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質量是多少?這個問題最早是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通過測量萬有引力常量分析出來的。直到現在,人類也是借助萬有引力定律通過分析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較精確地測定地球的質量。地球的質量大約是5.965乘以10的21次方噸,也就是59.65萬萬萬萬萬噸。
地球的質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若是問現在的地球是在減肥還是在增肥?對這個問題只能給出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每年地球變化的那點質量和地球的質量比起來實在是太少了,很難通過實驗測量出來,只能通過理論分析出大致情況。
地球的質量為什么會變化?因為地球一直在演化。50億年前宇宙中沒有地球,46億年前一團較重的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那時的太陽系還非?;靵y,大大小小的石塊、雪球經常撞擊地球。小行星撞擊可能會增加地球的質量,也有可能會將地球撞出一大塊,月球有可能就是從地球上撞出去的。今天的太陽系比四十億年前安靜了許多,基本不用擔心星球撞擊再給地球制造出一個月球。但地球每年仍然要遭受大量小行星的撞擊,飄落到你桌面上的灰塵,里面就有一些是小行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剩下的灰燼。小行星撞擊會使地球每年增加大約15000噸的質量,目前地球增加的質量幾乎全部來源于此。
但是地球每年還要損失更多的質量。氫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球大氣層中氫氣的含量卻極少,因為氫氣很容易逃逸出去。地球距離太陽較近,太陽風很容易將地球上較輕的氫氣、氦氣吹走。另外,根據麥克斯韋的氣體速率分布規律,較輕的氫氣、氦氣較那些較重的二氧化碳等有更高的速率。會有部分氣體分子的速率超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這其中又是以氫氣、氦氣為主,那樣的氫氣、氦氣就有可能徹底逃離地球的束縛。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的氫氣、氦氣數量只能是不斷減少。據估算,目前每年逃逸出地球的氣體質量大約是75000噸。氣體逃逸是地球質量損失的最主要方式,綜合起來,地球每年大約要損失60000噸質量。
60000噸的質量看起來很多,但和地球的質量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以60000噸每年的速度一直損失下去,大約要過50億年地球上的大氣層才會消失殆盡。其實地球會自己制造大氣,火山噴發會從地球內部釋放出氣體,植物的光合作用、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會使大氣循環變化。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地球的大氣層可能數萬億年也不會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