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田野上”系列主題活動走進寶雞市陳倉區(qū),探訪陳倉區(qū)縣功鎮(zhèn)翟家坡村。
在翟家坡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曉飛的帶領下,參訪團成員參觀了翟家坡社火傳習所,領略了這個本身平凡無奇的小村莊,依靠社火這個古老的藝術,讓村落舊貌換新顏的巨大文化底蘊。
翟家坡社火傳習所于2013年6月經寶雞市陳倉區(qū)文化和旅游局批準成立,2017年被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為寶雞市民間社火傳習所;2018年,被陜西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單位”。
翟家坡村黨總支部始終把“強堡壘、提素質、樹形象、促振興”作為支部建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黨總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發(fā)揮明顯,干群關系日益緊密和諧。通過黨總支的引領帶動,翟家坡村先后榮獲國家森林鄉(xiāng)村、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中國社火藝術節(jié)金獎、省級文明村、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翟家坡村深入挖掘歷史內涵,傳承和發(fā)揚非遺文化,將200余年的翟家坡社火臉譜打造成文化振興的金字招牌。投資120萬元建成的翟家坡社火傳習所分為:社火把杖、臉譜繪畫、服裝展陳、西府木偶、西府皮影、以及模具制作等6個展室。8年以來,社火傳習多次在市區(qū)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不定期舉辦寶雞民間社火技藝培訓班,組織能工巧匠制作銷售民間手工藝品;舉辦社火把仗、臉譜、服裝學習班,為貧困戶、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增加一技之長、提供就業(yè)門路;累計培養(yǎng)社火人員200余人,其中青少年100余人,提高了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技能。制作的大型社火臉譜已銷往隴南、華亭等地,社火居家旅游紀念品受到各界群眾歡迎。
翟家坡村黨總支部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為總體思路,按照“科學規(guī)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huán)境美、創(chuàng)業(yè)增收生活美、鄉(xiāng)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2021年該村實施了農房品質性提升改造200戶項目,推進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工作?,F在的翟家坡村,初步形成了“看社火表演、品農家美食、觀自然風光、傳承非遺文化”的一幅幅“農業(yè)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xiāng)村振興美麗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