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國家禁止出境的23件“國寶瓷器”中有2件是柴窯,五代耀州窯天青釉飛魚形水盂;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1971年遼寧省北票市水泉出土。
五代柴窯天青釉提梁倒注壺;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1968年陜西出土。
23件“國寶瓷器”中,唐、五代、宋、金的御用貢官的有:1件越窯秘色,2件柴窯,1件汝窯,2件官窯,1件鈞窯,1件定窯。無哥窯。國家將真正代表的中華瓷器工藝精品的五大名窯:秘、柴、汝、官、定,歸列于國寶之中,真乃名至實歸!
特別感謝的是:其中兩件“柴窯國寶”都是由中國瓷器鑒定泰斗、故宮博物院耿寶昌先生親自鑒定確認的。
很難想象,由51年前出土,在20年前的全國,還沒有人敢確定柴窯的時候,耿先生就從“中國傳統鑒定學”、從瓷器的精美高浮雕剔刻工藝和開創天青釉色不開片以及物理學科技含量的角度,確認為國寶!特別是遼寧的五代柴窯天青釉飛魚形水盂,盡管出土時已經殘了,耿先生仍然堅定的確認為國寶!
到2013年,國家文物局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鑒定中,雖然不再定名“國寶”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陶瓷研究所所長耿東升仍然確定此件文物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一級甲”就是“國寶”!
我館有幸于2017年7月13日到遼寧省博物館考察并上手了此件“國寶”,令人激動萬分:天青“媚”色,全無開片;浮雕工藝,精美絕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定為“國寶”,確鑿無疑!
當年陜西“國寶”五代柴窯提梁倒注壺,收到后感覺很美,都沒見過,把握不準,便連夜坐火車去北京請耿先生鑒定,耿先生仔細看了1060年前“滋潤細媚”的天青色、“精比琢玉”的高浮雕、絕無僅有的“倒裝壺”、設計精美的“三王圖”(壺身是花中之王牡丹;壺流是獸中之王獅子;壺柄是禽中之王鳳凰),高興的說:非常好,收下吧!耿寶昌先生真不愧是中國瓷器界的鑒定泰斗!沒有他當年的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撥土見金,堅定認可,柴窯的“國寶”和“殘器”就可能被不識而遺忘何處……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首席專家并贈送金牌:敬 贈 以“唯物論: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帶領揭秘中國古陶瓷“千年之謎——柴窯”第一人耿寶昌先生!
耿先生中國傳統的鑒定理念與習主席2022年5月27日《講話》:“我反復強調…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是完全一致的。習主席提出并指明:“現在我們運用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學、地學、物理學等前沿學科的最新技術分析我國古代遺存,使中華文明探源有了堅實的科技分析依據。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這也是耿寶昌先生提出的“中國現代鑒定學”:即將中國傳統鑒定學和現代科技檢測學等多學科融合,建立中國自己的“現代鑒定學”。
什么是柴窯?“秘色瓷”就是越窯中的精品!“汝官窯”就是汝窯中的精品!“柴窯”?就是五代耀州窯“白胎天青釉中的精品”!它與宋代耀州窯有著完全不同的釉色、胎質、工藝、器型、用途、數量。
非常感謝耿寶昌先生和禚振西先生!他們都是中國瓷器鑒定界和耀州窯考古發掘的第一人!大功臣!他們是我們文博界的榜樣和楷模!我們應該好好向他們學習一生的專研!一生的堅守!向他們致敬!
授權發布來源:西安柴窯博物館
編輯審核:王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