經歷和解,一步步走來“永遠有辦法”面對一切,一直很認真,很努力地過自己的生活。
“如果二舅是一事無成,那什么是有所成呢”
所以,不必拿“他比我慘”去侮辱一個不屈的人;也不用去幻想自己所謂“應該比他更精彩的人生”。
更不應該展現“我四肢健全,那我理應過得更好”的傲慢。
“遺憾誰沒有,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時候才發現,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直在遺憾過去的遺憾。”
正視眼前的人生,始終勝過千言萬語的慨嘆。
“二舅永遠有辦法”,但他的辦法,不是將他人的苦難,化為激勵自己的養分。
你呢?
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往期內容 查看更多精彩◣
99%的人沒讀過的波伏瓦未公開遺作,書頁里浸透作者和讀者的眼淚!
他被稱為“物理界的搖滾明星”,還被卷福、抖森、黃磊爭相推薦,這個史上最酷物理學家到底有什么魔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