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一首悼念嚴武的名篇,《哭嚴仆射歸櫬》:“素幔隨流水,歸舟返舊京。老親如宿昔,部曲異平生。風送蛟龍雨,天長驃騎營。一哀三峽暮,遺后見君情。”只要得到詩圣賦詩一首,這個人不是千古留名,就是遺臭萬年,嚴武是個特例,盡管詩圣對他贊譽有加,但這個人依然爭議千年,為什么呢?
733年,大唐名相嚴挺之8歲的兒子嚴武,用一把鐵錘把父親的寵妾英氏打死了。旁邊的仆人們為他開脫,說是寵妾英與嚴公子玩耍,不慎被打死的。嚴挺之剛要發怒,嚴公子不卑不亢道:“我是故意的,你若覺得我有錯,一命換一命便是了?!苯又忉尩溃骸鞍灿写蟪己矜∑拚?,兒故殺之,非戲也。”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新唐書》)。聽完兒子的話后,嚴挺之用欣賞的目光看著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兒子,擺了擺手,讓兒子回了屋。這事也就算了,因為當朝八歲孩童是不負刑事責任的。
嚴武:我是嚴挺之的兒子,殺人對于我來說就是家常事
如果不是正史記載,你很難想象一個年僅八歲的兒童會做出這種事,在他身上有著天生的邪惡,草菅人命的沖動。也就是說,嚴武不但是個天生的罪犯,還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天生犯罪人是指犯罪人的一種分類。由意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最早提出的一種犯罪人類型概念,始見于1876年出版的其著作《犯罪人論》。他認為,有這樣一種犯罪人,在生理、心理或體質等方面具有一些天生就有的、與正常人不同的特質或因素,這就決定這種人的犯罪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即天生犯罪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表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強烈的攻擊性;二是毫無羞愧感;三是對事情沒有規劃;四是不能適應社會。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與嚴挺之同朝為相,因此杜甫與嚴挺之是世交,于是他與嚴武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集,就在嚴武干掉父親的寵妾英氏之后,文藝青年杜甫到訪嚴府,聽聞此事后指著小嚴武說:“你真是你父親的恥辱!”8歲的嚴武沒有當場發作,而是等待時機報復。果然,當22歲的文藝青年杜甫不勝酒力,醉臥嚴家。小嚴武拿著鐵錘直奔杜甫的房間,他想做什么誰都知道。這一次嚴挺之防著這孩子呢,守在房門前,一把奪過鐵錘救了杜甫一命。
這樣一個天生的罪犯、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病人在那個時代卻如魚得水,混得風生水起。正所謂“家貧思賢妻,國亂思良將?!弊鋈瞬恍校鰧④妳s很優秀。孫子兵法有云:“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一個合格的將軍要有機智、守信、仁慈、勇敢、威嚴等這五個方面的優良品質。很顯然,嚴武繼承了他祖輩的高智商,再加上又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所謂“窮文富武”,有足夠的營養才能練就強健的體魄,請名師高人來教授兵書戰策。其實最主要這個人天生就夠狠,殺伐決斷,不計后果。所以生逢亂世,沒多久就混成了名將、軍閥。你以為嚴武就是個紈绔子弟,成為名將、軍閥是偶然?你看看他的戰力值有多強就不會這么想了。
公元762年,唐肅宗病逝,太子順利登基稱帝,是為唐代宗。他剛剛做了皇帝不久,蜀地就發生了叛亂,吐蕃大軍穩步推進,眼看就要完全占據蜀地了。為了收復失地,唐代宗派出了大將嚴武,命他率領大軍,擊退吐蕃的部隊,收復失地。嚴武接到命令后,便馬不停蹄地帶著部隊,趕到了蜀地。在4年前,嚴武第一次來到蜀地的時候,他就曾打的吐蕃軍節節敗退,因此一旦見到嚴武,吐蕃軍就會選擇迅速撤退,絕不戀戰,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嚴武的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這一次,嚴武回到蜀地,也是臨危受命。此前嚴武被調回京城時,接任他的是“詩人將軍”的高適,但他的領兵作戰能力,遠不如嚴武。吐蕃人聽說嚴武已經離開蜀地,換來了一個詩人當三軍統帥,毫不猶豫地就對蜀地發動了進攻,在猛烈地攻勢下,唐軍節節敗退。所以,嚴武此次重回蜀地,就是為了收拾眼下的爛攤子。在抵達蜀地后,嚴武在九月收復了當狗城,剿滅了7萬吐蕃大軍,一個月之后,嚴武帶著唐軍一路沖殺,如入無人之境。不僅收回了失地,還打到了吐蕃的地盤上。一時間戰局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嚴武不僅率兵打了勝仗,還進一步穩固了戰線,確保了蜀地的安穩,給了當地百姓一個相對和平的生活環境。
嚴武:我是真刀真槍打下自己的地盤的
嚴武深得朝廷的賞識和重用,被任命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劍南節度使,成為鎮守一方的“軍閥”。杜甫流落成都建“杜甫草堂”時,對于這個已經譽滿全唐的大詩人,嚴武深知他的價值,給予了重要的資助,安排杜甫在自己手下為官。嚴武舉薦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部,杜工部的別稱就這么來的,這也是杜甫做得比較好的官。說嚴武給了杜甫一個飯碗不為過。在此期間,杜甫投桃報李,寫了不下三十首贊揚嚴武的詩,嚴武也是個三流詩人,看到這些“馬屁詩”真是心花怒放,興致來了還和老杜一唱一和。不過出來混還是要還的,有一次因為醉酒對嚴武說了一句話:“嚴挺之乃有此兒!”這一次杜甫真沒有冒犯的意思,也許是想說:“只有嚴相爺才有這樣的有出息的兒子!”說實在的,這句話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在當時是犯了大忌的,你也配直呼當朝宰相“嚴挺之”的名諱?真是拿嚴武不當干部。
嚴武:你要聽話,不然就算是大哥我也照樣弄死你
據《新唐書·杜甫傳》記載:某天嚴武找了個借口要把杜甫與一向看不慣的梓州刺史章彝一起殺掉,這次是嚴武還來不及下手,就被嚴武他媽裴氏給了救了。嚴武殺人如麻,獨斷專行,在他身邊為官就是在老虎身邊謀事。杜甫年輕時被嚴父救一次,中年被嚴母裴氏救一次,兩次差點栽到嚴將軍手里,這難道不是天佑詩圣嗎? 不過,這段“史實”也是有爭議的,據史學家考證,嚴武雖然殘暴,但他對杜甫卻很寬容,一直照顧有加。這一段是不是某些人為“黑”嚴武而杜撰的呢?也未可知。
后來,可能杜甫認識到自己的“過分”,兩人的關系又和好如初后,杜甫開始夾著尾巴做人。此后嚴武一直很照顧杜甫,直到嚴武病死前,杜甫一直依附于嚴武,兩人間的關系再也沒有出現什么裂隙。嚴武活到40歲時病死,嚴母既難過又釋然地感嘆:“我再也不用擔心受到我這個不孝子的牽連,成為官婢了?!睕]有了嚴武的庇護,54歲的杜甫不得不乘著一條小舟沿江而下去謀生,在漂泊中歷盡磨難,58歲這年還在湖南流浪,因為當地縣令請他吃了一頓牛肉導致營養中毒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我相信《哭嚴仆射歸櫬》是杜詩圣的真感情,沒了嚴武,老杜的日子真不好過,在那個亂世,失去靠山是致命的。
杜甫:詩不能當飯吃,沒有嚴武日子過不下了
(參考書籍:《新唐書》、《犯罪心理學》、郭沫若:《杜甫與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