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山東人喜歡做大臣,不喜歡做皇帝,貌似有點道理。
但若說山東沒出過皇帝,似乎也欠妥,不出名的還是有幾個的,比如南齊皇帝蕭道成。
至于在山東地界上稱帝的,就更不少了。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然后一路向西;本想定都洛陽,被濟南長清人婁敬忽悠,說洛陽這地兒不咋地,您還是去關中吧,于是去了關中。
其實不是忽悠,婁敬說得很有道理。只是他當時級別太低,就是準備西去戍邊、羊皮襖都磨光了的小兵一個,竟然敢憑借老鄉關系,硬闖將軍營帳,讓將軍引薦他去見皇帝。是不是很像一個大忽悠?
劉邦沒了主意。他老家江蘇徐州,手下一大幫兄弟,比如蕭何等人,都是江蘇、山東一帶的,誰不想在家鄉當官亮瞎老街坊啊?
他老婆呂后以及一大幫親戚,那都是山東人啊!去關中?回娘家太不方便了。
于是劉邦把張良請來。張良一錘定音:就去長安!
小兵改變了漢朝的歷史,這就是山東人的性格:咱不當皇帝,可咱能指揮皇帝呀!
后來劉邦發現定都關中的好處,一高興,賜了個姓,婁敬從此成了“劉敬”。
所以山東人不愛做皇帝,但喜歡輔佐皇帝。這個傳統,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孔老師的影響。
孔夫子最崇拜的人是誰?不是堯舜禹,也不是商湯、周文王、周武王,而是周公。
做夢都夢見周公,一旦“不復夢周公”,孔老師就忐忑。
中國的圣人,并不只有孔子。在古代,堯、舜、禹、湯、文、武,以及周公,都被視作圣人。
這些圣人之后,最大的圣人,便是孔子。所以被稱為“至圣”——意思是孔子比堯舜禹等圣人,更強。
在這些圣人里面,孔子是唯一一個沒擁有過天子之權的。
您說了,周公也沒當天子啊。沒錯,他在哥哥周武王死后,輔佐周成王,但在很長一段時期,他的權力堪比天子。
周公之所以被稱為圣人,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的人品,而不僅僅是能力。如果他廢掉成王自立,那就和隋文帝沒啥區別了。
孔子之前的圣人,周公是唯一一個居于臣位的。這也是孔子一直把周公作為目標的原因之一。
以周公為目標,潛臺詞就是:放心吧,我只輔佐你,不跟你搶位子。
孔子周游列國,都是這個思路:輔佐治理國家,絕非“裂土而治”,自己稱王稱霸。
他弟子三千,從者眾多,又有子貢這樣的大商人做經濟后盾,外出之時,車隊浩浩蕩蕩,若要“裂土而治”,還真不是不可以。
周游列國的計劃中,原本有楚國,楚王想見,孔子想去,一拍即合。可有人怕孔子搶飯碗,告誡楚王勿見孔子,正是用了“孔子一旦有封地、必定鬧獨立”的理由。
楚王信了。手下那么多人才、車馬,擔心也難免。
真是太不理解孔子了。真要鬧獨立,孔子恐怕就要以堯舜、商湯、文武為人生標準了吧?
孔子一生,都在努力避免占據政治之最高位——不僅自己不想,還要避免別人有這種想法。他所努力的,是占據人品的最高位。
正因如此,在孔子的學生眼中,他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堯舜,更遑論大禹了:“夫子賢于堯舜遠矣。”
孔老師以周公為標桿,避免被人稱頌為堯舜,終身以輔佐他人為樂事。此種境界、風格,在齊魯大地影響頗深;山東人不愛做皇帝,與孔夫子脫不了干系。
高金國,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