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歌手、演員、賽車手多重身份的“不老男神”林志穎遭遇車禍受傷,由于腦部受傷,暫時未能復述車禍經過,網上因此各種猜測報道,有真有假,下面我來梳理一下關于林志穎車禍原因和網傳信息,做一個邏輯分析,僅供參考,不作為事實依據。
1、事故時車速不快,有三段視頻印證,一段是背向的監控視頻,一段是對向行車記錄,還有一段后來發布的正面監控視頻,車速確實不快。車速不快信息可信√。【可信度100%】
2、臺媒報道交通警察說事故原因是“未注意車前狀況”導致碰撞。根據監控視頻,事故前車輛剛掉頭,掉頭后車輛很快擺正了方向,但到達事故地點附近忽然轉向,作為一位專業賽車手,即使分神了,在車輛忽然轉向時也會及時反應,方向改變會出現慣性力,表現為轉動方向反方向的離心力,就算睡著了都能把他甩醒。另外,以當時林志穎的狀態,警察是不太可能從林志穎口中得知事故原因的,只能靠猜。所以分心導致事故的說法存疑。
我找到了疑似該說法的出處,如下圖:
主圖是報道中所說的臺媒,而綠框內是疑似該臺媒所說的警方說法,警方是根據監控畫面猜測,到了媒體那里變成了事實描述了……【可信度5%】
3、林志穎沒系安全帶。這個得到了救援人員的確認,救援時沒系安全帶應該可信。但我個人不相信他事故時沒系安全帶。原因有二:①、他兒子就在副駕駛座上,系了安全帶,且他兒子也玩賽車,當時正要去參加卡丁車比賽,一個父親這時即使就為了做個榜樣也不可能不系安全帶。
②、事故后救援人員趕到前,林志穎意識尚清醒,這時他的正常反應應該是帶兒子下車,解安全帶就是第1步,但是他腳被夾住了,出不來。我的意思是,無論他發生事故時有沒有系安全帶,只要他事故后依然清醒,救援人員趕到前他都必定會解開安全帶。所以事故時沒系安全帶的說法存疑。【可信度20%】
4、事故時是否開啟了自動駕駛?此前林志穎曾體驗過該車的自動駕駛并給予挺高的評價,所以當時存在開啟了自動駕駛的可能。但現在車頭已經燒毀,事故時是否開啟自動駕駛最終需要云端的行車數據或林志穎本人才能確認。車廠相關人員的公開回應里并沒有提及任何事故相關的信息,這倒是有點奇怪,跟他們對待其它事故時的反應不太一樣……所以是否開啟自動駕駛存疑。【可信度50%】
(注:跟前面有沒有系安全帶一樣,這里只討論有沒有開啟,而不是討論是否跟事故有關)
5、車輛是否經過改裝?作為專業賽車手,據說林志穎是個車輛改裝愛好者,據稱此前改裝過同品牌的純電動車跑賽道,這臺日常代步的純電動車有沒有改裝過目前沒有證據。但車廠相關人員受訪時雖然只字未提事故原因,但卻強調車頭位置沒有易燃材料,言下之意就是沒有鋰電池,所以當時車頭燒起來的是什么?有沒有加裝電池或其它易燃品?從最終結果看,車輛的主電池應該是沒有被引燃的,否則就不是只燒了個車頭了。
另外有一個細節,就是吊車吊起已經滅火的車輛時,車輛尾部再度躥出火苗,這也表明尾部電池還在。
但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在碰撞后首先冒煙的好像是副駕駛座底部的位置(見第一個動圖),具體那個位置是不是電池所在要懂車的人分析了,但我個人覺得一旦前面的電池組燃燒,后面的應該不能幸免,一般來說駕駛座包括副駕駛座出于安全考慮底下也不應該安裝電池吧……綜上,是否改裝只有等林志穎康復后回應了,目前存疑。【可信度50%】
6、撿掉落的手機導致車禍。這個我一開始看到新聞標題時立馬就排除了,我是不相信一個專業賽車手撿個手機能導致偏航,打死我也不信……
但我后來看到一位汽車論壇的車友“marco73518”分析:【我覺得是最大可能是林志穎東西掉地上了,他打開自動駕駛讓電腦接管車子,自己去撿東西。可是發現夠不著,他就解開了安全帶。他忽略了一點, 安全帶解開自動駕駛就退出了,此時汽車沿著原來方向繼續行駛,林可能沒發覺自動駕駛退出,以為幾秒鐘撿東西沒事。結果撿完東西剛坐好就發生了碰撞。】
如果是在非駕駛狀態,即不是自己操縱方向盤的狀態,撿東西過程中偏航自己確實不容易發現,這就要看該自動駕駛系統在退出時有沒有明顯的聲音警示了。所以自動駕駛狀態下撿手機導致碰撞存在一定可能性。【可信度30%】
以上純粹個人分析,不作為事實依據,真實情況有待后續調查。下一篇是關于林志穎測速不快卻那么重損傷(面部和手臂粉碎性骨折)的物理分析。
我是星宇飄零,關^_^注我,和你分享更多有趣科學知識。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