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不要感謝一下韓國?2012年,如果不是他們攪黃我們收購法國GTT公司,我們還沒法掌握LNG船的核心技術呢。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LNG船被稱為“海上超級冷凍車,但也被稱為“海上移動的核彈”。
因為液化天然氣十分危險,它對溫度非常敏感,儲存溫度約零下161攝氏度,如果有一點溫差或者縫隙,就會引發連環性爆炸。
而這項技術,當時只有法國GTT公司才有。他們壟斷這項技術已經40年。
他們之所以能壟斷那么長時間,就在于這項技術很難突破。
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船所需要的材料殷瓦鋼,殷瓦鋼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合金,其具有膨脹系數小、硬度低、導熱性低的物理性質。
此外,還能夠承受超低溫,可以說是儲存液化天然氣的最佳選擇。
殷瓦鋼的厚度僅有0.7毫米,相當于兩個雞蛋殼的厚度,而且這種金屬極其易生銹,上邊如果沾上一滴汗或者一個指紋都會讓前邊的努力功虧一簣。
且這種鋼材極其脆弱,只能人工焊接,而焊接的技術難度不比制造難度小。
焊接時稍有不慎就會燒穿,對焊接質量要求極高,如同在鋼板上“繡花”。
如果周邊環境發生變化或者焊接溫度過高,也會導致焊接失敗。
這就是法國能一直壟斷的核心技術。
但上世紀末,法國不想自己制造了,把制造權給了日韓,他們只要專利費用。
經過競爭,韓國掌握了主動權,成為了船老大。
這份殊榮讓韓國很倨傲,更是對我國去學習的專家團很不屑一顧。
專家團去學習時,要求我國專家不準下車“遠遠看,也是一樣的”
沒有辦法,學不來這門技術,只能慢慢自己摸索了。
2012年時,法國GTT公司有意要賣掉所有技術,被技術所困的我國船企高興地表示想要收購。
這個時候,韓國就坐不住了,他們三大船企造船海洋、大宇造船、三星重工聯手拿了10億歐元搶先截胡。收購了GTT公司。
得了,既然收購計劃落空,我國唯有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技術突破。
經過4年時間的鉆研,我國寶鋼特鋼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了LNG船的核心技術。
如今,我國成功掌握了該技術,成為繼法國之后首個自主研發殷瓦鋼的國家。
目前中國在全球新建LNG船的市占率正在快速擴大,從21年的10%到現在的25%。打破了韓國一家獨大的局面。
隨著北溪管道爆炸,現在的能源危機的歐洲,人們的日子更加難熬,管道天然氣供應不足,LNG船更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今年1-8月份,全球111艘LNG船訂單中,韓國拿到了其中的83艘,中國搶下了剩余的28艘訂單。
以目前這樣的追趕速度,我們相信,假以時日,中國一定會成為海上的“船老大”。
由此,我們是不是要感謝韓國,如果不是他們橫插一腳,我國不會奮起直追,也不會這么快獲得殷瓦鋼制造技術。
更會推遲我們的自主研發進程,說不定,他們一個不開心,就對我們掐脖子。
現在我們自己有了技術,還怕他們掐脖子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